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焚书坑儒,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秦纪二 第七卷

秦始皇三十四年(戊子,公元前213年)

【原文】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译文】

因此我建议史官将除秦国史记之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按职责收藏书外,天下凡有私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人,一律按期将所藏交到郡守、郡尉处,一并焚毁;有敢于相对私语谈论《诗》、《书》的处死;借古非今的诛杀九族;官吏发现这种事情而不举报的与以上人同罪;此令颁布三十天后仍不将私藏书籍烧毁的,判处黥刑,并罚处修筑长城劳役的城旦刑。

【解析】

这是关于焚书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在我学生时代,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学过过焚书坑儒,当时认为秦始皇暴虐杀了很多人,又把书烧光了在禁锢的人思想。

但是之后再读历史,读了《资治通鉴》、《史记》才发现自己的看法偏颇了。

当时只是去看焚书坑儒带来的影响,但是却忽略了为什么秦始皇这么干。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对于这句话,我修改了一下,论心不论行,世上无恶人,论行不论心,世上皆恶徒。

简单的来说,任何人的初衷,都是好的,只不过区别于他站在谁的角度而已。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他采取的手段,却有高下优劣之分。

因此要论心也要论行。

秦始皇焚书坑儒,同样如此。

如果要细说,焚书是李斯提的,秦始皇不过是同意而已。

而坑儒却是秦始皇亲自下令办理的。

所以说,焚书坑儒是两件事,虽然共同对儒家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换个角度,一件一件的来说。

先说焚书。

这事是李斯提的。

首先说李斯,他是荀子(荀卿)的徒弟。荀子是儒家的人,但是他算是儒家中的异类。

怎么个异类?举个简单的例子,别的儒家都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而荀子的学术探讨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也偏向于法家。

韩非(被李斯搞死)、李斯、张苍(后来的汉朝丞相)都受其影响。

为什么李斯要提焚书?

李斯的理由很充分。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资治通鉴》、《史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说白了就是这些读书人,读了这些杂书脑子里面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

如果仅仅是读这些书那没什么,关键是这些人读了之后还出来惹事,破坏社会和谐。

因此问题,不在于这些书有问题,而在于学了这些东西的人,玩脱了。

按照法家的思维,他们要的是人人各司其职、不违反律法的稳定社会。

这像极了蚂蚁、蜜蜂的社会体系。

显然这些读书人对这种理想破坏。

而稳定,也是秦始皇想要的。

所以,李斯站在维护秦朝稳定的角度阐述了这些读书人的问题,

并指明问题不在于读书人,而在于这些书。

只要这些书没了,这些读书人就只能读法家的书,那么法家中的理想社会就会实现。

所以说,焚书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秦朝的稳定,避免人心浮动。

有没有禁锢思想?这个不好说。

这些书是不是都烧掉了?绝对没有。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 、《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在李斯的建议中,这些书其实都有备份珍藏,归于秦朝官方收藏,可惜在秦末天下大乱项羽攻入关中时一把火烧了不少。

可以这么说,李斯的初衷的是好的,为了国家稳定,但是策略方法激烈一些。

或许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是对的。

但是站在民族文化上,这无疑是一场浩劫。

再来说一说坑儒

秦始皇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12年)

【原文】

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始皇闻之,大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译文】

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始皇帝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始皇闻讯勃然大怒,说:“卢生等人,我尊敬他们,并重重地赏赐他们,现在竟然敢诽谤我!这些人在咸陽的,我曾派人去查访过,其中有的人竟妖言惑众!”于是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始皇帝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人四百六十余名,把他们全部在咸陽活埋了。还向全国宣扬,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以惩戒后世。

为什么是两件事,最简单的就是两个事情前后相隔一年,当然,不排除其中有关联。

为什么说是坑儒?

其实起因还真不是儒家,而是为秦始皇寻求长生的方士。

这些人为秦始皇寻求长生无果,又觉得自己恐怕要交代。

于是拿了秦始皇的钱财、又骂了秦始皇,最后跑路。

试想一下,你被人骗了钱,骗你的人跑路之前还语言羞辱你一顿,你有什么感觉?

绝对是气的要死,秦始皇也是人,也是如此。

所以这件事情开始追查。

但是为什么牵扯到儒生?

文中用的儒生,但是《史记》、《资治通鉴》中用的是“诸生”,可以理解为诸子百家的学者或学生。

但是在最后,扶苏出面求情,言语中是这样:“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哪个学说学生会诵读效法孔子?只有儒家的,其他几个学说更是不可能的。

可见抓的就是儒家的人居多。

为什么儒家的人居多?

有四个原因。

其一,秦始皇二十八年泰山封禅。这个事件是齐儒入秦为了争取进入朝堂话语权,而故意效法古法来吹捧秦始皇功德。

但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封禅途中发生了2件事。

第一件事,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对于封禅用什么礼法,儒家或者说齐儒内部矛盾不同意,让秦始皇生厌。

第二件事,这是记录在《史记》中的。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封禅祭祀结束后下山,遇到暴风雨。

咱么现在人可能知道天气无常,但是如果你要搞个户外活动,本来弄的好好的,中间下了暴雨,你心里爽不爽?

但是古人不知道,他们会以为这是上天的示警和不满。

所以,这场封禅活动,虎头蛇尾弄的秦始皇非常不开心。所以,对于儒生非常不高兴。

封禅是你们这帮子儒生提,结果他娘的玩脱了,搞得我丢人尴尬。

其二,秦始皇三十四年,咸阳宫宴会,七十多个博士为秦始皇祝酒,博士齐人淳于越提出效法周礼实施分封制。这彻底与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被背道而驰。而在《史记》中,也正是因为这个时候,李斯出面谏言,驳斥分封制并提出焚书。

《资治通鉴》中隐去博士齐人淳于越的话,直接转到李斯提出焚书,显然是春秋笔法刻意抹黑。

此时在秦始皇心里恐怕认为儒生和他不是一条心,而李斯则有可能察觉到儒家的人想要进入到朝堂中来争夺话语权。

其三,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逃跑带骂人彻底激怒秦始皇。而正好此时,这些儒生聚集在咸阳又不得重用,因此心中对此有怨言也是难免的。

在史记中,关于侯生、卢生的对话有这么一段:“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这话某种程度上反应了问题。

给了职位,却不用,当作泥塑充点门面,任谁也会不高兴,于是私下说点话骂骂上面的秦始皇就难免了。

其四,这是个概率学的问题。说抓儒家的人多,是事实,但是原因之一也是学儒家的人基数多。试问,假设每个学说抓10%,但是儒家一家就1000 个人,而其他都是100个,你说最后儒家的被抓的会不会占绝大多数?肯定的!

侯生、卢生的逃跑就是爆发的导火索。

秦始皇倍感欺骗和羞辱,需要杀人泄愤,于是大索咸阳。

李斯也趁机把火往儒家头上烧。

而在抓的人过程中,又用了这一招“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让其相互检举揭发攀咬以此免罪(这里面有没有诱导他们往儒家的人身上咬?你猜)。

于是,诸子百家之间的矛盾在这场混乱中爆发。

诸子百家之间虽然各有矛盾,但是总体上秉承一点,与其他学说的矛盾小于儒家。

而儒家自己内部又有众多派系,彼此之间矛盾也很深,会不会相互咬,这个极有可能。于是儒家成了主要打击对象。

最后,在处死这些人的时候,《史记》、《资治通鉴》中额外有这么一句话“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

意思是最终秦始皇亲自对要出处决的这些人进行了审批。

那么有没有可能有勾选?把一些不要处决的人划掉?

有没有可能看这个处决名单是否合适满意?

皆可能有之。

最终这四百六十多人中,儒家占了绝大多数。

可以这么说,坑儒是秦始皇为了泄愤,最后演变为对儒家的打击和报复。

论心是为了泄愤,论行这是极其暴虐残忍。

焚书或许说的过去,但是坑儒却真的说不过去。

但是若论影响,焚书影响更甚于这些被坑的儒生。

【启发】

最大的启发其实就是看问题、看人,论心、论行,两者都要有

不应该是只看到他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这么做。

而对于咱们自己,不应该只想着我们初心是好的,更要想到这么做是否真能够符合初心。

所以说,大多数人无论干什么事,他的初心都是好的,站在社会某一方的角度必定是对的,也必定是为某个阶级、群体谋取利益。

但是他用的手段决定了他的成败与优劣。

我希望诸位以后看问题也能够拥有这样的视角。

因为只有论行之优劣,我们才能取长补度引以为鉴、引以为戒。

如果你只是非要看谁对、谁错,非要论个谁好谁坏,这一点意义都没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