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時代。
刚下班的小梦,来到一家便利店,径直走向饮品货柜,拿了两瓶275ml的果酒,搭配一大包零食,准备晚上回家看综艺节目时边喝边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小梦一般,喜欢在一天工作之余,找个方式短暂放松一下。他们不想去喧闹的酒吧买醉,而更愿意舒坦地追求一种微醺的感觉。这个时候,低度酒便成为他们最好的“悦己”选择。
如今,打开年轻人的冰箱,酒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了。除了啤酒,还有鸡尾酒、果酒、清酒……这些带着点酒味的小甜水,这些“是酒又不像酒”的低度酒,慢慢地占领了冰箱里最显眼的位置,也表达着“微醺胜于买醉”的主张。
根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新一代年轻人正在成为酒水消费的主力军,85 后、90 后和 95 后都是酒水消费的代际增量来源,其中 95 后具有显著的消费占比。近两年,低度酒市场蓬勃发展,梅酒、果酒及预调酒的销量都大幅超过整体水平,各个低度酒品牌缕获资本的垂青,今年上半年融资金额超过25亿元,其主要受众也都是年轻人。
以前,酒可能令许多人感到抗拒,因为它会让人想到职场、社交、应酬、失态,甚至伤害……
如今低度酒渐成风潮,年轻一代对酒精的态度也越发明晰:他们对长辈的酒桌文化不以为然,他们喝低度酒,喝的是悦己的轻松、与朋友相处的惬意,喝的是寂寞,是青春,是情怀,是生活方式,但唯独不是酒。
微醺,是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不会有人靠你太近,不用刻意制造话题,不用担心失去分寸,没人一杯接一杯地敬酒,没人强迫你做任何事情……微醺,也是一段安全而松软的时光。低度酒,成为释放情绪的最佳陪伴。在某低度酒的广告里,也替年轻人说出了心声:一个人微醺的快乐,是一人以上所无法体会的。
或许今天的人们,都需要时不时地拥有这样一段微醺的时光,在紧张生活的缝隙里,与自己好好相处,享受情绪的自由,在快乐的酒里找回本真的愉悦。
酒,天生带着几分生趣,几许魅惑,在解脱和越界之间暧昧不清,让人爱恨交加。
上古的周公,制礼作乐,并对饮酒进行训诫规范,谁知到了后来,礼也崩了,乐也坏了,酒却是终究不服管,潇洒如故,让人欲罢不能。
饮酒,可以使拘谨者放开,使娴静者频动,使胆小者放下顾忌。饮酒也会使狂者更狂,狷者更狷。酒,温暖的是身体,移易的是灵魂,融化的是边界。
普通人喝酒为了享乐,为了人情世故,为了交换利益,可谓世俗; 高雅之士饮酒为了风度,彰显对抗凡俗、遗世独立的姿态,可谓超脱。酒有多重性的品格。因而,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酒中找到自己所需。
还是《说文解字》对“酒”的解释够精辟:“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酒可以成就的,是人们或善或恶的品性。
我平时不饮酒。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一直没有对酒积累下什么好印象。大概小时候见过许多大人在酒桌上面红耳赤、胡话连篇的样子。长大之后,又在各种宴会上被“敬”过酒,明明不想喝,还要笑脸相迎地咽下去,实在消受不起。
其实我并不讨厌酒本身,甚至觉得酒有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为之神往。但是,因为见过很多喝酒的场面,都充满了威逼利诱,也让喝酒在印象中成了一件带有强迫感的事。
当年李白劝酒,至少还会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让人听上去心情很美好。但是今天的人劝酒,花样百出,却早没了风雅,要么反面激将,要么道德绑架,逼人饮酒。所谓的“酒桌文化”,越来越为人所诟病,大抵也是因为这些。
为什么会有劝酒这种事情?人们向来也是说不太清的。
周作人曾写《谈劝酒》一文,说:“酒本是好东西,而主人要如此苦劝恶劝才能叫客人喝下去, 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这大抵因为酒这东西虽好而敬客的没有好酒的缘故吧。”
感觉周作人问到了点子上,却没回答到点子上。酒好不好,因人而异。至少对于不胜酒力的人来说,再好的酒放在面前,都会无动于衷吧。
然而,现实中恰恰充满了对不喝酒的人的劝酒之风,看着对方呲牙咧嘴的样子,以其为乐。对于这种劝酒,梁实秋在《饮酒》里表示:“这也许是人类长久压抑下的一部分兽性之发泄,企图获取胜利的满足,比拿起石棒给人迎头一击要文明一些而已。”说得毫不留情,却也鞭辟入里。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爱不爱喝酒?这看上去似乎也是个矛盾的问题。
前段时间,某互联网企业员工被侵害案引发关注,恶臭的“酒桌文化”又成为众矢之的。在一项近70万人参加的“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八成以上的人选择了“极其反感并不能接受”。也有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已经将“饮酒”二字拉入黑名单。
然而另一方面,年轻人正在不断地将各类酒搬进自己的冰箱。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0年轻人酒水消费洞察》显示,90后、95后是去年酒水消费的最大群体。另据天猫创新中心报告,去年梅酒增长90%,预调鸡尾酒和果酒增长50%。
其实,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场景限制。在职场饮酒的场景下,年轻人拒绝的不是酒精,而是商务应酬;而在聚会、居家的场景下,年轻人则喜欢在微醺里享受生活的美好。
与长辈们“不醉不归”的白酒文化相比,年轻人更讲究健康、舒适的饮酒文化,大部分白酒浓度太高、口味热辣,与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不符。他们更喜欢在甜蜜的水果本味上,找到一丝清爽的体验,带来微微上头的微醺感……于是,从口味到价格都很宜人的低度酒,成为年轻人青睐的选择。
在豆瓣小组“我们都爱低度酒”里,不断地有“小酒鬼”分享着手中形形色色的低度酒:清酒、泡泡米酒,果酒,西打酒、梅酒、桂花酿……用小组简介里的话说:“太多的低度酒让人快乐了,微醺又清醒。”
微醺,是一种有滋有味、刚刚好的状态。
微醺的状态下,酒精的作用可以使人尽心尽性,助益性情的发挥,但又不会走到极端。没有酩酊大醉,却有似醉非醉的脸红心跳,这是微醺的妙处。
寂寞的时候,微醺一下,可以释然;闲适的时候,微醺一下,可以开怀;若是烦躁,微醺也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享受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感觉很好的滋味。
微醺,是微微的幸福,也是小小的圆融。微醺之人,可以将内心的纷扰收拾起来,在每一段生活里随缘随心、得遇佳境。
一直以来,酒不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但在中国文化里,却是人间不可或缺之物。
魏晋名士,以醉酒对抗名教。大唐李白,以豪饮对抗世俗的愁苦。似乎他们都有太多的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要通过酒来消解。相比之下,最令人欣赏的,可能还是宋人的“微醺”态度。
宋儒邵雍,推崇一种无目的的“闲饮”,既不是无节制地喝,也不是为了某个目的去喝。他每每对花饮,对雪饮,对着春水春风饮,对着秋月秋云饮,对着古圣饮,对着造化饮……无事对斟,无愁独酌,无拘无束,狂饮之多醉,变成了小酌之微醺,饮酒本身的意味也不断呈现出来。
“不喜成酩酊,只喜成微醺。微醺景何似,襟怀如初春。”醉,已不再是追求。微醺,才是最好的境界。从“求醉”到“微醺”,天人之间、入世与出世之间逐渐达到平衡,中国酒文化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国精神寻求自我、重建自我的过程。
饮酒,何必让自己承受那么多难以承受的东西?
宋人以“乐”取代“苦”作为先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待诗酒的态度。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微醺又何尝不是饮酒的理想境界?
饮酒,本应是一件愉悦的事,而不是一种的强迫,或是与外界的纠缠。今天的年轻人,很明晰地看到了这一点:饮酒与酒桌上的人无关,只与自己的快乐有关。
微醺的人,眼中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在精神上有无穷情味,在身体上可以远离疾患。以微醺通达内心和造化,才是饮酒对精神生活的本源意义。
世界依然繁华喧嚣,但我们可以用一场一场微醺,在时光的每个细枝末节里,拉开生活的兴致。
编辑 | 方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