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文/任紫陌
儒家经典《论语》,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论语》中,不仅能找到立身处世之道,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目标。
读懂《论语》的人,生活多充满贵气,因为它既帮助你,远离了“小人”,也帮助你认清自己。
《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却只在乎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想与“小人”结交,但很多时候,如果你没有孙悟空那般的“火眼金睛”,是很难分辨出“小人”模样的。而孔子,他一生都在与人打交道,所以,在“观人”这件事,也颇有自己的见解。
从面相上说,“小人”具有以下特点:
比如,两眉之间的印堂过窄,则代表其心胸较为狭窄,还总喜欢推卸责任;嘴唇薄的人,通常怨气较重、嫉妒心也很强等等。
所以,具有这样特征的人,就是“小人”?不具有的,就是君子吗?
当然不是,因为孔子的“观人术”,也并非百试百灵。就连他自己,也曾看走过眼。
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粗鄙,从面相上看,难堪大任,所以孔子对他并不看好。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却在日后,闻名于诸侯。
可见,面相只能作参考,认清“小人”,还要看他的“言行”。
所以,孔子提醒后人,要远离喜欢造谣生事的“小人”。因为“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而喜欢造谣的人,最擅长的就是挑拨离间,祸乱人心。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美人貂蝉,使董卓和吕布二人反目成仇。他利用董卓、吕布对自己的信任,激怒吕布,杀掉了董卓。董卓信了他,丧了命;吕布信了他,帮他除掉了董卓。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尤其提醒后人,要远离那些能说会道的“小人”。彼时的孔子,见到能说会道的宰予,以为找到了个“乖学生”,没想到他却上课睡觉、不思进取。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被人称赞,总容易让我们飘飘然,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牵着鼻子走。
所以,能说会道的“小人”,便认准了人性的这一弱点,马屁拍得“铛铛”响,可一旦你失去了价值,他们便会狠狠地踩上你一脚。
小人就喜欢背后捅刀
袁世凯对光绪就是如此,他一边靠花言巧语,骗取了光绪的信任;一边向荣禄告密。最终,光绪支持的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六君子也惨遭屠杀。
“小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他们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到“散”的那一刻,“小人”才不管你的死活,因为“君子求诸己,“小人”则求诸人”。所以,只有远离这些“小人”,人生才能充满贵气。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到了许多有关“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精讲《论语》十四章中,也挑取了一些重要的章节,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那么,若想人生充满贵气,只要远离“小人”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光绪
人生之贵,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世人以为,若没有孔子系统性的参透“礼义廉耻”,那人类就像生活在长夜般茫然无措。孔子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在后世,被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世人皆觉得他博学渊博,可他却只想证明自己“无知”?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白话文:“我有知识吗?我有智慧吗?我也是无知的啊!有老百姓来问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能从问题的两端入手,想方设法搞清楚、弄明白。”
在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但这里的“无知”,并不是“愚昧无知”的“无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不知”。
《论语》智慧: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深知这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便一生都在学习,有限的生命中,能够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每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他总是先虚心承认自己“不知”,然后再想办法找到答案。
事实上,这样坦诚、谦虚的孔子,反而因为“不知”,而获得了更多人的敬仰。
希腊学者希尔泰说 :“傲慢一现,谋事必败。”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认为天下无人能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公元前260年,秦军与赵军长平对峙,赵孝成急于求胜,派纸上谈兵的赵括前去应战,结果赵国大败,并损失了四十五万人。
赵括的惨败,在于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懂“读兵法”,和“去打仗”还是有分别的。其实,人活一世,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还是非常重要的。
诚如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的一样:“自封高贵,自以为是,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清楚地认识自己,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知”,才能把路越走越宽,也才能让人生充满贵气。
孔子
人生之贵,在于懂得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不光能虚心承认自己的“无知”,还总是不断地学习,以求进步。在孔子看来,“见贤思齐”中的“贤”,并非单纯指“向某位贤德的人士学习”,也指万事万物背后的知识、以及现实中的生活技能。
在精讲《论语》十四章中,就通过“历史深处”的延展,记载了许多孔子生平学习的故事,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是如何做到“见贤思齐”的。
据记载,孔子有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为了能准确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为了能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孔子非常努力地研读先哲经典,比如《诗经》、《尚书》、《易经》等。在他看来,这些古代经典,都是前人留下的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向庄稼汉和菜农们,讨教过种蔬菜、庄稼的方法;也曾专门去洛阳,向老子请教过礼仪方面的知识。在他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值得细细钻研。而他最担心的,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看见好人、好的事物,就想着学习;看到不好的人,也能由此人身上的缺点,来反省自身,并加以改进。孔子能做到如此这般好学,贵气自然也随之而来。
而《论语》,是弟子们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书籍,语言虽然浅显易懂,思想却极为深刻。能读出其中大智慧的人,想必人生也会如孔子那般,充满贵气。
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拥有贵气的人生,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所以,有时间的话,多读读《论语》吧,因为它会成为你的“慧眼”。@京师普教
精讲《论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