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我也想要不负责任的30岁

翻一翻历史纪录,才发现上一次更新已经是9月21号。这次一言不发的开天窗,大概是最久的一次了。

9月底的时候,我去澳大利亚玩耍,待了10天的时间,并没有去大堡礁、大洋路之类的著名景点,就在悉尼还有周边晃了晃,看看山山水水。

2个小时的时差,让每天早上非常好睡,11点多才懒懒散散地起床(北京时间9点多),起来吃一顿管它是早饭还是午饭的,就背着双肩包出去遛弯。每天的太阳都很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漂亮的日落。

刚去的几天,我莫名觉得焦虑,每天一上午都被睡掉了,那不是浪费了假期的时间吗?完全没有做攻略的我,总是急切地在问“明天我们去哪儿?”,一定要听到安排好了的行程才觉得安心。

朋友递过一个超大的芒果,“明天我们去明天要去的地方,好吗?”,然后像打发小孩似的把我推到门外,“快去院子里多晒晒太阳,放轻松,放轻松,你在休假,不是在打卡。”

慢慢适应了之后,我终于开始享受一枚煎蛋的生活,只要有太阳的地方,我都随时随地可以融化成一滩,躺在地上,无知无觉,心满意足。

在悉尼的时候,我认识了个和我一般年纪的男孩,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讲话的时候还非常腼腆,几个哥哥都爱数落他的交际能力不行,他还是自顾自地抿着嘴笑。

问起他现在在做什么工作,他说在做音乐,“nothing serious yet”。

还不是什么严肃的事情,或者翻译得直接点就是,小打小闹,没谱的事儿呢。

我看着他,好像我刚上大学的那时候,有一点小爱好,还没有开始操心要怎么养活自己,眼神干净而灵动。

我看着他,感觉自己像个出道多年的老江湖。

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有办法认真地说出来:

我觉得自己太努力了。

因为身边比我努力的人太多了,比我优秀得多的人也比我努力得多,甚至在我的朋友圈里,我都是以“懒洋洋”,“随意”为代表词的存在。

所以“我觉得自己太努力了”这句话,要是大声的说出来,就像一个笑话。

可是我比我真心想要做到的程度,要努力得多了。

因为“努力”的程度,超过了“真心想要”的程度,所以时不时我就会停下来想,为什么我要像今天这样努力呢?

去年我写了一篇作文,“三十而立”,结果有朋友给我留言说,看完之后焦虑的半夜睡不着觉,瞪着天花板恐惧着那些即将到来的压力。

为什么30岁不可以是非常年轻的年纪?为什么30岁不可以一无所有?为什么30岁不可以不负责任?

如果人生是为了追求幸福的话,那我们从小学到的,幸福就是来自于拥有。

拥有好成绩,拥有朋友,拥有好的工作,拥有

幸福是一种配额,就好像固定大小的土地上能够供给固定数量的资源,固定数量的资源也只能供给固定数量的幸福。

我多了,你就少了。你有了,他就没有了。

我的努力,不是因为我想有,而是我怕我没有。所以努力才成了一种常态,停不下来,不问原因的常态。

我在悉尼认识的朋友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澳洲人可以模仿美式口音,可是美国人却很难模仿我们的口音吗?”

“因为我们讲话的时候,声带是特别放松的,所以澳洲人民讲话都有种懒洋洋的劲。美国口音就不一样,他们的声带会刻意地紧绷,才能发出一些声音。”

“所以如果我们想模仿,只要试图绷紧声带就可以了。”

“可是他们的声带却再也放松不下来啦。”

我们总觉得,忙忙碌碌,忙忙碌碌,然后到了某一天,呼,终于可以休息了。

或许我们再也放松不下来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