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阳燧 第5期(全文)
“燧”为取火的工具,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木燧即钻木取火的工具,发明较早;阳燧发明比木燧晚,又名金燧,可利用日光取火,是一种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取火时,用阳燧光滑的凹球面将太阳的直射光线反射聚成一个焦点,进而产生高热,引燃艾草等易燃物。正如《古今注》所载:“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则得火。”在汉代以前,阳燧因取火于日,近于天也,所取之火属于天火,故多为占卜与祭祀时使用;而木燧取火于五木(柳、桑、槐、檀等),近于人也,只是烹饪用之。
其实,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阳燧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据《周礼》记载,周天子专门设立了“司炬氏”作为执掌阳燧的官员,负责“取明火于日”。据《礼记》记载,在行军或打猎时,阳燧也是必备之物,“左佩金燧、右佩木燧”,以便在晴天时用金燧向日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而成书于战国的《考工记》则精确记载了阳燧制作的材料配方:“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也。”其中,“金”指的是纯铜,“锡”指的是铅锡合金,即制造阳燧的铜锡比约为2:1,这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制造阳燧的材料比例。汉代以后,随着铁制品的普及和冶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质的阳燧,简单的铁片被铸造成阳燧而广泛使用。唐宋元明时期,则流行装执柄的阳燧。宋代更是出现了两面式的阳燧镜,凸面可照容,凹面则能取火,集铜镜与阳燧为一体,功能双用。阳燧作为取火的实用器,直至火柴传人中国后,才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阳燧可以说是青铜镜铸造中的衍生物,它与同时代的青铜镜造型、铜质、纹饰、打磨光洁度等特点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青铜镜的背是平面的和凸球面状的,而阳燧的燧背是凹球面状的。
例如扬州双博馆陈列的一件西汉阳燧,高2.1厘米,直径8厘米,形似铜镜,燧面内凹,呈圆弧形。背面顶部中心饰三旋钮,圆形钮座,内区饰蟠螭纹,间饰草叶纹,外区为素宽唇边。(图1)铸造精良,纹饰精美,其纹饰及造型特点具有西汉早期器物的特征。天津博物馆的东汉铭文阳燧,鼻钮,表面铸阳文铭文两周,内周:“宜子先(孙),君子宜之,长乐未央”;外周:“五月五丙午,火燧可取天火保死祥兮”。(图2)这些吉祥语和东汉铜镜上的铭文如出一辙,也契合了东汉铜镜以铭文作为主要装饰的特点。
阳燧是中国古代利用太阳能取火的伟大发明,科学价值极高,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在改造自然、寻求生存过程中的聪明才智。所流传下来的阳燧也反映了各时期人们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使其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