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烁的教育方式谈起:不能疗愈自己的父母,都无法真正爱孩子

指出杨烁式育儿的问题并不困难,指出这些粗暴、严苛的方式会带给孩子什么伤害也不难,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杨硕"这类人?或者说,为什么这类人会成为这种类型的父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当一个人成为这样的父母之后,如何"修正"自己,成为更加合格的父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比单纯的指出"杨硕们"的问题更加有意义。

本文:6200字

阅读时长:15分钟

最近,湖南台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6》持续引发热议,在所有的父子组合中,杨烁又"独领风骚",频上热搜。可惜,并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因为他对儿子杨雨辰粗暴、严苛的教育方式引发了集体声讨。

可以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的人,都能轻易的看出杨烁在亲子教育上的不妥之处,也正因为如此,一时间,对杨烁育儿方式的批评尘嚣甚上。

"杨烁式育儿"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也许在程度和形式上有区别,但本质上却是很多"心智不够成熟"的父母对孩子常用的态度,只不过因为明星效应,又将其放大到电视这个窗口上,所以才显得特别突兀。

指出杨烁式育儿的问题并不困难,指出这些粗暴、严苛的方式会带给孩子什么伤害也不难,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杨烁"这类人?或者说,为什么这类人会成为这种类型的父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当一个人成为这样的父母之后,如何"修正"自己,成为更加合格的父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比单纯的指出"杨硕们"的问题更加有意义。

在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就杨烁的话题,谈一谈"家庭教育的链条和传承"以及"如何打破固有模式带给我们的限制"这两个话题。

本文导读

1.严苛的父母,内心都住着一个未曾被温柔以待的"小孩"

很多人看了节目之后都对杨烁非常气愤,甚至有人脱离了对杨硕的批评,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这当中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投射和卷入,也有我们对"标准"的要求。

就这个话题而言,所谓"标准",就是每个人心目中父母"应该"做到的样子。杨硕的方式,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对父母这个"职位"的标准要求。

但是也许很多人忽略了另一个问题:一个人并不能天然、自发的成为理想父母,ta当父母的水平,受到其固有经验的限制,也受到其自身人格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也反映了ta在父母这个"职业"上的认知水平。

在一个痛数杨烁育儿"罪状"的视频最后,我看到了一个早期杨烁接受采访时的聊天视频。原来,今天如此"丧心病狂"的杨烁,也曾有一个残暴的父亲和一个不幸的童年,他被父亲"从小打到大",父亲曾经因为打他,打折了桌子腿,他也曾因为父亲的暴打而离家出走,用杨烁自己的话说,父亲的行为"搁现在都能告他,把他关起来",他在回忆往昔时说:"我的自闭和自卑,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如果想给别人一瓢水,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家庭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人在亲密关系(包括亲子关系)中之所以"爱而不能",是因为ta所缺少的,不是爱的愿望和初心,而是爱的能力。

当一个人自己的内心荒如沙漠,没有得到过爱的滋养时,ta的这种特质,并不会因为有了孩子,成为了父母,就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和愿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一定会受到自身心智成熟度的影响和限制。

之所以现在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深入人心,是因为无数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都证明了一点:一个人成长的外在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深远,在每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上,都不可避免的要有自己成长环境的烙印。

与一些观众的视角略有不同的是,在我看杨烁的那些"罪恶视频"时,我看到的不止有杨烁的严苛,杨雨辰的无助,也有杨烁貌似暴君式父亲形象背后的可怜。

一个被爱滋养长大的人,是轻松的,而一个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人,无论外表多么强悍或者伪装的多么高兴,在社会化的"面具"背后,却始终有一颗紧张的心。这颗心无法舒展,无法真正的放松,也无法构建真正的信任,给予别人真正的滋养。

阿德勒曾经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治愈童年。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看似严苛的父母,其实内心都有一个从未被温柔以待的小孩,这个小孩自己还处于情感的饥饿状态,ta又拿什么来滋养ta的小孩呢?

2."严苛"现象的背后:自恋式暴怒——无处不在的"挫折感"

《不成熟的父母》中说:情感不成熟的人只有在别人完全服从于他们的时候,才会感觉良好。毫无疑问,"杨烁们"就是情感不成熟的人,但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别人的完全服从"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知道"杨烁们"的火气,来自何方?

有一次活动中,节目组让他们选房子,杨烁选了1号,杨雨辰选了5号,节目组以孩子选择为准。结果,5号房在最远处,需要爬很远的山路才能抵达。于是我们看到,杨烁在去往房子的路上对杨雨辰的选择极尽嘲讽和挖苦,他说:"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呵呵,太棒了";路过1号房,他又一次揭发杨雨辰的"伤疤":"看,那个是不是我选的?""你要选5号吧,棒棒的。"不仅如此,他还问儿子下次选几号?最后,杨雨辰默默的说出"1号"这个答案。

我们如果只看现象,会对杨烁非常愤怒:选房号只是一个随机行为,杨硕作为一个大人,一个父亲,难道对于孩子的一个选择都无法容纳吗?杨烁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冷嘲热讽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吗?如果知道还故意这样做,那么他真是"罪无可赦"。

但是,想解决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单纯只看现象,而是需要看到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这样一个在大众眼里很普通的小事,会激发杨烁那么大的情绪?第二,他的本意就是挖苦和伤害孩子吗?

其实,真正让杨烁有那些表现的,并不是杨雨辰的选择,而是这个选择带给杨烁的"挫败感"。在解释挫败感的时候,我们需要引入一个"自恋性暴怒"的概念。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婴儿在出生时会有一种全能自恋的心理,他觉得得自己是神,自己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外部世界不按自己意愿运转,这个愤怒的小婴儿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从而产生了自恋性暴怒。可以说,自恋性暴怒是心理发展水平最低的一种表现,这种人活在婴儿一般的一元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而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一个人的心智越不成熟,其不健康的自恋就越多,越容易产生自恋性暴怒。在杨雨辰选房子这件事来说,杨雨辰选择的5号房子,因为距离远,到达难度大带来的"挫折感"严重激发了杨硕的自恋性暴怒,他之所以有那样的表现,是因为他无法化解内心因自恋性暴怒带来的愤怒情绪,他必须找到一个"靶子"来释放自己因愤怒而激发的攻击性,毫无疑问,杨雨辰就充当了"靶子"的角色。

生活中,有类似情况的人非常多,比如路怒症,就是自恋性暴怒被激发的典型案例。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为什么"别人的完全服从"对于情感不成熟的人来说那么重要?答案在于:别人的完全服从,意味着情感不成熟的人能获得最佳的掌控感,满足"世界围绕着我的设想而动"的潜意识。所以,这就解释了心智不成熟的父母对孩子的诸多控制、限定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以"树立规则"为名对孩子进行实质性的控制,都是源于自身的心智不成熟。

对于这类家长,他们的初心并不是伤害孩子,而是在他们的自恋受损的情况下,受到情绪的支配,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换言之,只有通过攻击别人(尤其是弱小而安全的孩子)这种方式,才能让他们感觉好过一些。

所以,现实中,有太多人格不够健全的父母会处于"伤害孩子——自责——下一次又控制不住"的恶性循环当中。

3. 严苛父母的疗愈之路

父母的初心,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实现它,却需要学习、疗愈和成长。因为"爱"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杨烁因为遭到网民的声讨,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意义上的"正常人",我们都带着各自不同的残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变得更好"的愿望,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

① 关键词1:认知

相比较潜意识的修通,从认知层面对一个人进行改造和提升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很多人都有"知道但做不到"的困扰,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所谓的"知道"还理解的太肤浅,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具体到本文中的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正自己的认知。

第一,懂得哪种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

以杨烁为例,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男孩子就应该严厉一些",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出于观念僵化的错误认知。如果杨硕想要修改行为,那么他首先需要修正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在这句话中,杨烁实际想表达的是,男孩子应该更勇敢,坚强,所以,有必要接受更多的挫折教育,以此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但是,这是一个听上去有道理,却经不起任何推敲的说法。

培养一个孩子的品质,首先需要遵循"孩子"这个产品的固有属性,这和培养麦子需要按照麦子的发展规律施肥和浇水,饲养种猪需要按照猪的发展规律来喂养一样。换言之,培养孩子的品质,需要在科学的框架内进行培养。

就挫折教育来说,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身会接受无数来自现实的挫折(因为能完全按照ta的意愿发展的事情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父母本身就不需要再通过制造人为的挫折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了。其次,讽刺、苛责这些不是真正意义的挫折,而是羞辱。这样做,不但不会令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敏感和自卑。第三,希望孩子按照家长自认为更正确的方式去做,有很多种科学的方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唯独通过控制、唠叨、严厉的惩罚很难达到,反而容易激发逆反和对抗。

所以,当把一个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认知拿到手术台"解剖"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有太多自以为是的错误认知。而想更好的养育孩子,就需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认知领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认知是错误的。这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二,深入对自我的认识,尤其是提升自己"从哪里来"的认知。

经典的哲学三问,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从哪里来",实际上,这也正是探讨原生家庭的意义所在。当我们对自己的过往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发生这个行为的时候,是哪里被触碰到了?以及更加明晰,不是眼前这个人(孩子)做了什么触怒了我,而是我被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到了未曾痊愈的"旧伤",这样,人际关系的边界就清晰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开始"对自己负责",换言之,我们对自己了解的越清楚,越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的为自己负责,就意味着ta的心智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第三,提升关于"科学育儿"的认知。

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门育儿学,事实上,育儿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我们不是天生就具有当一个合格父母的能力,这个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升认知来实现。

比如关于儿童心理的认知,对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认知,对于沟通方式的认知,对于如何引领孩子情绪的化解的认知,对于如何科学有效的为孩子树立规则的认知......这些知识,或者说对这些知识认知的提升,并不会自动的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需要付出真正的学习。

我想起很多教育学家都曾经发出类似的感慨:如果一个人现在养猪,可能他还会买一本《养猪指南》学习一下,以提升效率,降低损失,但为什么养育一个孩子,很多人却根本不愿意学习,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陈旧错误的方式一条道走到黑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② 关键词2:接纳

爱孩子,从接纳自己开始。事实上,我听到过太多的家长说过类似的话:我知道了,我以前对孩子不够接纳,所以以后我会更多的接纳孩子。

这句话有错吗?没错。但是问题在于,当一个人没有完成对自我的接纳,或者说,一个人无法完成自己内心的和解,就根本谈不上接纳孩子。

我们对于孩子的很多"错误"做法,本质上都是源于对自我的不接纳,当我们没有完成内心的成长,没有完成和自己内心的和解,就会将这些矛盾投射出去,投射到孩子那里,于是我们对自我的不接纳就转化成了对孩子的不接纳。

所以,想要真正的爱孩子,首先要先接纳自己。

问题在于,何为接纳?怎么接纳?

有人把接纳简单的理解为对自己的全部纵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接纳,是和解。比如我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现在不够好。

这是事实吗?是,也不是。是,是因为我们按照一些标准来看,的确不够好,我们有很多缺点,有很多不能让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是,是因为作为衡量一个人来说,本身就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没有优点或者缺点,只有特点一样。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认知升级。即使作为学习心理和践行心理知识的我来说,也是一直在路上,而且也许会终生在路上。

太多的人之所以痛苦,恰恰就来自于这个"好坏"的概念。这几乎是人类的执念。所以,扭转起来也非常困难。但是当我们知道了(认知上提升了)这个理念之后,它就开始对我们施加影响。我们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反思,会不断的远离"好坏"这个概念。

也许我这样说有些抽象。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谈一下何为真正的接纳。

曾奇峰曾经提到,他在接待一个来访者时,这个来访者咨询几次之后,问了他一个问题:曾医生,如果让你为我综合打分,你会给我打多少分?曾奇峰想了一下回答:"100分"。来访者很高兴,但又有点不好意思,她说:曾医生,如果下次你给我打95分,我会更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你给我的打分是真实的,而不是为了哄我开心的。曾奇峰说:我现在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从我的角度来说,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人的整体性而言,你是最完美的,所以我给你打100分。如果你是一个残疾人,我出于功能性的考量,给你打了80分(你的残疾扣分20),那就说明我没有真正的把你当成一个人,一个造物者神奇的产物来看待,而是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你。就像你的父母曾经对待你一样,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施加"有条件的爱"和功利性的爱,所以,你才会认为自己不能是100分,而必须要因为"缺点"而扣掉多少分。

事实上,真正的接纳自己(也包括孩子)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人,当成一个人——不是以功利、好坏、优缺点等评判标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是把ta作为一个全然的整体接纳。

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很难。但是,我们可以有这个觉知,从接纳自己开始,爱我们的孩子。

③ 关键词3:疗愈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后天的成长来疗愈自己。其中,养育一个孩子,是对我们最好的疗愈方式。

孩子具有天然的疗愈功能,在孩子身上,我们能看到久违了的纯真、善良和纯粹的爱,当自恋的成人高高在上,以"抚养者"自居的时候,实际上这种自恋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事实上,不是我们是孩子的老师,而是孩子是我们最好的"药"。

在精神分析的"关系"论中,所有的"伤"都要在"关系"中修复。当我们认真的投入到和孩子的关系中时,当我们不再被自恋蒙蔽了双眼时,我们的改变、成长以及自我疗愈就开始了。

孩子既是孩子,更是镜子。在孩子这里,我们可以反射出我们的投射,反射出我们的缺失,反射出我们自己的残缺。孩子爱父母,远胜于父母还孩子。在孩子给予我们最真切的爱和回馈中,我们疗愈自己;通过成年人的自省,我们看到自己,与自己和解。

认真的养育一个孩子,也就是认真的投入一段关系,我们最终收获的,是人格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而这些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会让我们走的更远,更深,能够真正的感知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写在最后】

篇幅有限,随便一写就又是6000余字,很多话题还未能更加深入的展现和探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成长是一门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必修课,也许它不像谋生或者赚钱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却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就像荣格所说:潜意识正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以为那是命运。

不管是亲子教育、夫妻关系,还是职场竞争,最后万本归宗,都要落实到"人格成长"这个话题上,一个人的成长程度,像看不见的幕后的手,在影响和操控着我们的命运。

成长,是为了孩子,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