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破解当下难题的警世名言

​        世界各国,都有其渊源流长的文明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在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弘扬上。我们随手从经典中选出四句话,都能反映出其中的智慧缘由来。

第一句:“施人之恩,不记于心。”

在《战国策·魏策》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做过有恩于他人的事儿,不可以总放在心上。有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年闹大旱,很多人吃不起饭。有个叫黔敖的人到马路边准备好饭食,供经过挨饿的人来吃。之后去吃的人,愈来愈少,吃过的人不但不讲好,反倒指责他。有一天,黔敖见到一个挨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双眼昏昏没神地路过这儿。他左手端着食物拦下了他,对其说道“喂!来吃吧!”饥民抬头望着他,说:“正是因为不愿吃你施舍的食物,我才蒙着脸走开哩!”后来,黔敖为了更好地宣扬自己的善举,他到处逢人便说自己是给人免费供给食物的。结果,这些受了施舍的人更感觉到自己的尊严扫地,无地自容,宁可饿死也不甘受他的恩惠。

        中国近代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我帮人家,莫记心中。”这是真真正正的善良,是从内心深处表现出来的,不张扬,不作秀。还有一句谚语说得对:“施比受更有福。”施恩,并不是把善举作为交易,更不是以善易善。假如你每一次都记在心中,那岂不是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

        第二句:“察人之过,不扬于众。”

俗话讲“心胸宽广一寸,路宽一丈”,“与人方便即与己方便”。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即使知道他人的过失,也不会到处散布。遇事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其实也是为自己着想。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善举,也是一种德行。德行好的人,本身便是为自己种了一块福田。

“察人有过于己,恕而容人,是为能容,必多福安。”对那些打着“性情直爽,有什么说什么”的人,大多数并不是口直心快,或许是内心在使坏。

        第三句:“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佛家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承载多大的福气,关键在于他能够背负多大的屈辱。有人辱你,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而是胸襟。胸襟宽厚的人,人生自有其天地。

         第四句:“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很多人总是习惯去计较失去的,却很少为已经拥有的而暗自庆幸。有的人,风光后就忘了帮他的人;有的人,成功后就疏远了陪他的人。李白曾在诗中写道:“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韩信当年落魄潦倒,饥饿难耐时,江边一位漂母给他饭吃,很多年后韩信赠以千金。所以,后来人一定要多学多思勤做。做人一定要知恩,记住别人的好,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好。成语“厚德载物”,其意义深广。一个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因此,古贤圣德总结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如果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了好运,也终将因缘果现时失去那短暂的得到。

我们在生活、学习、事业中,难免会有些迷茫,有时也许会彷徨,每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就一定要静思己过,通过闻思修的不断洗涤,逐渐净化自己的心灵,才会心胸越来越宽广,思路越来越清晰,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远,离奋斗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2020.12.2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