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性与爱
一、性和爱的进化生物学依据
为什么人类发展出稳定的长期伙伴关系,而大部分动物却不然?人的亲密关系有多少种?爱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多少种类型?人类理想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本文将从演化生物学、观念史等不同视角,尝试回答以上问题。
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跟其他动物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都有特征明显的发情期或者排卵期。在发情期交配,过了这个时期就对性没有兴趣了,不去浪费精力,交配的唯一目的就是遗传;而人的排卵期,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或者说没有发情期,一年四季都可以交配。
如果人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有明显的发情期,或者女性的排卵期有明显标志,雄性和雌性,就会有不同的遗传策略:雄性在跟第一个处于排卵期的雌性发生关系以后,会迅速去寻找下一个处在排卵期的雌性,以最大化遗传效率,就像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一样。而雌性排卵期没有明显标志,雄性如果还采用这种策略,跟一个雌性发生关系,然后迅速去找下一个,他就不能确定这下一个一定处在排卵期;同时,他还会承担另一种风险,即其他雄性会乘虚而入与其伙伴交配,这样一来,反而不能保证自己基因的顺利传递。此情况下,他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守候在性伙伴身边,把孩子抚养长大,来保证基因遗传。
如果有明显的排卵期,女性也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在一段时间内跟多个性伙伴发生关系,以保证最大怀孕几率。在某一强势雄性独霸性资源的动物群体中,经常出现杀婴现象:雄性霸主出现,会杀死那些明显不是自己后代的雄性幼崽。雌性采取的应对策略就是跑出去跟其他雄性进行交配。如果其中某个发生过关系的雄性成为新霸主,由于不确定该雌性所生幼崽是不是己出,幼崽很可能不会遭受屠杀。
如果雌性没有排卵期标志,以上策略就成为不必要。
人跟其他动物另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人在出生以后很长时间内不能自立:婴儿出生后,很长时间要依靠大人抚养,一个雌性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将雄性留在身边帮她抚养孩子。
由于发情期、排卵期都没有明显标志,雄性和雌性都要使生殖效率最大化,必须在一起共同完成生养任务。这就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人跟大部分动物不一样,为什么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进而建立家庭。
人跟其他动物还有一个不同:出生时大脑只发育成熟了一部分,因为随着脑量的增加,胎儿的头部体积会增大,而人的产道宽度有限,不可能等大脑发育完毕再分娩。所以,人出生后还有一个很长的发育期,到20岁前大脑才逐渐发育成熟。
人的大脑形成后从来没有重新设计过,只能在外边一层一层增加功能。这样,越高级的功能越在外边,里边都是一些基本功能。人的各种功能,包括性和爱的功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不仅仅由基因决定,还需要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通过神经元的传导,通过一些被称作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人脑不同区域的功能不一样,所需要的神经递质也不一样。不同的感情类型,在大脑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奖励机制:性是靠睾酮或者叫睾丸素提供快乐;爱需要的是另一些区域的多巴胺等提供兴奋刺激;母子之间的情感,则需要另外一种东西,即催产素来提供情感激励。
亚当与夏娃(油画)[德]阿尔布雷特·丢勒
二、爱的定义与类型
什么是爱?韦伯大词典对爱有一个定义,分三个方面:第一种是血缘关系和个人关系中产生的、对某人的强烈情感,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就是靠血缘产生的强烈情感;第二种是以性爱为基础的吸引;第三种是因仰慕、仁爱和共同兴趣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感情。
爱情心理学有几种不同的理论分类。
理论1:
爱情内驱力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产生于对母子感情的一种研究,有人扩大到爱情理论。爱情有三种内驱力:第一是依恋,第二是相互吸引,第三是性驱力。
依恋,实际上来源于母子之间的关系,小孩在出生后一个时期对母亲有一种强烈的依恋,一旦离开母亲,会大哭大叫,非常不安,这是一种基本的内驱力。但是这种依恋也存在于爱人之间,爱情中也有一种相互依恋的成分。依恋的内驱力,在大脑中有特殊的区域进行控制和奖励,其递质就是催产素或者抗利尿素。
相互吸引,也叫浪漫之爱,也就是说,它是跟性冲动所不同的一种相互吸引。它与大脑中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及5-羟色胺有关。让热恋中的男女去识别自己爱人的照片,然后测量他的脑电波的反应,会发现每当看到爱人照片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如岛叶、前扣带回、尾状核和小脑等部位会突然变亮、被激活。而另外一些地方的活性会降低,如大脑皮层或者杏仁核。特别是热恋中的男女,明显的反应就是腹侧被盖区被激活,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多巴胺。吸毒以后,这个区域同样非常活跃。同时,热恋中男女大脑皮层和杏仁核的活跃度会降低。大脑皮层,特别是前额叶,是分管逻辑思维的区域;杏仁核是负责警觉性的区域。这说明热恋中的男女为什么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商下降。
性驱力,与渴望与他人有性接触的欲望有关,主要递质是睾丸素(荷尔蒙)。
这三种内驱力是互相联系的,会互相促进,比如说性驱力的睾丸素或者荷尔蒙,会促进人的浪漫之爱,会激发多巴胺的分泌。
理论2:
浪漫之爱关系的行为系统理论,与内驱力理论非常相似,分为:依恋系统、呵护系统及性系统。当儿童依赖母亲,母亲自然会产生一种呵护儿童的情感,所以前二者是成对的。这个理论跟内驱力理论的区别在于,把浪漫之爱和性放在一起,而单独挑出了依恋和呵护。
行为系统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认为相恋中的人会有互相的依恋和呵护需要,但其程度要依据人的人格类型而定。
安全型人格,依恋程度不那么高,能更好地处理依恋或者呵护的关系。而焦虑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会走向两个反面:焦虑型人格会出现过度激活依恋和呵护,过度依恋超出了正常的依恋,过度呵护就是过于干预呵护对象。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人格独立的、有自尊的关系,过度依赖就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上瘾的情感。回避型人格,在依恋和呵护上都显得过于冷淡。
因此,性系统中也有一个安全性型人格、焦虑性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所出现的“过度激活”和“去激活”问题。
理论3:
把爱情分为四类:依恋之爱、温情之爱、伴侣之爱和浪漫之爱。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在行为系统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分类。依恋之爱是依恋行为导致的一种感情;温情之爱相当于呵护或者利他,是关心对方、呵护对方所带来的一种情感;浪漫之爱与性有关,把性和爱放在了浪漫之爱中;另外一种与其形成对比,就是伴侣之爱。
理论4:
爱情风格理论。把爱情分为几种风格:激情型、游戏型、友谊型、实用型、占有型和利他型。激情型肯定与性有关。游戏型也与性有关,但更多指向传统社会里一些男性秉持的性爱观,如唐璜等人,把性爱看作一种游戏。实用型就是把婚姻或者爱情视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特别对于一些女性而言。占有型有非常强的控制欲或占有欲。利他型就是完全为对方着想。
理论5:
分类非常简单,把爱情分为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激情之爱强调性爱,伴侣之爱更强调友谊陪伴。
理论6:
爱情三角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爱情由三种要素构成:亲密、承诺和激情。
三种要素构成一个三角形,亲密、承诺和激情各是一角,不同搭配会构成不同的爱情类型。如:三种要素都没有,就是无爱。只有亲密没有承诺和激情,就是喜欢。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是迷恋。只有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叫空洞之爱。亲密与激情搭配是浪漫之爱。亲密与承诺搭配是伴侣之爱。承诺与激情搭配被称为愚昧之爱:没有亲密这种粘合剂,激情和承诺很难落实,所以它与伴侣之爱的区别在于,伴侣之爱虽缺乏激情但可以持久,而没有亲密的激情和承诺,承诺很可能会变成空话。那么,三个要素都有是最好的,叫做完美之爱。
爱情三角理论的一个推论或亚理论,叫做“爱情故事”。它不是从理论上去总结,而是对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爱情故事所做的分类,分26种故事类型:成瘾、艺术、商业关系、收藏、食谱、幻想、游戏、园艺、政府(包括独裁和民主)、历史、恐怖、房子和家、幽默、神秘、警察、色情、复原、宗教信仰、牺牲、科学、科幻小说、裁缝、戏剧、旅行、战争、师生。
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当把爱情心理学中的爱情概念和分类,与进化生物学中的激励机制联系起来,根据大脑遗传的激励机制去划分,激情之爱和浪漫之爱就要划分开,因为它们的激励机制不一样:以性为基础的冲动,是靠睾酮或者叫睾丸素来进行激励的,而浪漫之爱是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激素来激励的。依恋之情靠催产素激励,浪漫之爱靠多巴胺等递质提供激励,又需要结合催产素提供依恋因素,才能形成更长久的依恋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区分出激情之爱与浪漫之爱。
性与爱的观念的形成,固然受进化生物学规律的左右,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比如在择偶问题上,男性更注重女性的外表,而女性更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这有其进化生物学的根据,因为男人要选择更健康与生殖能力更强的女性,以便于基因传递,而女性更多考虑安全,以顺利抚养孩子长大。但除进化生物学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长期的经济及地位的性别不平等造成的。
丘比特和赛姬(油画)[法]弗朗索瓦·热拉尔
三、性与爱的观念史
理安·艾斯勒的《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系统论述了人类早期和晚期在性和爱的观念上的演变。早期(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是相对平等的社会,在性别上也是平等的。在欧洲发掘的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有大量的性崇拜,不仅有阳具崇拜,也有阴户崇拜。人们认为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赏赐,会尽情享受性的欢爱,不存在仅把女性当做生殖工具的现象。理安·艾斯勒提到两个例子:一个是西班牙和法国境内的巴斯克人,考古研究认为他们是欧洲原住民,不是雅利安人。直到很晚近时代,巴斯克人社区都是非常平等的社会。第二个是克里特文明。克里特人也是欧洲原住民,经考证,克里特岛上的建筑没有类似于王宫的豪华宫殿,从布局看都是相对平等的建筑。但克里特文明后来被雅利安人的迈锡尼文明所摧毁。自从雅利安人统治了欧洲,欧洲社会就进入了男女不平等时代,性的生殖功能被强调,女性被贬低成生育工具。当然,性观念也经历了古希腊及希腊化时代的相对宽松,到基督教的中世纪的严格禁欲,然后是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及后来的二次性解放。
福柯在《性经验史》中研究了古希腊与希腊化时代的性爱观。希腊人并不认为性快感本身有什么问题,不认为性快感是罪恶,但是希腊文明强调精神和灵魂,贬低自然和身体。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自然本能,所以,希腊思想家从本体论上或者性质上认为性快感是一种卑下的东西。希腊人并未制定普遍的法律或者普遍的道德去贬低性,而是依靠了一种个性化的道德观:作为一个自由男子,作为希腊的公民,应该提升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伦理层次,应该弘扬精神的一面,对性快感的享用进行节制。另一方面,从养生学的角度,性的过度消耗对身体不利。希腊人认为精子产生于大脑,然后传递到全身,是身体的精华,过度的消耗对男性的健康是有坏处的,所以也要节制。希腊人性节制的另一个考虑,源于以婚姻家庭为主的家政观。希腊家庭中,妻子负责传宗接代及管理家政。男子是公民,最重要的事务是到广场上去议政。作为丈夫应该指导妻子管理好家政,必须尊重妻子的这一身份和工作,尽量约束自己,不要去拈花惹草。这种尊重表现的是一种自律,并不是地位的平等。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希腊人的性爱论主要是指男童之爱。希腊人对于成年男人追求美少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但这种爱情本身也有一些道德约束,比如被追逐的少年不应该轻易接受,在这个关系中不应该跟很多人交往,不应该委身或屈从(比如卖淫)而致失去此后成为男人的尊严等等。这方面,希腊人一直很纠结,既承认它是正常的,又觉得它是背离常理的。成年人从男童之爱可以得到快乐,但是男童从成年人那里得不到快乐,他们接受这种关系需要换取一些其他东西。希腊人认为男童可以从这种关系中取得人生经验、教诲之类的益处,以及将这种爱变为长久友谊。后来,柏拉图将这种男童之爱的追求关系做了颠倒,把成年男子追求男童,变成了美少年追逐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抵御美色的诱惑,去除了男童之爱中的性,变成了精神之爱,将爱情变成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所以我们也将精神之爱说成柏拉图式的爱情。
希腊化时代的思想家,不管是伊壁鸠鲁学派还是斯多葛学派,都承袭了希腊哲学的传统,更多地从养生学、家政学去讨论性与爱的问题。在养生学方面,强调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将性跟很多疾病联系在一起,认为好多疾病都是由性带来的,所以人的性快感必须节制。强调性意象的负作用,提倡性快感应该局限于身体的需要,超出身体需要的欲望应该避免。
希腊化时代,特别是罗马人,由于公民身体地位的削弱,家庭或私人生活更为重要,婚姻不再是简单的私人事务。人们更重视家庭生活,认为家庭的功能除了延续生命,还有共享生活。家庭成了夫妻共同体,忠诚不仅仅是丈夫为了控制别人的一种自我修养,而且还是关注自我的自律要求。
斯多葛学派提出了只有在婚姻中的性快感才是合法的观念。这种关于婚姻对性快感的独占性论点,既不是基于柏拉图有关婚姻为城邦提供合格公民的外在目的,也不是基于后来基督教关于性快感是原罪的内在否定性,而是基于婚姻生活自然、理性、本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夫妻关系、家庭的社会作用与自我关系的完全一致。与此同时,男童之爱基本上就被忽略了,因为在斯多葛学派看来,男童之爱不符合自然本性,因为他不能互相提供快乐,他的快乐是单向的。
基督教时代,性变成了罪恶,性只剩下了生殖功能,婚外的一切性都是恶的、非法的。对未成年人的性(比如手淫等)严格禁止,婚外性行为与未婚先孕会受到严厉惩罚,一些所谓的性倒错(比如同性恋)会入罪。基督教的性禁忌,事无巨细,甚至规定了性爱中哪些体位是合法的,哪些体位是非法的。
直到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在《宽容法案》的颁布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第一次性解放运动,人类才开始走上性快感享用的宽容轨道。
弗洛伊德认为,对性本能的压抑是文明的一个特征,很多心理现象或疾病都源于性压抑。而福柯却认为,中世纪欧洲性文化的特征并非这种所谓的性压抑,反而是以告解、训诫和矫正的名义进行了无处不在的性表达。只是,他们两人都很少谈到爱。
吉登斯的性爱论,有意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在《亲密关系的转变——现代社会性·爱·欲》中,吉登斯指出,现代的爱情观是在性解放运动思潮的影响下,在女性主导的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诞生的一种浪漫爱的爱情观,以区别于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唐璜式的性爱叙事。
吻(油画) [奥]古斯塔夫·克林姆
四、性与爱政治学
吉登斯对传统上的爱进行分类,分出了激情爱和浪漫爱。两者的区别在于,浪漫爱更强调陪伴与长久。吉登斯通过对上瘾现象的研究,认为激情爱和浪漫爱中可能存在类似过度激活的现象,这其实也是一种上瘾现象。它使得相爱的双方出现了人格和地位极不对等的问题。他认为,人类要走向真正的、健康的爱,必须将民主从公域引入属于私域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包括亲子之间、男女之间、同性恋伙伴之间等关系,所有的关系都应该引入一个最基本的自主性的概念——既然双方都是自主的,那双方都要保持一定的界限,互相尊重,彼此平等。
这样形成的亲密关系,吉登斯把它叫做纯粹关系。纯粹关系是不因其他目的、仅是因为爱而建立的一种亲密关系。这种体现纯粹关系的爱,叫做汇流爱,以区别于激情爱与浪漫爱。汇流爱的基本预设包括:社会(特别是女性)的性开放使得性愈来愈不必建基于外在考量来进行交易,而是基于主体意愿和欲望的协商;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不再是激情缠绵而是平时度日,因此需要向对方保持开放和付出;“关系”(而非激情)需要的是积极主动的维持,也需要持续协商,并且需要随机变化,而不是死缠烂打,但是也不期望永恒;双方平等协商,也不再是单方付出;在情感上趋于多元性取向,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变态的性。
当感情在晚期现代成为人生政治的议题时,汇流爱的伦理架构将在沟通的脉络之内努力继续巩固非毁灭式的感情与互动。如此,通过将公领域的民主与平等关系引入私领域,吉登斯构建起了亲密关系的政治学。
画家的蜜月(油画)[英]洛德·莱顿
五、结语
人类的性和爱自有其进化生物学的依据,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基础的重要性,进而分清各种爱的不同特质。同时,人类的性与爱又是社会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存在,既不会完全被进化生物学所规定,又不会被文化习俗所严格约束。人有自主性、自我反思能力及选择的能力,包括选择性与爱的生活方式的能力,就像在政治领域,人们可以选择建构一种秩序良好的社会制度一样,人也可以选择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纯粹关系,以实现在性与爱上的独立、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