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后一首词,将人生痛苦写到了极致,催人泪下成千古绝唱

历史上有多少皇子因为争夺皇位而丧命,明争暗斗就是为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却不想这个高高在上的高纬,如果他可以自己选择人生的话,他会选择成为一个词人。
他就是李煜。虽然他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的词却被后人诵读。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时也是南唐后主,他除了是一个国家的帝王,他还是词坛上的一位帝王,只是为词坛的帝王错身在了帝王之家。
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他的上半场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贵而又风流,但是他下半场的人生就像在人间炼狱中痛苦且凄凉。
开宝八年的时候,赵匡胤率领士兵们攻破南唐的都城金陵,就这样南唐国被北宋灭亡了,李煜作为南唐的国主被带到了汴京成为俘虏,他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里,在被囚禁的期间里,李煜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人,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事,百感交集,有感而发写了很多令人唏嘘的词。
公元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生辰,这天他词性大发,就写出了这首催人泪下的《虞美人》,供歌姬演唱。当时听到的南唐旧臣们,都不自制的掩面轻泣。
宋太宗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没过多久就下令赐李煜毒酒,将他毒死了,所以这首《虞美人》也就成为李煜的最后一首词作了。
相传,当时李煜的死状特别的凄惨,他当时挣扎了许久才离世。
在《虞美人》这首词中,李煜思今追昔,把自己经历的痛苦都浓缩到这首词中,催人泪下成为千古绝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把李煜成为俘虏之后的无奈惆怅,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读词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
如果读过李煜的词的人都能够发现,李煜在后期所写的词基本都带有一丝丝的愁绪,写的大部分都是伤感的离别,对于亡国的哀怨,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李煜作为一个亡国的君主,他怎么不会去追忆过去的富贵荣华,怎么能不哀叹当下的悲痛与凄惨呢?
《虞美人》这首词把李煜对故国强烈的思念表达的非常深刻,并且引起很多读词之人的共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日里花开放,秋日里月会圆,曾经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就这么匆匆的结束了,快到让人都无法回忆起它到底是何时结束的。
曾经的李煜,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拥有无边的权力,享受着众星捧月,有着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身边有美人相伴,还有美酒歌舞供他饮用与观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可是当南唐被灭以后,战乱如同一阵龙卷风似的,把这美好的一些毁灭了,同时也结束他这安稳的生活。他无力反抗,只能听天由命的被宋人囚禁在汴京的宅院里。
当春风吹过庭院里的花,当秋日的圆月悬挂天空的时候,他只能在这一亩四方的院子里怀念往日的春花秋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明知道已经回不去了,却还是止不住心中的愁苦,这样的精神折磨让李煜难以承受,但是又能如何?只能在这里写词抒发心中的凄苦。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此句与上句中的“故国”相呼应,把思念的范围缩小到具体的故国中的“雕栏玉砌”和“朱颜”,给读词人强烈的画面感。
富丽堂皇的宫殿依然在那里矗立着,它不会因为天下易主而伤心,它依旧把自己的华丽雄伟展现。倒是宫殿中的那些女子朱颜已改,不复旧日美丽的倾城之色。
沉鱼落雁的女子容易衰老,美好的日子也容易消散,都是难以再追寻的,这怎么不让他伤心痛苦呢?于是李煜难以再掩饰心中的悲痛,所以这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跃然于纸上。
这一句也成为了了千古名句,这句将愁思刻画的形象又生动,读过这句的人都会被这词句中的愁思所感染。
无论是用词还是词的基调,这首《虞美人》都是词中的佼佼者,词中诉说的人生凄苦悲痛被李煜书写到极致,让人不禁感同身受。
可就是这首如此美的一阕词葬送了李煜的性命,同时也葬送了他还没有展示的才华。整首词中让人品读最多感慨最多的就是这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词总是让人忍不住反复的诵读,每次也能够体味到不一样的情感,虽然他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在词作上的成就还是不能够忽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