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1942年奥地利学者Dussik首次报道超声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至今已近8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超声诊断开始于1958年:安适等研制第一台医用A型超声诊断仪应用于临床诊断,并推广于全国。1952年Howry成功研制了B型超声诊断仪,Wild及贺井率先用于乳腺的扫查,开辟了二维超声显像诊断的新纪元。1981年,Stevenson公布了彩色编码数字型选通多普勒技术,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Bommer和日本学者Namekawa与1982年分别设计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以后,随着新一代灰阶及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的超声仪器的出现、电子技术及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也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临床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越来越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由于传统观点的束缚,超声在胃肠疾病的诊断,发展迟缓,传统的观点认为:超声对含气脏器无所作为.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及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在诊断胃肠疾病的不利因素不断的加以克服,对胃肠疾病的诊断优势得以彰显。
超声诊断阑尾疾病的历史不长,1984年日本学者首次在国内及1986年荷兰学者Puylaert首次在国际发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以来,阑尾疾病的超声诊断才走过了30多年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超声诊断阑尾疾病还没能被临床医生普遍认同,甚至不被部分超声医生所接受,由于国内外的差距;国内各个医院之间以及不同医生之间的差距巨大,超声在阑尾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也千差万别,极少的医院接近欧美国家的较高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医院的超声和临床医生还处在不相信、不了解、不会做的状态。
阑尾疾病的超声诊断的难点及重点在:如何探寻到阑尾以及如何识别? 阑尾疾病是常见的病,由于在临床上千变万化,误诊、漏诊常常发生。阑尾的诊断过去一直为临床诊断,缺乏影像学的支持,虽然近年来CT、MRI等影像技术技术迅猛发展,其对阑尾疾病的诊断率越来越高,但是毕竟有不足之处:如电离辐射、价格昂贵、难以移动、小儿、孕妇不宜以及不适合重复复查等等,因而不能作为常规的筛查手段。所以熟练掌握超声对阑尾疾病的诊断在超声工作者来说,十分必要,阑尾疾病是急腹症中最为常见的,如果掌握了阑尾疾病的超声诊断就能打开急腹症影像诊断的瓶颈,对临床的作用不言而喻,对超声医师自身的技术提升也会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