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峨眉后山原始森林随想录-3

穿行在潮湿阴暗的竹林,第一次看到竹节上长出的倒刺,密密匝匝像骨质的伞爪,锐利而突兀。第一次看到悬空的藤蔓,无根无落的凭空生长,还有一捧就断的朽木,上面有不知名的菌类在蓬勃生长。

自然界的演化就是神奇,环境总是很快被适应,物种很快进化,人们穿越行走,趟过泥泞的路,反而成为藤蔓和果实繁衍的媒介。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又在怎样改变着人类,比如,持续唤起人类征服自然的念头?

穿行在密密匝匝的竹子、藤蔓、杂树且陡峭泥泞的密林里,身上时不时被竹刺、藤刺扎一下,还有悬空的枯树枝,一不小心就掉落在脖颈上,痒痒的,陈年的灰尘在雨水里搅拌成了颜料,在衣服上自由描画。

手脚并用的前进是静谧且安详的,精神专注且心流涌动,累且放松,凡尘俗事全部抛诸脑后,所有的感受全在呼吸、脚步、湿湿的雨,还有凉凉的风。越野徒步的快乐,不身临其境,无法体验其快感,一旦体验,欲罢不能。

就这样在泥泞中跌跌撞撞,终于要到主路上了,所谓主路,是峨眉山核心景区,领队在对讲机开始提醒,注意“妆容”,注意流动检票。我们满鞋泥巴、满腿泥水的形象确实和游客的光鲜亮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游客问“山上这么难走吗”“嗯,不想买门票比较难走”“哈哈哈”。

心中一直是愤愤不平的,特别是关于我们穿越后山而来,竟然要面临票检,我们作为开路者,人工走出了另外一条路,也算是为景区的建设作出贡献,为什么要收费?后来想想,算了,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乃是中国古今传统,如果真的被盘查,交钱呗,不一样的峨眉体验,也是值得了。

到了景区,路明显好起来,清一色的石板路,但一路的下山也是很伤膝盖,幸好有登山杖支撑一下。终于到一个一个山间的小店,有自来水,大家就刷鞋、洗裤子,防水鞋和速干裤的魅力就体现了,十多分钟的功夫,穿着整齐干净鞋子,和崭新笔挺的裤子再次行走在栈道上时,感觉自己也真正的成为游客。

太阳出来了,夕阳的斜照,万年寺三重廊檐的大门,竟然有“正大光明”的招牌?难道是和故朝堂的“正大光明”有某种渊源?再仔细看,“大山光明”,好吧。赶紧查了百度。

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 万年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有无梁砖殿、巍峨宝殿、白水池等景点。 附近有万年停车场与万年寺有索道相连,故很多前来峨眉山旅游的游客都把万年寺作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点之一;另外一些游客则把这里作游山结束的终点;此外,浙江天台山有同名寺院,历史亦同样悠久。

看来,神圣庄严的感觉不假,确实和北京故宫有神秘的联系,皇帝的反复赐匾,都证明了寺庙的尊贵。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陈毅、贺龙三元帅在工作之隙,都先后来到万年寺赏兰品茗,著名的峨眉山“竹叶青”茶叶就是由寺僧创制,陈毅元帅在寺中取名的;如今,寺院还有茶山约20亩。1980年,邓小平视察峨眉山时,7月8日下榻于该寺巍峨宝殿厢房二楼的12号房间。

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个修身养性做神仙的梦,就像此刻,我们一行人站在万年寺前,沐浴着神圣之光,感受着普贤菩萨的无边法力,感恩父母生养之恩,祝福四海升平,国运昌隆。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