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32)|唐青釉凤首龙柄壶

青釉凤首龙柄壶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河南汲县出土

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青釉凤首龙柄壶为唐代瓷器,出土于河南汲县,现藏故宫博物院。

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

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

手舞足蹈的力士

宝相花6朵

此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凤首壶是唐代新出现的风格样式,一般认为是模仿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在历史上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农作物品种、手工艺品、文化作品传入中原。在西域东来的商品中,有一种独特的“鸟首”器皿,其形制自西亚波斯萨珊王朝流行器物“带把壶”演化而来。由于壶盖多呈凤首形,所以通常称之为“凤首壶”,也称为“胡瓶”。

唐初,凤首壶传入中国以后很快成为瓷器模仿的对象,非常流行。唐朝的凤首壶多为青瓷、白瓷和三彩,它是在波斯金银器中鸟首壶特征的基础上,延续了南北朝时期莲花尊的形状,其装饰中经常出现各种胡人和西亚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装饰形象,如胡人乐舞、月亮、星星、卷草、忍冬、葡萄等纹饰,充满了强烈的异域风格。

唐代陶瓷凤首壶也出现了两种不同形态:一 种壶盖为拱状凤头形,盖合后与壶口吻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凤首,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另一种则是在壶口与壶颈的衔接处塑一立体凤首,是一种装饰构件。关于两种凤首壶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后者可能是对前者的“简化”,也可能“各有所本”。仔细比较,壶口有凤首形盖的凤首壶,多为青白瓷,腹似立卵,装饰风格有繁、简两种,繁者器腹有多层环腹装饰带;而口颈间塑凤首的凤首壶,均为三彩釉陶,多为扁圆腹,开光形装饰分布于腹部两侧。

胡瓶

胡瓶,指的是胡地产制的瓶,实际上是胡人喜欢使用的一种容器类生活用品,随着唐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胡人的生活用品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逐渐传入中原,并在唐代饮酒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北周 鎏金银胡瓶  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

宁夏固原博物馆

“胡”在中国古代专门指中原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但在唐代,“胡”也指西方人,特别是用于称呼波斯人、天竺人、大食人、罗马人等。并且唐时人们习惯上称大唐帝国以外的国家,不论其国籍,其人统称为“胡人”,所用器物一律称为“胡物”,自然而然,由这些国家传入的瓶唐人便称之为“胡瓶”。

唐初经济、文化、艺术的繁盛以及民族大融合政策的诱惑,使得阿拉伯、波斯和中亚、西亚的商人漂洋过海,通过丝绸之路来到大唐,带来了西方国家的金玉宝物,并使异域的物产、文化、艺术等源源不断进入到大唐。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以及唐人对胡文化的好奇和流行追逐,使得唐人迷胡服、好胡乐、喜胡物之风气盛极一时,以至于唐代本土文化及艺术的创作中,许多都渗入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早在公元前,西方就出现了胡瓶,胡瓶最早应该出现在希腊和罗马时代。根据考古发现,在罗马时代,中、西亚地区已经广泛使用胡瓶作为生活用具。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东征以及与东方人的贸易交流,胡瓶而向东传入中亚和埃及等地区。特别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贸易交流日渐繁盛,大量的外国器物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胡瓶也在其中,并在传入中原后,在中原的历史舞台上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在唐代,以长安城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成为胡人器物的汇聚地和中转站,包括胡瓶在内的胡人器物,经由长安继续向东流传,一直到日本、朝鲜等国。

唐 漆胡瓶 正仓院

唐 金银镀龙首水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时,日本友人就曾将胡瓶带回日本,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着一件明确标注为“胡瓶”的器物,这件器物便为判断胡瓶的基本造型提供了标准。以此为标准,在我国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各种形制、质地的胡瓶,其中便包括了唐时的各种款式的胡瓶。如: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前室西壁《七宫女图》中女侍手中的胡瓶;房陵大长公主墓后室北壁《提壶执杯侍女图》中的胡瓶;唐乾陵章怀太子墓甬道西壁《侍女图》中的胡瓶;永泰公主墓石椁内部线刻一侍女着胡服,双手抱一凤首胡瓶;陕西李凤墓出土的白瓷鸡头壶;陕西西安东郊长乐坡唐墓出土唐三彩荷叶形执壶等等。

关于胡瓶传入中原的时间,有学者根据中国最早出土的胡瓶实物认为北周至隋,应是胡瓶在中原的传入期,也有学者根据传记所记载出现“胡瓶”一词的时间,认为胡瓶的传入期应该是三国时期,各持己见。总之,胡瓶在中原地区经过隋代之前的传入期,到唐代时进入到广泛使用的繁盛期,直至被模仿并逐渐本土化,到了宋、辽时期,胡瓶在中原地区已很少见到。

至于胡瓶来源最早是夏鼐先生的萨珊说,后来又有中、西亚说,粟特说,拂菻说等。后来随着胡瓶数量的增多,也有学者认为这几种说法可并存,学者们也根据不同的器物形制、纹饰来确定该胡瓶的具体来源地。

内蒙古李家营子出土唐代银带把壶,壶口即把的上端有一胡人头像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胡瓶质地最初有金质和银质,属于名贵器物,但随着胡瓶在唐代的盛行,开始出现了仿制的陶、瓷、唐三彩胡瓶。

胡瓶的用途最早被认为是胡人汲水器物,后来据考证确定其主要为酒器。胡瓶传入中原后,皇室贵族只是遵循它最初的用途,并不是很广泛的使用;到了隋代,胡瓶也多被用作酒器或皇帝用来御赐大臣之物;至唐代,随着大唐帝国的民族开放政策,胡汉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融合,胡瓶在唐代才广泛的流行起来,并被当做酒器广泛用于皇室贵胄之中。

唐三彩凤首壶 甘肃省博物馆

白釉凤首壶   晚唐 河北博物院

胡瓶作为传入中原的胡物,由于它形状奇特,质地名贵,曾作为外民族对大唐皇帝的进献之物,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的骄傲。安禄山向唐玄宗进献的金银器物中就有胡瓶两件,于是胡瓶便成了皇室贵胄追逐喜爱的奢侈品。大唐皇帝也曾以胡瓶赏赐功臣;中宗皇帝也曾以胡瓶赐突厥国;玄宗皇帝赐安禄山大银胡瓶等等。

胡瓶传入中原,随着胡瓶的流行和胡汉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后来便出现了体现汉人图腾文化的胡瓶形制,如胡瓶中的龙首、凤首胡瓶,龙柄、凤柄胡瓶,都是胡汉艺术融合的产物。像河南新安县磁涧乡柴湾村唐墓出土的凤首瓶,河北蔚县黄梅乡渝涧村唐墓出土的凤首瓶等,都是这一艺术融合的精美之作。随着胡瓶数量的不断增多,它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看到胡瓶在贵族中普遍使用,平民百姓也纷纷制作和使用陶瓷和三彩胡瓶。如山西长治出土的唐白瓷人头胡瓶,河南洛阳塔湾唐墓出土的三彩凤首壶,山西富平县唐李凤墓出土的白瓷胡瓶等等,都是唐时胡瓶普遍使用以及被模仿的的实物见证。

《托盘执壶侍女图》唐高宗成亨四年(813年)

1975 年陕西省富平县房陵大长公主墓前室东壁揭取

庆山寺地宫出土唐代高浮雕人头胡瓶  浙江省博物馆

胡瓶的制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萨珊式(源自波斯萨珊王朝,特点为高圈足。);另一种为栗特式(源自粟特人。粟特(Sogdinana,又译为索格狄亚那、索格特等),广义指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两大河之间的河中地区。特点为低圈足。)唐朝仿制的陶瓷胡瓶一般都为粟特式,可能与陶瓷易碎有关。

胡瓶作为外来器物来到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酒方式。汉代以前的瓶子是侈口、细颈、鼓腹、圈足的盛容器,日常主要用于汲水、洒水。从目前出土实物及图像、记载看,早期的酒事活动中,均没有瓶子出现,盛酒、挹注酒、饮酒,用的多是瓮、尊、勺等器具。譬如,瓮用于储存酒,尊用于饮酒时盛酒,勺从尊中挹酒,羽觞(耳杯)则用于饮酒,瓶子基本与酒事无涉。“胡瓶”传入中国后,因其有流、有把、有盖,以之注酒,有绝尘埃、不易洒落、注酒精准、手执把取方便简易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尊勺注酒方式,最后发展演变成了迄今仍通行的注酒器——酒壶。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

  • 龙泉窑胡人骑狮器

    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的胡人骑狮器,为国家一级文物, 2003年临沂王羲之故居出土:文物为西晋时期南方越窑所产的青瓷精品,其性质为烛台.器物造型设计奇特,制作精致,通体施青釉.胡人浓眉大眼,高鼻大耳,络腮 ...

  • 一周一器——唐三彩双鱼瓶(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文物名称:晚唐三彩双鱼瓶 文物等级:一级文物 文物时期:唐 出土时间:1953年 出土地点:山东益都(今青州市)出土 器物尺寸:通高24.5厘米.口径4.1厘米 收藏单位:山东省博物馆 此三彩双鱼瓶反 ...

  • 徐君叙墓出土的蓝釉梅瓶

    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洼里考古发掘了一个明代双室墓的消息,墓主是锦衣卫佥事徐君叙和他的夫人周氏.难得的是,出土了一件蓝釉梅瓶.昨天,这件神秘的蓝釉梅瓶就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的玉堂佳器厅"三稀 ...

  • 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10)

    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10)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四)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说它低 ...

  • 「打开眼界」凤首龙柄胡器形 开创执壶器皿先河

    打开眼界 凤首龙柄胡器形 开创执壶器皿先河 三彩凤首壶·唐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唐代三彩凤首壶,出土于我省的甘谷县,属于唐三彩的经典之作. 关于唐三彩,小伙伴们多少都有些了解吧,是唐代独有的极具特色的陶 ...

  • 禁止出境文物(137)|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人物纹壶

    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人物纹壶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6.4厘米 口径5.8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1973年衡阳市司前街水井出土 馆藏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水器,壶上有双系,又 ...

  • 禁止出境文物(136)|唐越窑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炉

    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炉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 66 厘米,口径 40.3 厘米,底径 41 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1980年临安唐天复元年水丘氏墓出土 馆藏地点:杭州市临安 ...

  • 禁止出境文物(135)|唐长沙窑青釉褐蓝彩双系罐

    长沙窑青釉褐蓝彩双系罐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29.4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9.5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1974年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 馆藏地点:扬州博物馆 唐代长沙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

    在西安的民俗街逛逛,路边摊和店铺里都摆着一种青白的仿古瓷器,个头有大有小,造型都出奇的一致,价钱也好商量,小号的在路边摊大概20块钱,要是在商店里或是博物馆的纪念品中心,可能就要加个0了.这种满大街都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青釉仰覆莲花尊

    那是一段混乱了几百年的历史,很多人一听那些绕来绕去的朝代名就先晕了,其实到后来,打来打去的基本都是一拔人. 在五胡乱华后,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六个政权,称为十六国,而后从大兴安岭出来的的鲜卑族统一了北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九)三国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考古学其实是一门对年轻从业者很有前途的学科,因为,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要推翻一个已知的定理或学说那是相当的困难,但在考古学领域,很可能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就会把多少代前辈的学说轻易推翻.国家博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九)宋官窑粉青釉弦纹盘口穿带瓶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所以选邓丽君唱的欲说还休,来当这件官窑粉青釉弦纹盘口穿带瓶的背景音乐. 在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