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疮家不可发汗”与“汗之则疮已”并不矛盾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汗之则疮已。”一般理解为在疮疡初起之时,正气未虚,可应用开腠解郁药物,给邪气以出路,使毒邪随汗而泄。

  何谓疮?广义讲,一切体表浅显疾患都可称为疮,病机为“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营气运行不畅,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而生疮痈。

  以广汗法(以汗为目的的所有方法)的思路来解“汗之则疮已”,“汗”便不仅仅局限于“发汗”,而是理解为无论应用何法最终“自然得汗”,应用范围也便不再是“疮疡初起之时,正气未虚”,而延伸到外科疾病的始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张介宾云:“疮在表,则汗之则已”;《外科正宗》在肿疡治法中说:“……饮热就暖者,邪在表也,宜汗之”;薛己《外科枢要》中写到“肿作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其邪在表,当先托其里以汗之”……总之,壅阻于皮肤血脉之间的毒邪,皆可随汗而散。换言之,汗是“阴阳和合、营卫通畅”的标志,也就是体表健康恢复的标志,体表健康了,自然疮就愈合了。

  张洁古云:“治疮之大要,托里、疏通、行荣卫三法。”这便将汗法治“疮”的总则做了具体的分解:“托里者治其外之内……外之内者其脉浮数,焮肿在外,形症外显,恐邪气极而内行故先托里以防其于也”;“疏通者治其内之外……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焮赤,痛甚,邪气深于内也,故先疏通脏腑以绝其源”;“行荣卫者治其中也……内外之中者,外无焮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荣卫也”。三者是言具体的战术细节,而广汗法之“汗”所言为战略意图,无论如何治疗,“自然得汗”为其治疗的目标和终点。

  以上所言为:得汗,疮才会“已”。而《伤寒论》85条所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又是何意呢?从字面上来理解,85条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疮家不可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疮;二为疮家即使有外感,偶尔用发汗之法也不可。

  一为得汗,疮才会“已”;一为疮家不仅不可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疮,而且即使有外感,偶尔用发汗之法也不可。

  钱瑛曰:“……疮家气虚血少,荣卫衰薄,虽或有伤寒身疼痛等表证,亦慎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则阳气鼓动,阴液外泄,阳亡则不能柔养,血虚则无以滋灌,所以筋脉劲急而成痉也。”准确地提示了“疮家”的特征在于“气虚血少,荣卫衰薄”。“疮家”,笔者理解为“素患疮者”。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些观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张童燕等认为“疮”为“灸疮”,“疮家”为身上长有灸疮的慢性病患者。“气虚血少,荣卫衰薄”的人,如果使用“发汗”的方法,则因体液丢失而导致血容量下降,容易出现张仲景所谓之“痉”。可如果不将“汗”局限于“发汗”,而解为“得正汗”的思路,则“气虚血少,荣卫衰薄”的人也是“可汗”的。

  笔者认为,“疮家不可发汗”与“汗之则疮已”并无矛盾之处,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汗”的不同方面的:即外科疾患为“在表”者,是应该用“汗”的思路来解决的,但对于体质虚弱者不可贸然“求汗”,要明白“汗”不仅有“发汗”一法,“阴阳和合、营卫通畅”之“自然得汗”、“得正汗”才是“汗”之真谛。

  仲景的临证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方面立虚人禁汗之诫,另一方面又创扶正发汗之法,如少阴表证,虽少阴阳虚,仍以汗法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云:“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人参在古方中的应用【一点资讯】

    一.人参的性味归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亦称<本草经>.<本经>,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共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人参列为上品.后历代 ...

  • 『名医经验』继承家学 一专多能

    本期名老中医 李今垣 1937年生人,中共党员,农工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1957年至1965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工作8年,1965年应邀至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至今 ...

  • 『名医经验』本草学家尚志钧和他的《本草人生》

    自<墨子·贵义>:"譬若药然草之本"论出,<神农本草经>莅世,此后药物之学概称"本草".其学"师道有风,源远流长". ...

  • 『名医经验』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治验

    发热病因众多,病机复杂.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下,设法令其汗出,常取事半功倍之效.适度的保温促汗以降体温与一味冰冷降温有不同的结果.因为机体发热多为病理产热(不同于中暑的物理致热必用冰冷的物理降温 ...

  • 『名医经验』茵陈五苓散加味消黄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宝恒 王晓萍 王某,女,43岁,2013年8月3日初诊. 诉:二周前发现两手发黄,曾来院化验肝功,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正常.时逢木耳生长旺季,患者常冒雨劳作采摘木耳,劳累时喜 ...

  • 『名医经验』散结通郁可得汗——痤疮治疗的启示

    从关注汗法开始,笔者在诊治疾病时,便格外留意患者的出汗情况.不仅关注银屑病患者的汗,对于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同样关注其出汗情况,并且通过出汗的变化来判断其疗效和预后.这也拓展了银屑病的治疗思路. 近来一些 ...

  • 『名医经验』从风湿浊瘀论治疹疮

    每年春夏之交,气候变化多端,地气熏蒸,人体易感疫气而患上疹疮病,或表现为全身荨麻疹样,或表现为局部疮疡样,或表现为奇痒疥疮样.总之,病人感觉瘙痒难受,甚至感染并发其他病症者.从医以来,笔者从风.湿.浊 ...

  • 『名医经验』消炎败毒酊治疔疮肿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祥麟 清人吴师机善用外治法疗百病,尝说:"凡病多从外人,故医有外治法.经久,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理瀹骈文·略言>)若外科 ...

  • 『名医经验』熊继柏医案眼睑痒疮治验

    来源: 作者: 程某某,男,55岁,湖南人.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双眼睑皮肤瘙痒.红疹,20余天,伴眼胀.视蒙.久视则疲劳1年多,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内服抗过敏片 ...

  • 『名医经验』“忌发汗”与“非得汗不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的温病本气篇中,有一篇<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的文章,其中讲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