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教授临床治疗咳嗽病经验

颜正华教授临床治疗咳嗽病经验

邓娟 国医大师颜正华工作室 2015-11-15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 颜正华教授按照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治疗咳嗽病, 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颜正华教授学习, 深得教诲。现总结治疗咳嗽病经验如下。

一、风热袭肺之咳, 宜清润并行

颜正华教授认为, 临床所见风热咳嗽患者, 大多是患病后经治疗无效而延诊中医, 故多有伤津存在。临床表现既有热盛之征, 又有伤津之象, 如身热, 咽痛, 口渴, 咳吐黄痰, 小便短赤, 大便或干, 舌边尖红, 苔薄黄少津, 脉浮数。此时治疗, 应以辛凉清解与甘寒滋润并施, 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常以银翘散为主方治之。方中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辛凉清解, 可解散风热; 芦根甘寒滋润, 可养阴生津; 枇粑叶、浙贝母、竹茹清化痰饮, 有助清肃肺气; 若痰黏难咳者, 加瓜蒌皮化痰润肠通便。热客上焦而表证仍在者, 用药谨避黄芩、黄连等入里之品, 以免引邪入里, 致生变局。

二、 风寒犯肺之咳, 宜宣降并施

颜正华教授认为, 风寒犯肺, 郁闭肺气, 使肺失宣发而气滞于中, 肺失肃降而气逆于上, 遂见啬啬恶寒,鼻塞流涕, 胸闷, 咳吐稀白痰, 甚或喘息, 苔薄白, 脉浮紧等症。肺失宣降则水液停聚而为痰饮, 故风寒袭肺,多见咳痰。此时治疗, 非宣通肺气则邪气留恋不解, 非肃降肺气则难复肺气主降的生理特性, 故治疗宜宣肃并行, 临床最常用方剂, 推加减止嗽散。方中荆芥、紫苏叶清解外邪; 百部、白前、紫菀、款冬花、紫苏子、杏仁降气止咳; 二陈汤化痰止咳。颜教授指出“此方能够散客邪而安肺气, 治感冒后遗咳嗽者, 亦应手有效”。

三、 寒饮化热之咳, 宜寒热兼投

颜正华教授认为, 寒饮停聚胸肺, 阻闭阳气, 阳气不通, 则郁而化热, 此热即尤在泾所说: “痞坚之处必有伏阳”的“伏阳”。治此寒热兼夹证, 须寒热并用, 温热可以化散痰饮, 寒凉可以清泄郁热。临床施治应根据饮与热孰轻孰重而选方遣药。若饮热并重, 可见咳吐黄痰, 胸闷肩息, 面色暗滞,心烦躁扰, 舌苔黄滑, 脉浮大等, 治用越婢汤加半夏。方中麻黄开宣肺气; 石膏性寒可清泄郁热; 麻黄、石膏并用, 可复肺脏宣降治节之权; 半夏蠲饮; 姜、草、枣调和营卫。若饮重于热, 可见咳吐清稀白痰, 胸闷不畅, 面色黧黑, 喘而烦躁, 苔白滑, 脉浮等, 宜用小青龙汤加石膏温散饮邪, 清除湿热。

颜正华教授指出: “肺为娇脏, 易寒易热, 故临证治疗肺系病证, 若能把握寒热并用之法, 多可收到理想疗效。人体气血互为影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寒饮内停, 阻滞气机, 可致血行不畅, 故治疗此类喘咳, 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如当归、丹参等, 《神农本草》谓“当归主咳逆上气”, 其理在此。古云肺病以中气健旺、能食便硬为佳, 其意即在建立中气, 土旺可以生金, 并能杜绝生痰之源, 故治肺病者, 用药宜肺胃兼顾。肺胃二脏, 上下毗邻, 其气同降, 降胃气则有助于肺气肃降, 故治咳证当辅以降胃气之法。颜正华教授深谙医理, 治疗中运用半夏、陈皮、茯苓和降胃气之品, 其意在于此。

四、肺阴亏虚之咳, 宜气阴并益

颜正华教授认为, 汗下太过, 或外感温热, 失治或治之不当, 耗伤肺阴, 阴虚则气无以生, 可致其气阴两亏,临床可见咳嗽日久不已, 干咳或少痰, 或痰中带血丝, 口燥咽干, 低热, 消瘦, 声低乏力, 舌红少苔, 脉沉细无力等症。治疗若徒滋阴则损伤阳气, 但益气则耗劫阴津。颜正华教授仿仲圣麦门冬汤一法, 气阴并补, 用北沙参、麦门冬、知母、川贝母、百部滋阴润肺; 党参、山药、白术补益肺气; 有痰者加瓜蒌皮、橘红、竹茹化痰以廓清肺气。并谆谆告诫, 治此类咳嗽, 不可初不见效, 遂改弦易辙, 转去转远, 贻误病机, 应守法守方, 自可逐渐恢复。

五、腑气不通之咳, 宜通便止咳

颜正华教授认为, 咳嗽之病位不离肺, 但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肃降有度, 则大肠传导正常; 若肺气不能清肃下行, 则逆而为咳喘, 易使肠腑传导失司, 大便秘而难行。腑气不通, 又可使肺气不利, 咳嗽更甚, 故治疗咳嗽必须注意通腑。但咳嗽一病, 即使实咳, 亦有其虚,对于此种便秘, 若以硝黄之辈泻下, 则愈泻愈虚, 使病情加重。因此, 常用杏仁、全瓜蒌、冬瓜仁等润肠之品;也可用紫菀、知母加入汤药同煎服, 此二味通利肺气,润通肠腑而不伤正; 若患者气虚较甚, 临厕怒挣, 汗出短气, 可适量加用白芍、黄芪益气养阴通便, 疗效甚佳。

六、痰浊壅肺之咳, 宜健脾化痰

颜正华教授认为: 咳嗽先有脓痰, 脉见滑象, 舌苔黄腻, 是湿痰久积, 蕴而化热的症状, 治疗仅补脾气, 会助热生痰; 仅清湿热, 会苦寒伤脾, 因此必须既顾脾胃, 又清湿热, 化痰止咳。颜正华教授常用方中薏苡仁、甘草健脾补气; 茯苓、冬瓜子能助脾利湿; 半夏、橘红、竹茹行气化痰, 三药相配, 不燥不寒; 杏仁、川贝母润肺止咳; 瓦楞子一味, 运用尤有新意, 其功能软坚散结, 化痰消瘀, 调和胃气。

七、用药轻灵, 平中见奇

颜正华教授认为风温肺病, 发热咳嗽, 当恪守“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之法, 重在宣肺解表, 表解方可清里, 或用表里双解之法, 如表邪未解, 而单用清肃肺气化痰止咳, 必致病情缠绵难愈, 甚至发生变证。外感咳嗽, 表证已解, 而痰热阻肺, 虽病情单纯, 辨析不难, 然欲数剂取效, 亦属不易。颜正华教授告诫治疗痰黄稠量多, 热与痰并盛之候, 不能单用苦寒清泄之品, 必须配伍适量温化宣降之品,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使痰热两清。倘若单用苦寒清泄之品, 则易致肺热去而痰浊留伏, 咳嗽难愈。投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瓜蒌皮、竹茹、白前、生甘草旨在清泄肺热, 化痰止咳; 投小量杏仁、化橘红、紫菀、百部、桔梗旨在增强化痰止咳之力。若痰多未减,仍用原方, 去桔梗加苏子, 以再增降气化痰止咳之功。

(完)

本文摘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年第 3 卷第 5 期

(0)

相关推荐

  • 『养生茶』(四)止咳祛痰利咽茶: 桔前茶

           原料:桔梗5.前胡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降肺气,疏泄气滞.        用途:肺气失宣咳嗽气喘.         ...

  • 颜正华教授: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经验

    如腰痠痛甚者,可加杜仲.牛膝以强腰膝: 如小便频数而多者,可去泽泻加益智仁以缩小便; 如消渴可重用地黄.山药,并可酌加天花粉.沙参.麦冬等以养阴生津止渴; 如遗精头晕,可加重山萸肉剂量,并可增加龙骨. ...

  • 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地黄丸临床应用经验

    最早记载于<小儿药证诀>.本书为北宋儿科名医钱乙所著,大约成书于公元1107年.原方即金匮肾气丸去附子.桂枝,以熟地黄易干地黄而成. 主治小儿肾虚发育不良,囟开不合,五迟五软,神不足等症. ...

  • 颜正华教授疏肝法经验介绍(下)

    5 用药遣方,颇有特色 疏肝解郁,颜老较常应用的药物有:蒺藜.柴胡.香附.薄荷.青皮.郁金.佛手.香橼.川楝子.绿萼梅等.这些药物皆入肝经,解肝郁.理肝气,然其性能.功效.应用却同中有异. 疏肝解郁, ...

  • 颜正华教授疏肝法经验介绍(上)

    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存在于许多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既是病因病理,又是病变证型.肝气的疏泄状态对于整个机体的机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导师颜正华教授非常重视疏肝解郁.调 ...

  • 李振华教授临床治疗经验

    气虚感冒(习惯性感冒) 郭某,男,56岁,工人,1992年11月1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3个月. 病史:3个月前因感冒而致咳嗽,迁延两周始愈,以后每遇风寒则感冒,反复发作,经多方治疗,病情反重.现感 ...

  • 李振华教授临床治疗吐酸经验

    吐酸 杨某,男,58岁,干部,2006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泛吐酸水8个月余,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平素饮食不节,于去年8月初出现泛酸.脘痞.纳差,遂于医院行胃镜检查示:1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 ...

  •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用药规律研究

    收集了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经验.结果显示,高 ...

  • 沈绍功教授临床治疗疼痛经验选录

    疼痛性质 1.隐痛--以虚证多见,分气虚和阴虚2类.气虚治当补益中焦脾气,兼顾血运.主药:生芪.炒白术.云苓.陈皮.赤白芍.当归:阴虚治当补益下焦肾水,兼滋营阴.主药:生地.黄精.山药.泽兰.川楝子. ...

  • 【颜正华】如何治疗感冒?

    治验思想简介 1.风寒感冒型 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鼻寒.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为主症.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颜教授常用方药为荆防败毒散,即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独活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