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这件事做的越多,权柄失去越快!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14卷 汉六

汉文帝前四年(乙丑,公元前176年)

【原文】

上召河东守季布,欲以为御史大夫。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者;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之浅深也!”上默然,惭。

【译文】

文帝召河东郡郡守季布来京,想任命为御史大夫。有人说季布勇武难制、酗酒好斗,不适于做皇帝的亲近大臣,所以,季布到京后,在官邸中滞留一个月,才得到召见,并令他还归原任。季布对文帝说:“我本无功劳而有幸得到陛下宠信,担任河东郡守,陛下无故召我来京,必定是有人向陛下言过其实地推荐我。现在我来京,没有接受新的使命,仍归原任,这一定是有人诋毁我。陛下因一人的赞誉而召我来,又因一人的诋毁而令我去,我深恐天下有识之士得知此事,会有人以此来窥探陛下的深浅得失!”文帝默然,面露惭色。

【解析】

先说说季布这个人。

他不属于功臣派,属于降将,同时又和夏侯婴有一定关系,根子上无派系。

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仅次于宰相、太尉,算是宰相后备人选。

用这个人,汉文帝是施恩,平衡朝堂势力,同时也能加强自己权力控制,更能制衡宰相。

当然,上面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本来汉文帝想用季布,人都叫来了,结果却放空枪,如太监说故事——下面没了。

季布本来逮着机会能够进入朝堂中心,到头来空欢喜,你说气不气?

季布能怎么办?

面对汉文帝自然是不能说什么。

对于那些在汉文帝面前给他上眼药、使绊子家伙,能不能报复呢?

首先,谁搞得鬼季布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是谁?乱开炮?得罪一票人那是作死。

其次,就算知道,也不见得季布敢报复?原因也很简单。

一来,既然人家能够说动汉文帝打消主意,说明这个人影响力不小,且走的近。

二来,人家能说动汉文帝,说明这些人的分量比季布重。

季布报复对方,能不能把对方搞倒是个大问题。

如果搞不倒,季布势必要面临对方的报复。

对方在朝堂贴近权力中心,搞你季布一个地方郡守不要太轻松!

这个闷亏季布吃定了,但是季布该说的还要说,可又不能以发泄不满的方式表露出来。

所以,季布对汉文帝的一番话,意思核心就是:皇帝做决策不能左右摇摆,否则容易对权力不利。

潜台词就是,那些在你耳边捣鼓,让你左右摇摆的人没安好心。

那么,季布这番话,是否有道理呢?下面就来分析。

1.易被利用

领导容易被说服,是表面现象。

背后的关键是领导耳根子软,没有主见。

既然没有主见那自然就听别人的。

但是,听谁的?这是个取信问题。

即,你是否相信别人对你说的,很大程度不在于他说的东西是否合理有效。

而是你对这个人的看法如何。

就如同,郦寄劝说吕禄交兵权,这事本就是天大的滑稽,但是吕禄因为郦寄和他关系好就相信。

于是,必然有人先花大力气用来讨好领导,拉近关系。

然后再提夹杂私货的建议,而领导又没有主见,见这个人和自己关系好,说的还有点道理,就同意了。

可实际上,领导完全是被利用的!

2.易损威信

这是季布提到,其实也可以看做朝令夕改。

领导容易被说服,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又觉得那个有道理。

又想这样干,又想那样干。

朝令夕改,频繁变换就成了必然。

其实客观来讲,对于绝大多数事情而言,本身就并没有绝对正确。

但是作为领导,朝令夕改这件事重点并不在于改了什么。

而是在于朝令夕改本身这个行为过程就是领导啪啪打脸。

之前这样说的是领导,现在推翻之前决定的又是领导。

是不是可以认为,以前的有问题?

既然有问题,那么是不是领导决策、判断出错?

领导出错,必然会对其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更让人觉得这个领导不像是个立场坚定之人,靠不住。

而如此朝令夕改、前后变化的越频繁,领导的威信折损越快。

3.易见深浅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之浅深也!

为什么汉文帝如此会被窥探到其深浅?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信息处理问题。

人对于事物的判断有个这样过程:

信息收集→判断→输出→反馈(信息再收集)→判断修正→再次输出。

只要这个循环转够快,信息收集越多,判断修正越多,那么对于事物的判断越准。

汉文帝为什么会有左右摇摆?

因为有别人不断的在给汉文帝输出信息。

而汉文帝的左右摇摆,又反过来是反馈,即是汉文帝接收到信息后的反馈,更是对别人就汉文帝认知判断的反馈。

别人在获得信息之后反过来构建汉文帝这个人的模型,完成对汉文帝的预判。

这样下来,汉文帝的深浅、想法自然就为他人所知。

4.易失权柄

至于这一点,其实是上面三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左右摇摆的领导,容易听别人的,自己威信又不足,还被别人摸着了脉。

领导做出来的决策,到底是领导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想的?

那么领导行使权力的最初意愿和想法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别人的意思?

如果是别人的意思,那么这个权力到底是在谁手中?

领导虽然在位,看似有权,这个权力又真正为谁掌握?

这个东西你细品、细细品。

5.易不成事

再来聚焦到具体事情上。

之所以做一件事必然有目的。

目的不会有大改变,必然是利己。

但是怎么做,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是讨论重点。

而领导决策也必然是围绕这些。

现在,领导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既想这样搞,又想那样搞,还想同时搞。

如果资源充分,同时搞也无所谓。

但会如果资源有限,没个统一,做事朝令夕改不断变换。

资源、时机就换在变换中消耗殆尽。

到头来,付出了不少,事情却毫无进展。

所以为什么说做领导最忌讳朝令夕改。

原因就是上面5点。

【启发】

不光是材料中的汉文帝是如此,对于职场中领导甚至员工也是如此。

不能这个员工说的有道理,就这样干,那个员工说的有道理就那样干。

你自己要心里面定个主意才行,最好不要朝令夕改。

要么决策之前,充分调研、多维度思考,一旦决定了就坚决执行下去。

就算调整,也应当慢慢微调修正。

你要这样搞一下、那样试一试,那就是正如同无头苍蝇乱撞,一事无成。

不管是做管理,还是做人做事,都是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