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教学手记——高三复习的关键还是与学生一起深度阅读

高三阶段离不开做题讲题,关键是题目该怎样讲?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讲题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讲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答案是什么”这个层面上,这样的训练似乎意义不大,因为,不需要老师讲,学生看一看答案似乎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那么,讲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讲题的目的,我认为有三: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命题?命题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阅读才能与命题者的目的一致。

为了解答这三个问题,第一步,不应该直接讲题,而是读文本,只有读透文本,才能让学生透彻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为此,我给学生作了如下的示例:

第一段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阅读这段话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意识:

概念意识

本段出现的“历史地理学”是语言表达的核心概念,这是阅读者必须立刻引起警觉的敏感位置。

语脉意识

何谓语脉意识?即,语句是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向前发展的。这一段里由“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作为表达起点,然后,先给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定位,即起源于《禹贡》;再接着打开,即《禹贡》既有大禹时的地理状况,又有以往地理现象,说明《禹贡》的地理内容含有“历史”,即时间的内涵。语句展开的路线非常清晰,其表达指向也非常明了: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变化中的地理。

第二段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表达落点意识

何谓表达落点呢?就是在行文中,无论是举例,还是分析,都要指向那个所有表达的目的,即,最终都要落在叙述或是议论的目的这个“点”上。这一点从道理上讲,人人都懂,但在阅读中又往往被忽略,因为,被忽略致使读不出表达的真正内涵。

本段,举了历史地理学的两本典型的论著,当然要介绍这两部论著。它的介绍是有规则与指向的。

比如《汉书地理志》,它首先介绍“重要地理要素”,紧紧扣住“地理”这一维度阐释;后半句“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则又扣住时间这一维度,强调其“历史”性。后面紧跟着作者班固的简介,这个简介紧扣“历史地理”这两个维度展开,“已有的”是时间维度,“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是地理维度。“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这是对《汉书地理志》的学术评价,同时,也在阐释着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内涵:时间里的地理就是历史地理学;地理指的是政区、地名、河流以、山岭、古迹等。

《水经注》作者亦然是主要抓住时间和地理两个因素来表达,“从传世的”几个字代表着悠久的历史,大量史料代表历史内容。

最后的总结,即“今天”这一句,通过举地理变化的例子,证明这两本著作的重要历史价值。

从这一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段的表达始终落在时间与地理这两个点上。表达的落点清晰,阅读的思路也非常清晰。

依据示例,学生自行阅读文本。同学们的阅读结果如下:

阅读文本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命题的意图。

关于命题的研究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命题者的思维规律是什么?

比如B项,它考查考生的什么能力?为什么要这样来考?

第四段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我们会发现,第4段原文的表述逻辑是“沿革地理的研究内容重要”为了证明其重要性,作者作了例说,特别强调了“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那么,这是一个阐释型的表达逻辑结构:某某重要,例如……很重要,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但选项把这种关系转换成了因果推理,违背了原文的表达意愿。

为什么,命题者要在这里命题呢?

因为,原文的表达逻辑结构里确实阐释了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带有彼此互相支撑的性质,主要考查考生对这种关联性质的认识是否准确、清晰。

也就是说,那些阐释被阐释、证明被证明、论证被论证的地方,要迅速判断理清其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再如C项

这个选项的干扰点是“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这一点在文本上没有明确表达的语句,当然,不能因为没有明确的语句表达就认为不正确,还要看到,原文究竟是怎阐释这一关系的。原文在多个地方都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第六段第一句话:“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

材料二第二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这两处的表达都强调了现代地理学对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性,但并未表达出,它是彰显其特征的“最”高级别。

D项

这一项主要针对材料二的第二段。

它所运用的逻辑错误是把原文的陈述性语句变成推断式表达,仍然是改变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原文只是举例子,举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例子,举例子,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但选项把它转换成了涵盖所有的肯定性判断,这样与原文不一致了。

第2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答案:C项

相关语段内容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很多的解答者是这样解释的:

由上材料一可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文并没有说明哪个原因是主要原因。选项表述错误。

实际上这个解释并没有揭示命题的关键。

这段话是有叙事逻辑的。如果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作为一个成果,寻找获得这个成果的原因,那么这个成果之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写作时,不能随意排列这些原因,总是按照一些序来排列:重要程度、时间先后等。本语段依然是:继承发扬沿革地理传统,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引入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开拓新学科、扩大研究领域。显然,它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自然发展顺序展开的,因此,选项把它归于某个原因,违背了原文的表达内涵。

其实,本段的叙事是有逻辑层次的,其叙述层次为:继承发扬沿革地理传统,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引入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方法层;开拓新学科,扩大研究领域,在诸多方面达国际水准——结果层。也就是说选项表述的“得益于……”应该指向原因,但实际是把与自己同一范畴的内容当作了原因。这就是逻辑层次不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