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凭什么让我辅导差生?”“你成绩好,这是你应该做的事”

很多中小学都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帮带成绩不好的学生,名曰“互帮互进”。
从集体的角度看,优等生辅导后进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班级后进生数量、提升班级整体成绩,对改善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从个体的角度看,优等生辅导后进生,必然会牺牲优等生自己的学习时间或休息时间,这似乎不太公平。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了类似情况,他女儿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一直担任班干。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老师就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倒数的学生让他女儿辅导。经过两年的辅导,该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进步,现在算是班上的“中等生”。
由于四年级学习内容增多,知识点也变得复杂,班上的后进生数量增加了不少。老师于是把后进生辅导任务进行了重新分配,他女儿又被指定为辅导另一个成绩垫底的学生。大概是因为辅导后进生占据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已经影响到她的学习,朋友女儿情绪很差,她反问老师:“凭什么让我辅导差生?”,老师回答她:“你成绩好,又是班干,这是你应该做的事。”
朋友在得知情况后对女儿进行了安慰,虽然他理解老师的安排,但他也认为这种安排不是很合理。他说,“优等生帮助差生不是义务,也不是责任,只是同学间的情谊”。
确实,我们不应该用所谓的道德标准绑架孩子的行为,孩子接受老师分配的任务,完全是出于对集体的热爱。他们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同学,他们不仅成绩优秀,品格也非常优秀。
优秀的人可以承担更多的义务,但这不是强制性的。就好比一个通过自己努力挣了大钱的人,他可以捐很多钱用于公益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同乡、朋友,让他们发财致富。不过他的这些行为一定要出于自愿,若他的行为是被强制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所以,“优等生辅导后进生”究竟对优等生公不公平,笔者认为主要看能不能做到这三点。
第一点:不能强制性地给学生摊派任务,要让学生个人自觉自愿
“成绩好”不是优等生帮扶后进生的理由,老师在做出学生相互帮扶决定的时候,一定要与帮扶双方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如果老师在与优等生沟通过程中,发现该生帮扶他人的意愿不强烈,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不安排他(她)帮扶任务;如果学生个人不愿意,但他(她)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有让孩子帮扶别人的想法,老师可以配合家长做好说服工作;如果学生个人愿意,但他(她)的父母因为担心帮助他人耽误孩子学习时间,而拒绝老师的安排,老师应该予以尊重。
也就是说,老师安排优等生辅导后进生,必须要征求学生和学生家长双方的同意,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辅导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精神负担。
第二点:不能对优等生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即便优等生和他(她)的家长同意老师的安排,在学生相互帮扶过程中,老师也需要对优等生保持密切关注。
有些优等生学习成绩之所有优秀,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实施了有效的管教,他们的自制力并不强,且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学生去帮扶后进生,很容易分散自己的学习注意力,造成自己学习成绩的下降,以及无法达到预期辅导效果,甚至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会被后进生带偏。
所以,一旦优等生在帮扶期间内学习成绩出现波动,老师就要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找出成绩下滑的原因,并判断其是否适合继续辅导其他学生。
第三点:学生间帮扶不能出现“异化”
学生之间的帮扶,目的是为了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改进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不对优等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避免学生间帮扶出现“异化”。
比如,在帮扶过程中,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优等生在对后进生辅导的过程中态度比较恶劣,或后进生对优等生花时间辅导自己的行为毫无感恩之心,都会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
再比如,帮扶过程中优等生与后进生迸出了“情感火花”,这在异性中学生之间比较常见。双方接触的时间长了,的确容易相互产生好感。
关系出现裂缝或关系变得不一般,都是学生帮扶的“异化”,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客观而言,“优等生辅导后进生”是一个不错的帮扶策略,它既可以让后进生发生积极的变化,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友爱之心、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不过在使用该策略时至少要做到以上三点,这样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把整体效用提升到最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