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三次签约,三次表演,别让“表演式签约”影响宏观决策
一个项目三次签约,三次表演,
别让“表演式签约”影响宏观决策
“半年前就完成签约了,之后又参加的两次集中签约没有实际价值,只是走个形式。”高某(化名)所在的大型公司在中部省份的一个开发区设立了子公司。据他介绍,在开发区的组织下,这个项目先是在大数据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二遍,一个星期后又在半导体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三遍。
《半月谈》2020年第8期披露的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且不在个别,更不是现在才发现。一个项目签约三遍,算是比较少的,或者正常的。签约五遍六遍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尤其是好项目,更是像旅游景点的植物或古迹一样,会被大量签上“到此一签”的留言。因为,一次签约,就是一次政绩。累积起来,就是很大的政绩。只要留心,很多地方的经济数据,都存在比较大的重复性。一女多嫁,在项目签约、数据上报、政绩宣传等方面,屡见不鲜。
我们说,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推动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尤其是新签约项目的落地速度,以体现本地复工复产的效率与效果,是可以理解的。前提是,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客观理性,而不是为了一时之需,做出数字造假和掺加水分的现象。
而在项目签约中,将一个项目多次签约、反复签约,显然就是数据造假、政绩造假的表现,是不实事求是的作风。或许,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较多的地方,复工复产的难度更大。但是,这并不是数据造假的理由,更不是编造政绩的机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才能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事实也是,宏观经济决策是依据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来作出的。也就是说,只有提供准确、可靠、客观的数据,宏观经济决策才能科学、合理、有效,才能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否则,就有可能对宏观经济决策形成误导、产生干扰,导致决策不科学、不合理、不客观,存在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是全方位的,也是无法否认的。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加快经济的恢复步伐,推动项目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前提是,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而不是玩数字游戏。此时此刻的经济,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否则,就有可能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就有可能使宏观经济决策产生失误。
以项目招引为例,这些年来,各地上报的招引项目,都是大而新,且都列入地方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真正落地的,寥寥无几。有的年初确定的百亿大项目,多达十几个、几十个,到年底考核时,可以一个也没有。相反,却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毫无疑问,这是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最应当避免的问题,也是最不应当发生的问题。
恰恰是,这些习惯了给政绩注水、给项目加发泡剂的地方,在疫情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就更习惯于使用水分和泡沫了。一个项目签约若干次,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看看一些地方的媒体宣传,项目签到手麻,看看外面,却是冷冷清清。所谓的项目,都只不过是泡泡。
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全球供应链几乎瘫痪。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被疫情完全打伤了。因此,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经济复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各项数据的绝对准确可靠,不能带任何水分、不能有任何泡沫。中央反复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担心地方注水分、吹泡沫。这样是很不利于决策层科学决策、统筹考虑、全面规划的,是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的。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一些地方出现的项目重复签约、表演式签约、数据式签约,有关方面应当建立核查和监督机制,切不要地方怎么上报数据,就一切按照地方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同时,要通过监督检查,斩断地方编造政绩、添加水分的黑手,让数据更加真实可靠,让决策更加科学理性。对造假严重的地方,要严厉追究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应对疫情、复工复产问题上,是决不能有任何的掺假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