南斯拉夫的“壮举” 发明“穆斯林族”
南斯拉夫曾经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很不幸在90年代逐渐解体消失,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之一,是南斯拉夫国内复杂的民族构成。
根据1991年的统计,南斯拉夫最大的民族群体为塞尔维亚人,占了全国人口36%,其次为克罗地亚人(20%)、穆斯林人(10%)、阿尔巴尼亚人(9%)、斯洛文尼亚人(8%)、马其顿人(6%)、南斯拉夫人(2%)、黑山人(2%)和匈牙利人(2%)。
看到“穆斯林人”这么简单粗暴的命名,不知各位作何感想,其实,这里的“穆斯林人”就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改信伊斯兰教的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波黑,现在叫做波斯尼亚族。146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波斯尼亚,为了长久拥有波斯尼亚,奥斯曼除了采用“硬实力”之外,也加大了“软实力”的投入,在软硬兼施之下,一些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放弃了原本的东正教和天主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
萨拉热窝的清真寺
当时,只要改信伊斯兰教就可以进入当地的上流社会,而且可以免税。于是一些塞族和克族的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改信伊斯兰教,也免除了捐税。久而久之在波斯尼亚就形成了庞大的伊斯兰教社群。当当时还没有一个特定词汇来称呼这群人,他们依然认同自己是塞尔维亚族或者克罗地亚族。
19世纪起,奥斯曼衰弱,波斯尼亚脱离奥斯曼,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一战后成为南斯拉夫一部分。二战之后,铁托等人建立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当时,铁托对南斯拉夫最大民族塞尔维亚做了些动作,把黑山和马其顿升级成自治共和国,并且在塞尔维亚境内划分了两个自治省: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
在波黑,信仰伊斯兰教的那群人也拥有了全新的名称。从1963年起,采用“未定”和“穆斯林单位”来称波斯尼亚人。从1973年至1993年又称他们“穆斯林人”。直到波黑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又改名为波斯尼亚人。波黑脱离南斯拉夫之后,境内三个主要民族互相不服气,爆发了波黑内战。波黑内战打了3年多,战后,波黑建立联邦制,境内划分出三个自治实体:穆克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科特区。
南斯拉夫曾经是个存在感相当强的国家,南斯拉夫电影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南斯拉夫的篮球和足球实力也十分强悍,南斯拉夫的消失,着实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