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一期

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

第二十二章


我所要说的,最好从经济繁荣(boom)之后期,“恐慌”之来临说起。
上面说过,资本之边际效率,不仅系乎现有资本品之多寡及其当前生产成本之大小,亦须看现在人们对于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何预期而定。故若为持久性资产,则在决定新投资之多寡时,人们对于未来之预期如何,影响颇大,亦自在意中。但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其物证亦变幻不可靠,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
向来对于“恐慌”之解释,都侧重在利率上涨方面;利率之所以涨,则因商业及投机二方面对于货币之需求增加。这个因素,固然有时可使事态严重化,偶而也引起恐慌,但是我认为,一个典型的(常常是最普通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繁荣后期之特征,乃一般人对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故即使
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俱不足阻遏投资增加。但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上,大部分购买各都茫然不知所购为物,投机者所注意者,亦不在对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作合理的估计,而在推测市场情绪在最近未来将有什么变动,故在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之市场,当失望来临时,来势骤而奇烈。不仅如此,资本之边际效率宣告崩溃时,人们对于未来之看法,亦随之而变为黯淡,不放心,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乃上涨。资本之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这一点可以使得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但是事态之重心,仍在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崩溃,——尤其是以前被人非常垂青的资本品。至于灵活偏好,则除了由于业务增加或投机增加所引起者以外,须在资本之边际效率崩溃以后方才增加。因为如此,所以经济衰退(slump)非常难对付。以后,减低利率对于经济复苏(recovery)会大有帮助,而且也许是后者之必要条件;但在目前,资本之边际效率可能崩溃到一种程度,以致在实际可行范围以内,利率无论如何减低,都不足使经济复苏。假使仅仅减低利率,已是有效补救办法,则不必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便能复苏,而且复苏之道,多少已在金融当局直接控制之下。然而事实往往并不如此。要使资本之边际效率复苏,并不容易,而且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用平常话来说,在个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信任心最难操纵,最不容易恢复。银行家与工商界一向重视经济衰退之这一面,实在是对的;而经济学家倒反而不重视,因为后者过分相信“纯货币的”补救办法。
这就到了我的论点。要解释商业循环中之时间因素,要解释为什么一定
要经过某种长短的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开始复苏,必先追索在何种势力之下,资本之边际效率才会复苏。有两重理由(其一是从持久性资产之寿命,以及某时代中人口之增加速度——这二者之关系产生的,其二是从过剩存货之保藏费产生的),使得向下运动之期限,有某种长短,不是这次是1 年,下次是10 年而是颇呈规则性,总在3 年至5 年之间动。
现在再回到恐慌时情形。只要经济繁荣还继续着,则许多新投资之当前收益总不太坏。幻灭感之起,或由于人们对于未来收益之可靠性突然发生怀疑;或由于新产的持久品数量一直增加,故当前收益有下降之象。假使人们认为当前生产成本要比以后高,则又多了一个理由,为什么资本之边际效率要下降。怀疑心一经开始,传播非常迅速,故在经济衰退之始,也许有许多资本品,其边际效率变成微小不足道,甚至是负数。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使用、腐蚀或折旧等原因,资本品又显得稀少,于是边际效率又提高。这段时间之长短,也许是一时代(epoch)资本品之平均寿命之函数,而且这函数关系很稳定。设时代之特征改变,则标准的时间间隔亦随之而变。例如设从人口渐增时期进入人口渐减时期,则衰退时期将延长。由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知道,为什么衰退时期之长短和持久性资产之寿命,以及某时代人口之正常增率——二者有具体关系。
第二个稳定的时间因素,起于过剩存货之保藏费;因为有保藏费,故必
须把过剩存货在某一时期内吸收完毕,这个时期既不甚短,亦不甚长。恐慌以后,新投资骤然停止,也许半制成品有许多过剩存货要堆积下来。这些存货之保藏费,很少会小于每年10%,故其价格必须下降,使其产量缩减,以便在3—5 年之内,把此存货吸收完毕。吸收存货等于负投资,故在此吸收过程中,就业量更受打击,要等吸收完毕以后,就业量才会有显著改善。
还有,在向下时期中,产量缩小,运用资本必然跟着减少,这又是一项
负投资,而且可能很大;衰退一经开始,这一项很加强了下坡趋势。在一个典型的经济衰退中,在最初期,存货之投资也许增加,可以帮助抵消运用资本方面之负投资;在下一期,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存货及运用资本二方面都有负投资;最低点过去以后。存货方面大概还是负投资,但运用资本方面已有重投资,二者互相抵消一部分;最后等到经济复苏已经进行了相当时期,则二者同时都利于投资。要有这样一种背景,才可以考察:当持久品之投资量变动时,到底额外产生些什么结果。设持久品方面之投资减退,以致发动了一个循环性变动,则在这个循环尚未完成其一部分路程以前,此种投资颇难复苏。不幸得很,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
盖前者引起证券市场上证券市价之剧烈下降,彼对证券投资发生积极兴趣者,尤其是用借来款项从事投资者,当然因证券市价之下落而有颓丧之感。此等人在决定其消费多寡时,恐怕受所得之大小之影响小,受其投资价值之涨落之影响大。在今日美国,公众之“证券意识”(stock-minded)甚强,证券市价上涨,几乎是消费倾向好转之必要条件。此种环境,当然加强资本之边际效率降低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但迄今注意及此者极鲜。
复苏一经开始,其力量如何生长加强,当不难明了。但在经济衰退期间,一时固定资本及原料存货皆嫌过剩,运用资本又在缩减,故资本之边际效率表可能低到一种程度,以致在实际可能范围以内,无论利率如何降低;总无法使新投资量还差强人意。就今日情形而论,市场之组织如斯,市场所受影响又如彼,故市场上对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估计可能有绝大变动,决非变动利率所能抵消。不仅如此,资本之边际效率降低时,证券市场亦趋下游,于是在我们最需要消费倾向扩大之时,消费倾向反而缩减。在自由放任情形之下,除非投资市场心理有彻底改变,否则没有办法避免就业量之剧烈变动;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预料会有此种彻底改变。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职责放在私人手中。

以上分析似乎和一种看法相同:有人以为经济繁荣之特征乃是投资过
度,要避免以后发生经济衰退,唯一可能办法,乃在避免此种投资过度;我们固然不能用低利率来防止经济衰退,但是我们可以用高利率来避免经济极度繁荣。根据以上分析,这种看法亦不无理由。
但从以上得出这样结论,那是误解我的分析,而且,照我的想法,还犯
了严重错误。投资过度(over-investment)一词,实在含义不明,既可指预期收益必不能实现之投资,或在失业严重时无法从事之投资;又可指一种情况,其中每一种资本品都已非常丰富,故即使在充分就业情形之下,也没有任何新投资,可以在该投资品之寿命中,其收益超过其重置成本。严格说来,只有后一种状态,才可称为投资过度,——意思是指:投资若再增加,那完全是浪费资源。但即使采取这种解释,即使这种投资过度乃是经济繁荣期间正常特征之一,补救之道,也不在提高利率,因为提高利率,也许要阻挠若干有用的投资,又会减低消费倾向;而在采取严峻步骤,例如重新分配所得或其他办法,刺激消费倾向。
但是据我分析,只有采取前一种解释,才能说经济繁荣之特征乃是投资
过度。我认为在典型情况之下,并不是资本已经丰富到一种程度,若再多一些,社会全体便无法加以合理运用,而是从事投资时之环境既不稳定,又不能持久,因而投资时所作预期决不能实现。
当然,在繁荣时期,可能——甚至是不免——有人会眼花撩乱,于是有
某些资本资产的确生产得过多,其中有一部分不论用什么标准来判断都是浪费资源。这种情形,即使不在繁荣时期,有时也会发生。这可以说是投资方向错误(misdirected investment)。然而在此之上,繁荣时期之一个重要特征乃是有许多投资,在充分就业情形之下,实在只能产生年息2 厘,但在人们预期之中,以为可以产生年息6 厘,便贸然根据此错误预期而下手。一旦真相大白时,代之而起者,乃是过度悲观,于是有许多投资在充分就业之下,实在可以产生年息2 厘,但在人们预期之中,以为不仅不能生息,还要赔本,结果是新投资崩溃,产生失业状况,于是在充分就业情形之下,原来可以产生年息2 厘之投资,现在真是不能生息,还要赂本。我们所处之境,正好象是闹着房荒,但现有房子,却又没有人住得起。故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补救商业循环之良方,不在取消繁荣,使我们永远处于半衰退状态;而在取消衰退,使我们永远处于准繁荣情况。
经济繁荣之后,必然继之以经济衰退者,是由利率及预期状态二者凑合
起来的:若预期完全准确,则利率已经太高,与充分就业不相容;但预期不准确,故利率虽高,而事实上不发生阻挠作用。用冷静目光看,利率已经太高,但过度乐观还能战胜利率,这种境界就是经济繁荣。
除了战时,我很怀疑在最近经验之中,我们有没有过一个经济繁荣,强
烈到一种程度,引起了充分就业。美国在1928—29 年,就业量固然很可满意,但除了少数高度专业化的工人集团以外,我看不出有劳力不足之象;“颈”固然有几个,但总产量还可以扩充。假使所谓投资过度是指住宅之标准已经高到一种程度,数量已经丰富到一种程度,在充分就业情形之下,每个人已可各得所需,而房屋在其寿命中所产收益也仅足抵过其重置成本,不能产生利息;又指运输、公用事业及农业改良等方面之投资,已经达到一点,若再要增加,则其未来收益简直不足补偿其重置成本;假使是这种解释,则美国在1929 年还没有投资过度,反之,说当时美国有此种投资过度,倒是荒谬。当时实情,性质完全不同。在以往5 年内,新投资总量的确绝大,故若用冷静目光观察,则再要增加投资,其未来收益必急剧下降。若有先见之明,则资本之边际效率已经降到前所未有的低潮,故除非压低长期利率至极低水准,或避免方向错误被人过分热中之投资,否则“繁荣”再继续下去,基础就不健全了。当时事实刚相反:利率之高,已足阻遏新投资,只有在投机冲动之下,过分热中之嫌特别大的那些方面,投资还继续进行;若把利率提高到足以克服这种投机冲动,则又把一切合理的新投资都阻遏住了。故若大量新投资已经继续了一些时日,于是想用提高利率办法来挽救由此所产生的情况,其愚拙和因为要医病所以把病人医死实不下。
国富如英美,假定消费倾向和现在一样,又设类乎充分就业状态能够延
续一段年月,则新投资量很可能会大到一种程度,最后达到了充分投资(full investment)之境。所谓充分投资者,是指不论那一类持久品,如果再增加一些,则其收益之总和,根据合理计算,不会超过其重置成本。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在相当短时期内(例如25 年或更短)就可达到。请不要因为我曾说过,如此意义之充分投资状态在过去昙花一现都不曾有过,就以为我否认有这种可能性。更进一步,即使我们假设,在当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确曾暂时达到充分投资或投资过度(依照上述定义)之境,我们还是不能把提高利率作为适当补救法。假使真有这种情形,那未那些把病根归之于消费不足者将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了。真正的补救办法,是用各种方法,例如所得之重分配等来增加消费倾向,使得一个较小的投资量就可维持某特定就业水准。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影响现实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均利润率 第一个我们通常叫平均利润率或者资本的平均生产效率,资本的平均生产效率越高,或者边际生产效率越高,资本的需求就越高,在资本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通 ...

  • 悦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四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三章 Ⅲ 总需求函数可置勿论,--这是李嘉图经济学之基本观念.百余年以来,我们所领教的经济学,都是以此观念为基础.李嘉图认为有效需求不会不足,马尔萨斯虽曾强烈反对,但是没有用, ...

  • 悦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则 Ⅰ 我们先要用几个名词,其精确定义则以后再下.设技术,资源,与成本三种情况不变,则当一雇主雇用某特定量劳工时,他必有两类支出:第一类 是他付给生产原素(不包 ...

  • 悦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期

    第一编 引论 第一章 正名 本书命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着重在通字.命名用意,在把我的想法和结论,与经典学派1对于同类问题之想法与结论对照起来.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经典学派支配 ...

  • 悦读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八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四十期 第二十四章 Ⅳ 我偶而提到过,这种勤体系也许比旧体系更利于和平.这一点值得更复 申述,加以强调. 战争有种种原因,独裁者之流觉得很容易利用人民好勇斗狠之心从事战 争:而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六期

    第二十三章 Ⅶ(接上一期) 问题是:设生产增加,而地主及资本家之不生产的消费不成适当比例,以致资本停滞,随后又引起劳力之需求停滞,我们能够说,这种情形对于国家无害吗?假使地主及资本家之不生产的消费,自 ...

  • 悦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四期

    Ⅲ 也许有人会说,早期之从事经济思想者,只是偶然获得了些处世智慧, 并不太了解背后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须把他们的理由,以及他们的建议, 都作一番简短检讨.这件事情现在容易办到, 因为现在有海克雪尔 ①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三期

    Ⅶ 早期研究商业循环者,尤其是翟文思(Jevons),想从起于天时之农业 变动中,而不从工业现象中找出商业循环之解释.从以上理论看来,从这条路线来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异常合理.即在今日,农产品存量之多寡 ...

  • 悦读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二期

    第二十二章 Ⅳ 有好几派学说,从各种不同观点出发,都认为当代社会之所以有就业不足之长期趋势者,是因为消费不足,换句话说,是因为社会习惯以及财富分配使得消费倾向不免太低:这里不妨对这种学说说几句话. 在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期

    Ⅶ 以上就短时期立论,主要是讨论在短时期以内,货币数量之改变对于物价之影响.在长时期中,关系是否要简单些呢? 这个问题,最好让历史下断语,不要用纯理论讨论.设在长时期中,活偏好状态相当有规则,则就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