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拖延症:比起拖延,家长更需看到孩子背后深层的心理问题
“拖延症”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通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行为表现。
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谈到了不少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朋友抱怨自己的女儿有拖延症,“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不墨迹到最后一分钟出不了门”,“写个作业也总是抠抠这,摸摸那”,后来他又说到自己其实也是重度拖延症,还问我:这种病有救吗?
拖延症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它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将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事实上,“拖延症”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通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行为表现。
生活中,很多成人都为自己的拖延症烦恼,我听过一个有趣的笑话是:“拖延症患者为了治疗自己的拖延症,买了一堆写拖延症的书,结果,因为拖延症,最后一本也没看”。相比较成人对自己拖延症的无奈和自责,父母对孩子的拖延现象往往还更叠加了焦虑、愤怒等情绪。这种情绪不可避免的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以及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谈一谈关于孩子的拖延症的话题。
1.生理和环境因素
家长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分注意孩子的行为,但是却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成因”。这很容易造成一种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抚养方式:即告诉孩子怎么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了解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儿童的拖延现象,成因很复杂,大致有生理、环境及心理几方面的因素。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有自身成长秩序的活动。成年人的焦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儿童生长秩序知识了解的匮乏,或者说,成人更容易站在“成人视角”审视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拖拉磨蹭,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主要和心理因素有关,但是也不能忽视生理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① 缺少时间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本没有时间,时间是为了方便我们生活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在孩子小时候,他们是没有时间概念的,这需要家逐渐为孩子树立时间概念,比如通过教孩子认表等方式。
在缺少时间概念的孩子那里,它无法区分一件事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儿童的专注力更多的会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之上,从而缺少了对外部时间的把控。所以,针对这个原因造成的所谓拖拉,家长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真正的拖延,而是由于缺少时间感造成的现象。
②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但这个能力除了先天的基因影响之外,也需要后天的培养。相比成人,孩子的专注力集中的时间更短,他们更容易被外部的环境干扰。所以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专注力现象,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拖拉磨蹭”。——发现问题很容易,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③ 缺少明确的目标感。
孩子在父母的不恰当的管教下,往往会产生很多被动式的学习和生活。所谓“被动式”的意思,就是这件事不是出于他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父母的要求甚至威胁去做的事情,这样很容易在他们做事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的涣散。
比如,父母让孩子去收拾一下凌乱的屋子,只是单纯的下达了指令,孩子被动的接受。但是孩子对于“要将屋子收拾干净”这个目标,没有准确和清晰的认知,这也会使他们在收拾的过程中被自己更感兴趣的事吸引,在家长看来这种现象就是拖延,比如10分钟能做完的事,孩子却花了半小时还只干了一个开头。
我们总是说要以“恰当的方式”养育孩子,所谓恰当的方式,其实就是更加遵从儿童成长规律的方式,成年人常犯的错误是:拿着自己(成年人)的标准和思维模式看待孩子,这样做,是对孩子自身发展秩序的不尊重。所得效果,也往往和家长的初心南辕北辙。
2. 心理因素的影响。
除了生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孩子的拖延现象,更有其深层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一点,非常值得家长注意。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才能真正的解决“怎么做”。
① 恐惧
恐惧心理,是几乎所有拖延现象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不论成人还是孩子。在这里所说的恐惧,是一种深藏于潜意识的情绪。
昨天我和朋友探讨他自己的拖延症时,提到了恐惧,他完全否认,他说了很多驳斥我的理由,证明自己没有恐惧。事实上,这种深藏于潜意识的深层恐惧,的确是很难觉察的。而家长对孩子恐惧心理的理解程度与帮助孩子解决拖延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这个恐惧的心理解释清楚。
潜意识的深层恐惧,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
⑴ 害怕失败
很大一部分拖延,都源自于对失败的恐惧。这种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会导致拖延,严重时,则会发展为根本 “不做事”。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他一直强调自己“懒”,其实“懒”是他贴的一个标签,而他没有看到的是,懒背后的恐惧。
内心对未知的结果充满恐惧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在最初的阶段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即将开始的这件事做出评估——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评估”,是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在意识层面很难觉察。这个“评估”的目的,就是衡量这件事完成后“圆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先完成,再完美”,但是在恐惧失败的人心中,会有一个潜意识的期待:“我一出手,就能做到满分”,或者“我绝对不能搞砸了”,这种不合逻辑的期待,会让他成为一个 “开始无能”的人,也就是在事情发展的起始阶段,习惯于做大量无意义的内耗,导致拖延现象的发生。
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我这位朋友说:我跟孩子说了,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爸爸绝对不会打你。但是孩子依然如故。
对此,我的回答是:当你说出“爸爸绝对不会打你”这句话的时候,你潜意识里想对孩子实施的惩罚,她已经清晰的接收到了,所以,她什么都不会跟你说。而行为,也必然如故。
⑵ 畏难情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件事是充满自信,确定自己能够完成的很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行动比较迅速,不太会产生拖延现象。而如果一件事感觉很困难,或者很厌恶,但又不得不做的时候,就会容易拖延。
“畏难”本身,就是对困难的恐惧。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写作业或者早晨上学的时候拖拉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ta对不得不做的这件事的恐惧或者厌恶心理。
做父母的必须相信一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自尊的,他们都渴望得到肯定、认可、表扬,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自尊心不强的状态,那么一定是他的自尊心被严重的损伤了。很多家长说孩子很“疲沓”,磨磨蹭蹭,怎么说都不听,其实背后是孩子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当感觉一个困难很小,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够到的时候,孩子都是乐于尝试的,但是如果感觉困难很大,或者厌恶情绪很深,就会自然表现出拖延等行为。
⑶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属于“消极性人格”,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很多人身上都有完美主义的特质。 “追求完美”是恐惧心理的一种变形反应。
我们只需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追求完美”就很容易理解它背后的恐惧心理了。追求完美的反面是“不能接受不完美”, 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所以,所谓的想要追求完美,其实是对真实世界的不接纳。
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此。当无法接受不完美的时候,就会对即将发生的“有可能的不完美”充满恐惧,这种恐惧,同样会导致拖延的现象。
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过分追求细节,比如,一点点瑕疵都不能有,有一点小瑕疵就恨不得撕掉重写,这些现象会导致孩子做事时间很长,家长如果简单粗暴的将其定义为“拖延症”,实际上就没有看懂这种过分在意细节背后的追求完美的倾向。
追求完美,必然会滋生拖延。
可以说,恐惧心理,是拖延的首要原因,它衍生出来的缺少自信、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等等,都会导致拖延现象的产生。所以,家长们必须觉察,自己的孩子拖延现象的背后,是因为自己曾经对他们做了什么?才让他们如此恐惧。
② 隐性逆反
很多家长也许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用“拖延”的方式无意识的逆反,ta在用拖拉磨蹭的方式对抗父母的控制、不理解等等负面情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有拖拉磨蹭现象的人,都有隐性的逆反。
解释一下:当父母对孩子施加过分的控制、管理的时候,孩子必然逆反,而孩子因为和大人力量的悬殊,会导致他们无法对大人的控制进行直接的反击,所以,他们常常用“无意识的拖延”的方式来进行逆反。
我表弟小时候就是一个写作业极其拖延的孩子。我的小姨是教师,虽然她一定学习过儿童心理学,但是在教养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太渴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心理战胜了理智,她在对我表弟的学习管理上,总是用力过猛。
我表弟写作业特别磨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为写完了也“没什么好事”。因为我小姨总是会说:作业写完了,很好。那我们再练会琴吧?
面对父母的“贪婪”,我表弟就显示出了极强的隐性逆反。他在写作业的时候各种走思,拖延,看上去虽然人被按在了书桌前,但是心早就飞到几万里之外了。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识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的场面。
家长的控制,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愿望、标准等以各种形式强加给孩子的过程。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严重的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对孩子进行控制,这种教育方式,必然会引起孩子的逆反——至于拖延,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3. 家长的改变
很多家长找到心理咨询师,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如何如何(描述现象,陈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管管ta呢?
每次我们都要告诉家长:孩子有病,家长吃药。
虽然这个观念很具有冲击性,但是它却是一个事实。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身上,不仅有父母的遗传密码,更体现了一个家庭整体的抚养模式。孩子的很多行为(现象),都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① 自我觉察:榜样的力量
父母最令孩子生气的一点是,父母自己都做不到,但是却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种“双标”的抚养方式,或多或少的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有体现。
如果孩子有比较明显的拖延现象,家长首先要觉察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其实,觉察绝不仅仅是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行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从自己这种类似行为之上,看到自己背后的心理。
只有充分觉察了自己拖延行为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理解。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只想知道怎么矫正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答案是,如果你不能深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那么你传达出来的“指令”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作用。
昨天我的那位朋友说:我这种方式也很有效啊,孩子总是不听,我就打她。然后她立刻就改了。
对此,我笑了笑说:你当然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粗暴的方式也许短期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而这种创伤带来的影响,将伴随她的一生,影响她的每一个生活片段。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家长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有你真的理解ta,能说到ta心里去,你的话才有价值,否则空洞的讲一堆听上去很正确的道理,或者是利用家长的权威进行武力镇压,都会使你的孩子离你的期望越来越远。
有深切的觉察,才有体悟,才有理解,才有帮助孩子的可能。
② 帮助孩子树立做事的自信
孩子为什么对做事恐惧?为什么追求完美?为什么害怕可能的失败?其实这还是需要家长的深度觉察。简单的说,孩子的以上表现,都是缺少自信心的表现。而孩子的自信是如何被打击的?答案在于:父母为孩子建立了“做事”与“惩罚”的不良的条件反射系统。
这么说有点晦涩。我们来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满心欢喜的帮父母洗碗,洗完之后,父母发现并不干净。于是父母可能有一下几种反应。
一:你洗的这叫什么啊?这么大了,连个碗都洗不干净,你还会干什么?!
二:(首先压抑了自己的不满,尽量的按照“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你洗的不错,但是呢,还有点小问题。比如…..(挑一堆毛病)
三:哇!我的宝贝都会洗碗了。真是太惊喜了!(之后在孩子不知道情况下,默默的把碗重新洗干净)
在以上三种父母的应对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方式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以后孩子很可能就不再想主动洗碗了。第二种,虽然没有打击孩子,但是家长内心认为孩子没洗干净,并对这个结果有不满意或者嫌弃的心理,而这些真实的心理,一定会通过一些细微的表情或肢体动作(比如蹙眉等微表情)传达到孩子那里,孩子能因此感知到父母其实对自己“并不满意”,并产生自我嫌弃。第三种方式,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满心的欢喜和接纳,ta根据父母的反馈,“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做的很棒,并愿意下一次继续尝试新鲜事物。
我想,聪明的家长已经看懂我要表达什么了。但也许家长还会有一个困惑:孩子明明就没刷干净,难道我不能提醒他吗?
提醒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三点特别值得重视。
首先,提醒不是挑剔。提醒是在先接纳孩子“不完美”的前提下的提醒。换句话说,父母首先对孩子刷碗这个行为在内心有全然的接纳和满意的态度——我不得不强调一下,是内心,而不是强迫自己做出来的(详见场景二)。
孩子第一次刷碗,刷不干净是正常,如果第一次就刷的非常完美其实才是奇迹。所以,父母对待这个“瑕疵”的态度,到底是接纳还是不接纳,会直接反馈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注意提醒的时机。
是在孩子满心欢喜求认可的时候,就马上告诉孩子“别得意,你刷的并不好”吗?当然不是。在这个时候,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远比告诉孩子怎么刷碗更重要。因为刷碗的技能是一个技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刷完次数的增加,他自然会越刷越干净。但是孩子的自信心却是支撑孩子人格的最核心的部分,在孩子最需要树立自信的时候波冷水,显然不是很好的方式。
第三,注意提醒的方式。
大多数家长的提醒方式,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挑剔”,这种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告诉孩子“你做的还不够好”,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真正的提醒,是让孩子自己发现“原来我的碗没刷干净”,而不是告诉孩子“你没做好”。
所以,如果家长能够以更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当孩子变得更有自信时,他对做事的恐惧心理就会非常少,自然,ta的拖延症也就不药自医了。
这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只有解决了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拖延行为才有可能得到根治,否则,用打骂一顿的方式让孩子暂时往前快跑几步,但是会在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让孩子走的更慢。
写在最后:对待孩子的拖延现象,家长应该首先对它接纳——知道它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然后,正确的面对它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它,帮助孩子摆脱它的困扰。自责或责备,不但不能帮助我们摆脱拖延症,反而,会使它变得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