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这条承载着数不清的神奇故事和美丽传说的神圣之河,谁也说不清她究竟流过多少沧桑的岁月!洛河,这条亘古不息,昼夜不停的河流,谁也道不明她为何让世人为之神往、迷恋与探索!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那洛河的灵魂是什么?有人说是洛书,我说,洛神是她的魂!
洛神是洛河流域众多传说中最为美丽、动人的一段,如香风酥雨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她的美丽与生俱有。她是上古时伏羲氏的女儿,名宓妃,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之滨,后来嫁与有洛氏部落首领洛伯。她貌美善良、聪明伶俐、又富于创造,同洛伯一起带领有洛氏人们结网捕鱼、饲养家畜、刀耕火种,种桑纺织、生产生活,受到人民的尊敬。然有河氏部落首领河伯,涎其美貌,欲霸占宓妃,洛伯断然拒绝。河伯攻打有洛氏部落,致使有洛氏部落许多百姓伤亡,在此危急时刻,宓妃挺身而出,为了不让更多生民免遭涂炭,依然应允,嫁与河伯。之后,河伯率领彩船,前来迎娶宓妃,宓妃上船后,见河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之时,趁其不备毅然投身滔滔洛水之中,化为洛神。据说,宓妃投身洛河之处就在故乡的岙崃山与龙头山之间的洛河上。她成为美丽、正义、善良、勇敢与和平的化身;又是美丽与爱的象征!数千年来,洛神的故事流传不息,在戏曲舞台上演绎着。诗人还将与牡丹联系在一起,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让人浮想联翩。日月千秋照,洛河万古流!岁月的时光流到汉魏时,大才子曹植魂游洛水,幻觉中遇见洛神凌波,含情脉脉,似来又去。其神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其表情:“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态静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这篇千古名篇《洛神赋》,令后世无数才子神魂颠倒,浮想联翩。到了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又作了一幅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禹治水、河图洛书、神龟出洛、仓颉造字、伏羲八卦、伶伦制管、连同洛神宓妃一起,孕育了源渊流长、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华夏文化的根源文化,在我眼里,洛神依附的洛河是一条流淌着华夏历史与文化的河流!星转斗移,沧海桑田。一代代的洛河儿女尚未抹去对洛神的记忆!他们传承着对洛神的追思和感念,在四百多公里的洛河上,建起了许多座洛神庙!洛宁西长水、洛阳南关、偃师甄庄、曲家寨、巩义刘村、巩义老城。但它们大都毁于1944年日寇的战火,唯有洛宁西长水的洛神庙尚存。“河图遗画明齐日月函乾坤,洛女载籍誉满神州佑百姓。”洛神成为洛河两岸人们的保护神;也包含了河洛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进入洛神庙瞻仰洛神,并对她深情祭拜,献上一炷心香,求她保护五谷丰登、人兴财旺!愿她庇护老幼平安、幸福吉祥!至今在洛宁西长水还有正月十五夜、扎彩船、送河灯的习俗,人们以此来纪念洛神。洛神成了平安、幸福的福音。洛河因洛神而灵气秀美;洛神因洛河而声名远播!两者合二为一、自然天成;珠联璧合、相互媲美!洛水碧波荡漾、逶迤东流,用母亲般的乳汁滋养着洛河两岸数百万计的百姓;洛神惠济苍生、虚怀若谷,施舍大慈大爱庇护着河洛大地的生民!在我心里,洛河是一条幸福的河流!
三
时光荏苒,岁月交替,朝代更迭。那汹涌澎湃、千年传唱的洛河,依然永不停息地奔流着。
饱经沧桑的洛河,与我们的家族也有一段难以割舍的历史故事。
我们的先祖原是闽南客家人,姓张名梅,字开,漳州府诏安县人,官福建延平府副总兵,为明末郑成功麾下一将官。清朝初年,清政府为孤立盘踞台湾的郑经,对闽南沿海实行“迁界”,将郑成功旧部驻守闽南沿海海防的将士劝降、招安。之后,将这一大批将士,全部迁徙中原各地屯田。“康熙八年,福建延平府副总兵骠骑将军张开,移兵至永宁,驻赵村塬上杏树坪(今张营村)屯田。”(见《洛宁县志·大事记》第6页。)
当时,清朝建立尚未安定,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王吴三桂公开起兵反清,树起“兴明讨虏”、“杀尽清妖”的旗帜,次年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也起兵响应(史称“三藩之乱”),之后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陕西及中原九省的将军、总兵、提督起兵响应,震动了大江南北,大清创建的基业面临“暴风骤雨来,大厦即将倾”的危机!
此时,郑成功的旧将与其党,也暗中联络,密谋反叛。
康熙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反清、襄阳总兵杨来嘉(郑成功部将),移驻怀庆府济源的蔡禄(郑成功部将),也起兵反叛。是年秋,移驻河南府永宁的张开也在永宁县反清,洛西震动。都御史佟凤彩,命河南府通判任进孝同守备郭永固讨之。守备扎营于洛水北(洛宁老城附近)、通判任扎营于洛水南。永宁县坡头拳师雷冲霓受通判重金之聘,率弟子百余人前往南营驻守,时秋雨连绵十数日不绝,南营守兵防御渐懈,张统兵偷袭,从三面攻入南营,雷冲霓护送通判入山。拂晓时分,雷独闯南营、东拼西突、杀张部八人,后遭四面围困,中枪身亡。
接着,先祖又指示大队人马攻取北营,当大军临近洛河时,由于多日连雨,洛水暴涨,浪高数丈,横亘在他们眼前的惊涛巨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时从嵩县赶来的官军和洛北大营守备郭永固的援兵而至,在清廷两军的合击下,先祖感觉到势单力薄,不能硬拼,为闽南将士的安危考虑,只得缴械投降。此次反叛很快平息,在以后的清廷攻打岳州,平定葛尔丹等战役中,闽营将士为平定国家内乱和边疆地区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洛宁县志》、《河南府志》均有记载,雷学林先生编著的《洛宁县雷氏家谱》及周流宗先生《洛宁史话》也有记述。)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张家还得感激洛神,感谢洛水,如果没有洛神庇护、洛水的惊涛巨浪,就同驻兵怀庆府济源的蔡禄一样,落得个父子皆被朝廷斩杀,背了个谋反叛逆的罪名。
因此,洛神与洛水在我的心中,也是一条让我们张家后人感恩戴德的河流。
河洛铺长卷,时代挥椽笔!蜿蜒逶迤的浩荡东流的洛河之上,从卢氏、洛宁、宜阳、到洛阳再到偃师、巩义,建起了许多座现代大桥,给洛河南北的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洛神大桥、洛书大桥、仓颉大桥、伶伦大桥、凌波大桥、牡丹大桥、王城大桥、天津桥、洛阳大桥等等,一座座大桥的相继通车,在碧波荡漾的洛水辉映下,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个个浓缩着河洛文化元素的名字,让人感到历史的温馨与厚重!洛阳市区横跨洛河上的七座大桥,使洛南新区与洛北往来更加通畅,联系更加紧密。洛南新区的建设,使洛阳城市框架拉大了一倍多,成为洛阳的新地标,让河洛人倍感骄傲与自豪。城市的道路也特别有文化内涵,“河洛路、洛神路、凌波路。”市里的文学刊物也称“洛神文学”。市县的文化游园也称洛书文化园、洛神游园。洛神赋予的河洛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心灵故乡!曾经的河洛、曾经的洛阳也是客家人、闽南人的原乡。在中国历史上,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公元311年,都城洛阳沦陷,胡人大肆屠杀河洛汉人,河洛人流离失所,被迫南迁数千里之外的闽、粤、赣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中原人五次大迁徙,形成了汉民族一个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如今这些客家人的后裔遍及世界各地,他们都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寻根河洛,问祖洛阳是他们的共识!如今热情的河洛人正意气风发,传播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客家文化;擦亮“客家祖源地洛阳”这一新的城市品牌,推动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提升洛阳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偃师虎头山“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洛阳洛南新区的“客家小镇”;洛河南岸的大谷关“洛阳客家祖地纪念馆”相继落成;“洛阳客家文化研究会”、“洛阳客家文化研究文学委员会”相继成立!为海内外客家人来洛寻根认祖提供了平台。千年一脉祖根地,万流归宗河洛情!一批批来自福建、广东、江西、台湾、南洋各地的河洛郎,齐聚古都洛阳寻根问祖,游洛阳山水,观古都名胜,品河洛文化,尝河洛风味;浏览洛书故里,徜徉负图古迹,感受历史厚重的河洛文化;河图洛书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河洛大地是他们的心灵故乡......在我心上,洛河又是一条初心不忘、砥砺前行、与时俱进的河流!
作者简介:张振杰,1968年生。赵村镇张营村人。1992年高中毕业。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热爱文学,爱写散文。先后在《中州统战》《三门峡报》《县域经济》《闽南日报》《新洛宁》等报刊上发表作品。现在在江苏南京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