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书法之一:云水相忘网师园
在苏州园林中,我去得最多的当属网师园。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它地处姑苏古城的东南,远离闹市,不像拙政园、狮子林、留园一样毗邻繁华的商业区,地远心自偏,能够带来真正的城市山林的感受。其二,它和怡园一样,是苏州园林中少有的自带文气的园林。怡园是“收藏甲于东南”的著名藏书楼过云楼的后花园,而网师园的前身,则是宋代藏书家史正志的藏书楼万卷堂。其三,俞樾为怡园写了《怡园记》,而钱大昕则作了《网师园记》,学富五车的大儒的加持,自然使园林凭添几分书卷气。第四,和怡园布局遭到破坏不同,网师园因僻处陋巷之中,加之历代园主爱惜有加、精心维护,因而得以成为苏州园林中唯一保存原始格局的园林。第五,网师园虽然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小,但布局合理,于紧凑中显出纵深感,是中国园林小而精的典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网师园也是如此,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无一不具备。书法作品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匾额、门额、楹联、长廊嵌墙碑刻(书条石)、山石石刻、及厅堂陈设书法等众多表现形式,起着开宗明义、托物言志、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由于苏州园林都历经战乱、废弃、毁损、重建,其原始的书法痕迹基本荡然无存,现在游客们所看到的书法,除少量集字或他处挪移来的书法外,大都是重修时由今人重新书写,书写者既有苏州本地的书法家、画家、官员、教师等,也有外地知名书画家或学者,有的有落款,有的无落款。
网师园因位置偏僻,故能躲过苏州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兵灾人祸,虽几经转手,但其历代园主均为文人雅士,其首创者为宋代藏书家史正志,后来的园主李鸿裔也是书画名家,最后一任园主何亚农是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此外,状元彭启丰、著名学者钱大昕、沈德潜等都曾在此吟诗做赋,这里还住过书画名家张大千、叶恭绰,经常往来者还有吴湖帆等人。遗憾的是,今日网师园的匾额楹联却很少见到这些人的手笔。虽然厅堂依旧,但字迹已经不复当初,堪称旧貌换了新颜。
关于网师园的得名,常见的说法,认为“网师”指渔夫,表达了园主对渔樵归隐生活的向往。此说虽易理解,但自古以来,有教师、乐师、厨师、禅师甚至风水师等等,未闻有“网师”之谓。后来,读了钱大昕《网师园记》,才知道网师园所在的街巷,最初叫“王思巷”,南方口音中“师、思”不分,故而才有谐音“网师”的由来。这个名字起得颇有化寻常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趣味。
网师园的长廊嵌墙碑刻(又称书条石),当是原物,有的保存完好,有的由于槌拓过于频繁,已经漫漶模糊,加之外面又罩了玻璃框,反光严重,无论观看还是拍照,效果都不理想。我所感兴趣的,只是钱大昕的《网师园记》和李鸿裔的几首自书诗,但都不太清晰,只能窥一斑而想全貌了。
至于其他的书法作品,通俗易识的,不加注释;有异体字或偏僻字的,略加说明;此外,对于生僻典故,也酌加注释如下:
宜春寏:寏,读如环,指院落。
玉椀金盘:形容牡丹的色泽艳丽,语出宋沈辽诗:“昔年曾到洛城中,玉椀金盘深浅红。”它和露华馆在同一院内,为欣赏牡丹之处。露华馆,语出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射鸭廊:射鸭,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游戏,即以木鸭子投放水池中,用弓箭瞄射为乐。苏轼《读孟郊诗》有:“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
岩腹涧唇:形容山势中空,溪岸蜿蜒。
张大千书: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
虎冢
殿春簃西边房间,张大千兄弟居此,即张氏大风堂
平时不开放的殿春簃
此联与上联均为崔护所书,其字学吴湖帆,缺少吴的刚健,结体亦稍不足。博陵为崔氏地望。
瓦翁书。其字苏州园林多见。
郑板桥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天心资岳牧,世业重韦平
冯桂芬书:锄月
可以栖迟
通幽
入胜
铁琴
俞樾书:撷秀楼
(更多图文,请在手机搜索公众号“土圣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