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离家出走?父母要反思,还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儿子怒吼着推门而出,母亲紧随其后,却根本追不上,屋里的父亲铁青着脸坐在沙发上动都不动。儿子这次离家出走,距离上次才不到三个月。
这位父亲想不明白,儿子越来越大,却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倔强。在儿子面前,他和孩子母亲都是一再退让,实在忍不住才会说道两句。“一句话惹儿子不高兴,他又离家出走了”,父亲无奈地说。
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已经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前段时间组织的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有一个考场缺考了一位考生,班主任迅速与该生家长联系,得到的消息是:该生昨天晚上与家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至今未找到。与父母斗气,出走不归家,甚至连与高中毕业证直接相关的学业水平考试都不参加了,可见该生有多任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是家长的言语或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很大伤害,以至于孩子会选择“鱼死网破”式的对抗。
离家出走,不能完全责怪孩子,父母也要反思
孩子动不动离家出走,很多人都归结于孩子心灵过于脆弱,不能承受打击或失败。不否认,孩子心理上出现过度反应,与其自身因素有很大关联,但我们也不应小觑父母的因素。为什么有的家庭,孩子不仅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失败,还与父母关系非常融洽?而有的家庭,别说孩子坚强,恐怕与父母正常交流都很难做到。在这些家庭,经常是家长责备孩子,孩子顶撞家长。因此,父母要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极度任性,与自尊心强、承受力差有很大关系。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更别说让孩子受委屈了。“娇生惯养”的孩子通常容不得别人说“不”字,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对家人乃至朋友发脾气,离家出走就是孩子因发脾气而做出的极端行为。
父母的过高期望,则是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对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考了99分,家长不满意,认为应该考100分;孩子考了全班第三名,家长还是不满意,觉得孩子有能力考取第一名。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心中的积怨会越来越深,渐渐成为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以及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均非常必要
孩子经常性与家长闹情绪,并用离家出走的极端方式宣泄情绪,明显是抗压、抗挫折能力不强。面对困难或矛盾,他们会特别恐慌和焦虑,以至于行为失当。更严重的,有些孩子在被父母责骂后,选择了结生命。这样无可挽回的悲剧,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愿意遇到。
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各种各样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这其中有自己造成的,也有别人造成的。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抵抗压力,才能健康成长。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对父母言语不满意就摔门而出,这种表面的强势恰恰透出背后的弱势。经不起风吹雨打,走入社会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在社会上遭遇的不顺和揶揄,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难道老板说两句让自己不高兴的话就摔门而去?
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存在问题的。许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嘴上说着“为了孩子好”,却一直对孩子露出狰狞的面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被家长一味迁就;学生成绩不好的孩子,被家长一味贬低。
迁就滋生了孩子的优越感和骄傲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会变成“目中无人”,此时一旦因挫折或失败被家长说道两句,就可能做出过激行为;而贬低让孩子失去自信,并导致孩子产生极强的叛逆情绪,很容易走向极端。有些孩子则是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了,爱咋地咋地,不高兴我就走人”。
鉴于此,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更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抗压教育。
家长如何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研究发现,通常具备如下素质的人抗压能力更强:1、健康的自我形象;2、不怕求助,有独立思想和行动能力;3、有良好的倾诉对象和支持系统;4、高度的自律和责任感;5、容易吸收新事物;6、有梦想,有幽默感;7、有一定数量的兴趣爱好;8、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可以做出适当的表达;9、知道自己的长处,并懂得如何发挥;10、能忍受痛苦和令人不快的事情;11,对生命热忱,有一套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
据此分析,家长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四点,才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抗压水平
第一,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独立意识
自我形象的构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在与孩子日常交流过程中慢慢锻炼孩子的气质和内涵,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青少年。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不干涉、不放任,让孩子既有独立的思想也有独立的能力。一旦孩子有了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独立意识,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
第二,适当的时候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如果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那些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的孩子,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家里的“惯宝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等到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诸多不良习惯需要改正时,已为时晚矣。此时家长或老师说一句重话,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做出极端行为。所以,适当的时候,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而且这个过程要贯穿始终。当压力成为常态,家长的重话,孩子就不会那么太在乎。
第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与抗压能力存在一定的间接关系,有一定兴趣爱好的孩子一般能较好地把控情绪,且自信心更强。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兴趣很有必要。孩子的兴趣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家长悉心教导和指引。
第四,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和责任感
幽默感是化解危机的“良药”;责任感则是敢于担当的基础。有责任感的人通常会自觉认错、主动承担责任,避免问题激化;有幽默感的人通常情绪不会过激,还可以巧妙地让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当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用幽默的语言能迅速缓解紧张氛围,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幽默感和责任感的培养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的,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示范,然后鼓励孩子多阅读,从书本中汲取正能量。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做孩子良好的倾诉对象,要成为孩子坚定的支持者,要跟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如果父母和孩子建立了好朋友的关系,就算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也不会离家出走。毕竟这只能算好朋友之间的磕磕碰碰。
抗压教育的几个误区
大多数家长都承认抗压教育的重要性,但却对抗压教育存在诸多误区。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在顺境中长大,缺少挫折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缺少磨练、心理素质差,他们很少遇到挫折,也经不起挫折的打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代社会喧嚣繁杂,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校园里,出现的问题比以往都多得多、棘手得多。这些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从不缺少面对挫折。
孩子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应对挫折,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大事小事全部包揽,没有花精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得孩子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无所适从,慢慢的就变得情绪失控,行为极端;另一方面是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原因,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知识教育,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得孩子经常性地面临失败和挫折威胁,导致情绪波动大。因而当下学生不缺少挫折,缺少的是面对生活和学习中挫折时家长的真正理解、支持、指导和帮助。
第二,把抗压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
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训练孩子独立面对的勇气和独立战胜的能力,以及培养孩子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孩子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身体极限被无视,使得他们在接受抗压教育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前段时间跟一位学生家长聊天,她抱着培养孩子抗压能力的想法给孩子报了一个“吃苦夏令营”。由于孩子突然间接受如此高强度的魔鬼训练,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都超过了极限。在夏令营待的十天时间里,孩子给家里打了不下五十个电话,一边诉苦一边哭泣,这位母亲心如刀割,好不容易熬到夏令营结束,孩子一回家,马上就得到母亲更为“贴心”的照顾。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娇惯的毛病非但没有改掉,反而愈来愈严重。
让孩子吃点苦,用意是不错,只是家长应该更关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点滴教育机会:一次考试不理想,某件事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竞选班干部没有成功,给班级出的黑板报没有得到同学的认可等等,这些现象都很适合家长对孩子进行抗压教育。
第三,认为抗压教育需要结合一定的体罚
将皮肉之苦作为抗压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非常荒谬的想法。如果家长过于相信“棍棒”和“皮鞭”,并经常为之,只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效仿家长,在学校里用拳头跟同学“说话”,最后成为一个“小霸王”;一种是孩子越来越懦弱,变得胆小怕事,他们遭受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还有人格上的侮辱和精神上的伤害。
抗压教育确实需要惩罚的配合,但惩罚不是体罚,惩罚要体现人文性、教育性,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唤醒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律意识。
总结语: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的春风得意,遇到挫折和坎坷是难免的。巴尔扎克说“挫折与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一个人如果不经历挫折、没遭遇过不幸,他的一生一定不完整,也一定锻造不出坚毅的人格。在培养孩子抗压能力的同时,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行为模式,要做孩子向正方向发展的催化剂。能做到这些,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自然而然就被杜绝,孩子的自信也会建立起来,站在家长面前的将是一个更成熟、更阳光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