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指南 | 体表囊肿的硬化治疗指南
治
疗
指
南
术者:卢凯平教授、蒋劲松教授
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导读
体表和深部的囊肿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较大的腱鞘或滑膜囊肿,常因局部疼痛影响运动功能,手术治疗因创伤大,完整剥离囊壁困难,受到可能复发的困惑影响,使得一些有症状的囊肿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硬化治疗具有微创、疗效可靠和并发证少等特点,已经逐步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一
囊肿硬化治疗技术
单纯性囊肿为肿瘤样病变,非真性肿瘤。囊肿硬化治疗源于肿瘤的消融术(Tumor ablation),由硬化剂(蛋白质凝固诱导剂)介导的消融术,又称化学消融(Chemo ablation)。该技术主要由超声、X射线引导下,完成经皮囊肿穿刺,直接抽吸或置管引流囊液,联合硬化剂的囊内释放,消融囊壁内衬细胞,灭活分泌囊液功能,使得囊肿逐渐缩小~闭塞,达到相应的症状改善。消融术中有硬化剂冲洗和囊内保留两种方法,欧美则以后者治疗方法为主。囊肿硬化治疗技术特点为微创、可重复性好。
二
囊肿的硬化治疗机制
在抽吸囊液较彻底的囊肿腔内,释放硬化剂,将实时产生的化学消融作用,通过囊壁内衬上皮细胞生物膜的脂质蛋白质溶解、破坏,引起内衬细胞脱水、变性,凝固性坏死,分泌功能丧失。化学性消融的同时使囊壁获得无菌性炎症,因纤维蛋白渗出、沉着,囊壁纤维化进而囊腔粘连、缩小直至闭合消失。
三
治疗前准备
1
术前检查
常规体格、实验室检查:包括体温、心、肺检查、血常规、凝血象、肝、肾功能检查;
术前谈话,填写知情同意书。
2
器械
穿刺针,注射器等;
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
操作视频演示
四
治疗操作
1
腱鞘、滑膜囊肿
根据二维声学像,用7G头皮针沿囊肿长轴,对应双针穿刺,腱鞘囊肿没内衬细胞,囊液为胶原组织粘液样变性成分,抽吸囊液时,可以先取注射用水3~5ml做囊内的囊液稀释、冲洗,注水端的对侧端则负压回抽,然后交换注水、抽吸端完成抽吸,直至抽空囊液,硬化剂囊内注射,注射量以抽空的囊肿表面张力还原到术前张力即可。
关节周围的滑膜囊肿,应排除与关节腔相通,再做硬化术。应用双针技术冲洗、抽吸囊液,可以应用泡沫硬化剂,一端吸引、一端团注,泡沫制剂在超声监视下有理想的示踪作用,有利了解硬化剂在囊内弥散和分布的信息。
术后取弹力绷带做局部包扎3天,缓解局部症状。
2
囊肿术后反应的处置
疼痛:硬化剂沿着穿刺针道溢出,通常1~3天自行缓解,如疼痛时间延长、加剧者应排除出血和感染,及时予以镇痛和对症处置。
发热:术后一周内可以出现低热,体温常在38℃左右,常为坏死组织的吸收所致的发热,对于低热无需处理,体温达39℃以上可以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处置。发热持续不退者可以再次行囊肿穿刺抽吸囊液+甲硝唑冲洗。
感染:囊肿合并感染暂时不属硬化治疗适应证,可先行囊肿抽吸、引流后+抗生素冲洗,感染控制以后再给予硬化治疗。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创面、器械的污染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五
疗效随访
囊肿硬化治疗后1~2个月内通常缩小不明显,治疗后数周内甚至有增大改变,多与囊壁无菌性炎症的渗出增加有关,治疗后超声囊肿疗效观察,通常在硬化术后3~6个月时间段缩小、吸收最为明显,6个月以后回缩速度将下降,囊肿越大所需吸收的时间越长,所以疗效应在术后的3~6个月后做出评估较为客观。
治疗前后对比
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