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面对指责,仍能淡然处之,不过是因为看懂了潜意识的秘密
所谓爱自己,就是有能力让自己终生成长。
前两天上课,一个同学讲了一件小事,挺有意思。
她的女儿告诉她,在她们一家出去的时候,奶奶在车上说了一句话:“这个车里坐着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当时她没在车里,而车里的人也的的确确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自己的婆婆在自己没在车上的时候这样说,让她心里很不痛快:什么意思?你们一车人都有血缘关系,言外之意,“我”就是那个没血缘关系的外人咯!
上课的时候我没帮她分析,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以这个小事为例,谈谈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让我们“不痛快”,究竟是我们“小心眼”,还是对方“太可恶”?面对让我们不爽的人和事,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不吵不闹不生气,云淡风轻呢?
01 自恋 :我是这世界的中心
我们人真的是太自恋了,就连自己的排泄物在被冲进马桶之前,也会忍不住再看两眼。事实上,无论自己的袜子多臭,因为是“我”的,我们都不会太嫌弃,甚至还有人拿起来凑在鼻子尖闻闻。
自恋的本质,就是把“我”当成世界和宇宙的中心。每个人都不会承认自己自恋,因为这个词常常让我们联想到“自私"。
但自恋和自私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一个心理学属性的词汇,本身不带评判性,后者带有道德属性,带有评判性。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恋,而一个人的人格成熟,就是从不健康的自恋,逐渐走向更有建设性的自恋。
说回案例。听完这位同学的描述,我的第一感觉是,她太自恋了。奶奶(她婆婆)在车上说的一句话,让她马上联系到了自己,并因为这句话严重的感觉到了被攻击。
你品,你细品。这是不是自恋?
如果还品不出来,那就说的再直白一点:对方说的一句话,其动机和目标可能是你,也可能根本不是你,但你却一定要把这件事(这句话)跟自己扯上关系,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在潜意识里,你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别人释放出来的任何一个信号都一定是指向你的?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在“你”的眼里,只有自己,看不到除自己之外,还有很多人。也许奶奶的话是针对的A或者B,也有可能,是奶奶发现了这个“规律”——车上的人全部刚好都是有血缘关系的,然后表达了出来.....当然,也有可能这句话是就是针对“你”的,但你却把“之一”,当成了“唯一”。
所以,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独特的唯一”,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恋。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朋友A曾说,她感觉到同事对她有敌意,证据是,对方每次出门,都“狠狠”的把门摔上,弄出很大的动静。
其实,她的描述看似客观,但已经带了很大“演绎”的成分,比如“狠狠的”,你可以说ta关门的时候动静很大,但是“狠狠的”,一定是你的主观感受——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心中那个早就有了的答案。
也许很多人会有点困惑:难道都是我“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吗?屋里就两个人,ta每次出去都制造很大的动静,难道这不是针对我吗?
和上面的例子一样,针对你,是选项之一,而不是唯一。一般来说,人们很容易将外界的一切信号和自己联系起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是出于自恋,也是出于投射。
02 投射:把“我”的,变成“你”的,然后攻击你
投射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御,将自己无法面对(不能接纳)的部分,投射到外界,想象成别人的,从而让自己舒服。
简单说,在这个案例中,之所以这位同学对奶奶的这句话(不管奶奶的初心,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么敏感,本质上是因为,她自己首先认为自己是一个“外人”,并且对自己是“外人”这件事很不接纳——这可能激发了她潜意识中的某些创伤。所以,当她听到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就会非常敏感。
也或者是另外一种投射:她和奶奶(也就是她的婆婆)关系不和睦。本身,她对奶奶有一些敌意,但是这种敌意无法“放在台面上”,所以被压抑了下去,成为潜意识里的伤。当她感觉到奶奶在用语言攻击她的时候,其实本质上是相反的:即她想攻击对方。
后面这一段理解起来比较绕,举个例子。一位女士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感觉到这的人都很不友好,于是蜷缩在角落,她给自己行为的合理解释是:这的人看上去都不友好。但这种感觉,其实是她自己的投射——她自己缺少安全感,所以对外界环境充满了警惕和敌意,当她去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潜意识当中的不安全感被激活,但是由于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缺少安全感,所以,她使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说“这的人都不友好”——当把自己的敌意投射出去,就等于将自己的责任甩给了别人,所以,蜷缩在墙角,不再是“我”不合群、胆怯,而是他们“不友好”,这样,“我”就舒服多了,呆在墙角也觉得很坦然了。
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凡是让我们特别有感觉的,不管是好感还是恶感,表面上看,是因为外界,但其实是因为这一点恰好和我们内心中的某一些东西“对”上了。
比如这位同学,她在内心中把自己视为“婆婆家的外人”,并且很不接纳这种“外人”的身份,所以,当她听到别人谈及此事时,就会如芒在背,异常反感。
3 跳出桎梏:觉察、认知、边界
所以,我们每个人看待的世界,本质上都是自己内心的向外投射,张三投射出的世界是白色的,李四投射出的是黑色的......千差万别。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很多未疗愈的创伤,那么ta就会感觉“世道艰辛”,感觉自己生活的很不如意,好像每个人都在和自己作对一样。
想要从这种痛苦中获得解脱,需要提升我们的认知层级。看待世界的眼光,从单一的两极到立体的多级,你看到的越多,就越可以跳出这种桎梏。
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可能性”——一个行为对应的动机,有多种可能,对方摔门,可能是针对你;也可能是自己心里烦躁,没处发泄;也可能是对这份工作不满,上班如上坟;还有可能是ta的生活习惯不好,习惯大声摔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声音(尤其是大的声音)超级敏感,换言之,你的阈值比较低,稍微一点动静,就让你觉得紧张、心跳加速,而这个声音对于别人来说,根本无感.....
当一个能够看到一件事的多种可能,跳出自己认定的唯一可能,就意味着ta的认知是比较高级的。所以,凡是过分追求确定感的人——比如比较固执、偏执的人,坚称自己的答案是唯一、肯定,一般都是心理层级较低的人,还在“安全”这个层次苦苦挣扎的人。
认知的多样性,还可以体现在“允许对方表达ta的声音”上面。
一个人如果骂你,你会不会生气?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但是如果你明白,“对方骂的是你,也不是你”的道理,可能就不会生气了。
“是你”,是指,他真的在指着鼻子骂你。
“不是你”,是指,本质上他骂的,是他心中(认知中)的那个你,而他心中你,和真实的你,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接下来,如果你生气了,就等于认同了一点:他心中的那个不堪的你,就是真实的你。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反应一定是以下几种:骂回去、辩解、感觉到被羞辱、愤怒等等。
反之,如果你知道他骂的,其实只是他以为的那个人,而你又非常笃定,他认为的那个人,并不是真实的你,那你就根本不会生气。因为,你没有向ta的投射认同。
所以这里面也包含一个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
每个人都在表达ta认为正确的东西——也许,与你的标准和认知南辕北辙,但是请允许ta的表达,因为在ta自己的系统里,ta一定是认为那是正确无误的,所以ta才会那样说。
你只需要知道,那是ta的东西,而不是你的。
如果你非要纠正ta(通过吵架、痛哭、辩论等各种方式),那说明,你试图进攻别人的领地,并且强迫对方按照你的国家的规章制度办事,你说,这是不是越界?
所以,这也是一个人的心理边界问题。
很多人都说:关于边界,我究竟该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答案很简单:坚持自己的边界,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边界。
所以回到这个话题,我的结论是:1、别人在表达ta自己的观点 2、如果你认为对方攻击了你,可以先去求证和澄清,用事实打消想象 3、如果对方明确告知,就是在暗示你,说你就是那个“外人”,那么最好的态度是,淡淡的告诉她:哦,我知道了,这是你的观点。但是我自己不这样认为。——这样说的好处是,你没有认同她的观点,并产生要和对峙、攻击的局面,同时,你也把对方企图侵略你的边界,试图让你认同她的想法挡了回去,告诉她,在她的国度里,她是自由的,但是在你的国度里,你说了算。
不吵不闹不生气,这样的你,是不是很帅?
【写在最后】
这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值得写吗?我认为非常值得。因为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现象,而对它们的反应,也经常是在无意识状况下发生的——来来不及思考,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等各种反应,就已经发生了。
所谓觉察、所谓成长,都是在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中展开的,也可以说,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是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饭中体现的。
这和家庭养育极其相似。
养育,不只是父母养育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养育也是终生的。所谓爱自己,不是给自己买多少个名牌包,而是有能力让自己终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