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国内首个肾内科医生集团亮相:将获得亿元融资
近期,各路社会资本竞相涌入的血液透析市场又多了一个新竞争对手——凯尔锐肾内科医生集团(Care-Renal)(以下简称凯尔锐医生集团)。这家成立仅3个月的医生集团目前已获得不菲的估值,除了与一家投资机构签署了五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意向书外,还在与更多投资机构洽谈亿元规模的投资意向。
凯尔锐医生集团拥有豪华的合伙人阵容:多名合伙人来自于北京著名三甲医院,有国内肾内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有血管通路手术专家、有大型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者,以及北京各城区重点医院的肾内科科室主任。各位专家合伙人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且各有特长互补。
同时,凯尔锐医生集团从一开始就邀请了数名具有丰富公司管理经验且具有医学背景的经理人作为公司合伙人,负责专业的商业化运营。
林海就是其中的经理人之一。加入凯尔锐医生集团之前,林海有着多年医药外企的工作经验和九年的创业经验。更早些时候,林海也是一名北医毕业的内科医生。
林海向动脉网讲述凯尔锐医生集团创办的初衷。“专家们一直有感于医生个人多点执医存在以下弊端:辛苦奔波且存在医疗风险;地位被动,容易被合作的医院或公司替换人选,合作关系不稳定;规模小无影响力。报酬多为金额有限的服务费,无法获得企业股份等等。凯尔锐医生集团就是想要成立自己独立品牌的公司和医院,自己掌握股份。
专家资源是凯尔锐医生集团最大的竞争力。因为这些专家与凯尔锐签订的是排他性独家合作。“除现服务的公立医院和政府学术机构正常工作外,专家们将不以个人身份与其他类似商业机构合作,团结一致打造凯尔锐品牌的影响力。”林海介绍说。
但林海也表示,不是每一位专家都愿意接受排他性合作协议的。已签约的这些医生专家愿意跟凯尔锐医生集团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其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他们会觉得,让我跟一个商业机构绑定在一起,万一背上债务风险怎样办?尤其是大专家他们更不愿意被经纪,特别反感被所谓的‘经纪人’所支配。”
不过,林海很自信,“我们是在逐渐教育医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可以最大化,这个价值不仅仅包括可以服务更多患者,还包括他们参与建立连锁实体医院,应该得到的资本市场价值。”
据林海介绍,很多企业得知凯尔锐医生集团成立后,纷纷想来谈合作,但他们合作形式仍旧是传统的给专家咨询费、服务费。而且,他们给出的咨询费和服务费与林海的预期相差很大。
林海告诉动脉网,很多企业听到凯尔锐医生集团提出要参股的要求,都表示很惊讶。“他们跟医生打交道多年,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诉求。”
在林海看来,参股甚至是控股才是凯尔锐医生集团真正考虑的方式。“凯尔锐是注重公司的资本价值、有上市目标的医生集团。只有我们自己参股或者控股的医院,医生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分享。”
目前,已经有四家企业愿意和凯尔锐医生集团洽谈凯尔锐以技术输出占医院股份30%的合作事宜。
凯尔锐医生集团具体商业模式是:开办连锁肾病治疗及血液透析中心,形式分为收购自建与占股合作共建两种。同时投资肾病透析行业的新技术项目。具体发展计划是:打造凯尔锐品牌,控股经营12家高品质、盈利好的连锁肾病透析中心,总收入4亿人民币,净利润1亿,争取2018年上市。上市后,凯尔锐将收购或自建达到拥有全国100家以上优质肾病透析中心的规模,估值近百亿元。
凯尔锐有专门的经理人团队负责医院的收购和自建。每一个收归于凯尔锐医生集团的医院都将设立专职院长,院长下面会有医学总监,即凯尔锐医生集团的专家团队。
“我们的院长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医院管理经验,专注于做好医院的行政工作,而医学总监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他们所擅长的医务工作。”林海说。
如何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血液透析中心,凯尔锐医生集团采取收购或者自建的方式。“收购具有血液透析资质和医保的医院价格更高,但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自建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等待血液透析资质和医保的审批。”林海表示,具体操作中,凯尔锐医生集团将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在北京,凯尔锐医生集团已经跟两家医院完成了收购事宜的谈判。具体到医院的收购标准上,林海表示二级以下医院都可以。
据悉,凯尔锐医生集团在北京建立血液透析旗舰店的用意是先做一个全国性的标杆,“这个血液透析旗舰店具有一定的规模,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实力和竞争力。旗舰店同时也是全国的培训基地、手术中心。我们非常重视患者的体验感受,肾病透析患者在这里除了得到最专业的医疗诊治,更会被充分地尊重,享受到细致人性化的服务甚至是社交、娱乐、集体出游等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林海介绍说。
未来,凯尔锐医生集团的血液透析中心不仅有大型规模的、也有中小规模的。其实,血液透析中心最优的距离,应该是在距离患者车程5公里的范围内,这种类型的血液透析中心属于大约30个床位的中小型规模。
目前,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约200万人,其中透析患者仅30万,透析率仅15%,远远低于75%的欧美发达国家透析治疗率。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每个患者平均透析时间将在10年以上,每年费用约6万~10万元。目前血液透析规模仅百亿元,未来将增值放量至千亿元以上,上升空间巨大。透析市场的未来趋势是患者将向社区小型透析中心转移。以台湾为例,其社区透析中心患者数量占总数75%,北京的社区透析中心患者数量仅占总数的25%,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几乎每一个进入血透服务领域的公司,都想成为下一个费森尤斯医疗或者DaVita。
这两大全球最大的血透服务连锁机构去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欧元、127亿美元。他们通过遍布全球各地的血液透析中心为患者提供服务。
社会资本进入血液透析服务市场源于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2年,原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将血透纳入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并要求按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2013年,大病医保进一步扩容,提出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贫困人群还将额外得到15%的民政医疗救助基金,合计报销比例不低于90%。
2014年3月19日,国家卫计委医管局发布《关于征求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规范和基本标准意见的函》,在3个方面有显著的政策倾斜:建立透析中心不再要求必须为拥有肾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只要10公里范围内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并签订透析急性并发症服务协议就可建立透析中心;其次,独立透析中心的其他辅助科室均可外包;三是允许肾内科高级医师在独立透析中心多点执业等。
此后,生产血液透析相关产品的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公司以及医疗产业的投资机构纷纷加入血透服务的大军中来。其中包括常山制药、沈阳三生药业、新华医疗、威高集团、宝莱特等。
文/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