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兄弟”的前世今生(漫画)!

我们常说的“三桶油”分别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那么问题来了?三桶油是怎么来的呢 ?不过,在此之前,中国石油的管理机构经历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变迁。“一桶油”发生了怎样的合分,才走到今天?今天小马就带您了解三桶油的前世今生诞生史!

中国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始于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当时的人们使用石油作为润滑油“膏车”,还用于照明、用作燃料等。

不过,中国石油工业管理机构的故事却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后了。

原苗栗炼油厂区

光绪三年(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秦呈清开发台湾苗栗出磺坑石油,当时可日产原油1.5吨左右。为管理当时苗栗的石油开采工作,1878年,清政府在台湾苗栗设置矿油局,负责出磺坑油田的钻井采油业务,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管理机构诞生。

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苗栗地区钻探,先后钻五口井,井深120米,仅一口见油气,产量很少。加之晚清政府已自身难保,不重视石油开采,因而苗栗矿油局没有领导中国石油工业。

十九世纪初,美孚、亚细亚等外国石油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美孚在中国的销售系统遍布中国沿海城市及内陆主要城市,煤油成为家居必需品,销路兴旺。

20世纪风靡中国市场的美孚灯

随着外商在华倾销石油牟取巨额利润,并且石油广泛应用于军事,北洋政府慢慢开始重视石油开采。1914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立“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统一经营全国的石油。

资源委员会时代
国民政府时期,石油成为人们必需的生活物资,中国人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增此一件。
1934年,国民党成立资源委员会,经营重工业厂矿,其下辖玉门、台湾等油矿,隶属军事委员会。后又改隶经济部,之后又改隶行政院。到1945年底所辖企业达128个。此外,国民政府还建立了石油勘探处、各大城市设立营业所、石油运输公司等。

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

抗日战争胜利后,资源委员会将其手中多家重、轻工业进行整合,于1946年6月1日在上海创建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其下辖高雄、东北、上海、玉门等油矿和炼油厂。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在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设立营业所,销售和分配石油产品,并与招商局合组中国油轮公司(后直辖资源委员会),负责运输石油。
1949年,中国石油有限公司迁往台湾,改隶经济部,更名为“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80后的“三桶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建国初期,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程度低,当时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足1千瓦时,居民生活用能以薪柴和燃煤为主,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只有43.5万吨。
国家为统一管理能源行业,设立燃料工业部,其下设西北石油管理局、东北石油管理局。

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

195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膨胀。燃料工业部分拆成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1970年6月,这三个部又合并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1978年3月5日,撤消燃料化学工业部,成立石油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以下漫画原创作者:混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