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不是妄想!动画的取材和灵感也来源于现实世界

动画和电影不同,电影会给你一种“被加工过的现实”的感觉,通过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不太可能出现的画面,来完成一种假定性,让你觉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动画就不一样,动画的假定性一开始就是满的,例如“动物不可能说话”,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刚看动画,就没有怀疑过动画的假定性,但是为什么你深知道动画是虚构的,却觉得很多动画很有感染力?

因为动画的虚构,和电影一样,它的取材,同样来自于现实世界,而并不是凭空去妄想,所谓的“想象力”,也是建立在现实的世界之上的。

今天我就从2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动画电影,来讲述他们和现实世界的相通之处,一部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一部是之前热映的新海诚的《天气之子》。

《千与千寻》中的现实线索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可能是他最有知名度的动画电影,第一次观看这部动画的时候,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东方童话一般的气息,你会看到宫崎骏无比的想象力,并且连贯的将这样奇形异状的角色们拼凑成一个神奇的世界观,但事实上,《千与千寻》的建筑啊,角色啊,都可以找到一些和现实世界的关联。

故事中登场的主要场景,“油屋”,其实是日本古时候的一种多层复合建筑的澡堂,但它又不是一般的澡堂,是“八百万神明洗澡的地方”,有一说,这个“油屋”影射的,是日本古时候的风俗浴场;据说如此设定,是因为宫崎骏小的时候就觉得澡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所以动画的主要场景,也在这么一个澡堂里完成,这就是借鉴于现实生活的回忆的一个写照;

而在《千与千寻》的其他建筑取材上,也并不是宫崎骏一股脑给编出来的,而是绝大多数都能找到实地的实景的,他找到了诸多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例如日光东照宫等一些现实存在的神宫神庙,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在审美上又不失去古代日本的传统神韵;

故事中还有很多细节都有参考到现实世界的景物,例如千寻神隐之前,老爸驾驶的“四轮驱动车”,就是参考的奥迪的轿车,据说就是宫崎骏的车子。

动画中为了增加配音的临场感,宫崎骏让为千寻的妈妈配音的演员,真的买了炸鸡,边啃炸鸡,变配音;

而角色的描写上,宫崎骏也是有意为之,在神隐之前的千寻,在车上显得慵懒任性,但是去了神隐的油屋工作后,就变得勤劳勇敢,这种差异,据说也是反应了日本古时候,那些在酒家工作的女子,即便本身个性腼腆,但依然会为了生计而变得勤快起来,千寻的这种变化,也是如此的一种写照;

可以看到,《千与千寻》的故事,处处体现了现实世界的关联性,能让你察觉不出,而觉得这些都是虚构的,还是通过了聪慧的整理,让他们有机结合,突显了艺术性;

《天气之子》中的线索

《天气之子》的风格和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差异很大,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天气之子》的取材为现代的大都市,主要是在东京的新宿、池袋,代代木等地方实地取景,所以风格也和我们的都市更加接近。

故事高潮的部分,代代木会馆,就在东京代代木车站附近。而房顶上的神社,是参考了别处的神社,所以没有鸟居。

帆高和阳菜最后碰头的那个小道,在东京山手线田端站南口附近,其实在日本,这样的小道是非常常见的;

《天气之子》中,还有一个漂亮的斜坡,被称作“のぞき坂”,也是非常有名的二次元巡礼圣地;

雨水,是《天气之子》里非常重视的一个背景现象

作品中,对于雨水的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是新海诚对于雨水的观察也是非常仔细,再用自己学到的手法,来还原雨滴的逼真效果,又不缺乏艺术性。

其实早在《言叶之庭》中,新海诚就钻研了雨点的表现方法,将雨点的表现做到了淋漓尽致的效果;

而作品故事线索中提到的“晴女”,其实在日本已经从一种传说,衍生出了,为人带来欢笑、正能量的这么一种象征,也是社会渴求的。故事通过描写,社会祈求的“晴女”,对比了帆高心中渴望的“晴天”,描写了因为遭到世界的冷遇,而本身却什么都没有的帆高,心灰意冷之中,宁可牺牲世界的“晴天”,而满足自己心中的安逸,其实并不是想要说他是自私的,而是要表达他的那种无助和无奈,没有手枪和武器,就连最后挣扎的力气都没有,在这样的一个冰冷的世界中,有晴天,又和没有晴天,有什么区别。《天气之子》其实是借助雨天,来渲染这样的一种氛围,看似是虚构的故事,但其实也是在警示世界,去关注那些,人们应该留意的,需要帮助的,无助的人,而不是以“道德”的标准,去寻求大众心中的“晴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