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的动画师大都会成为量产作品的机器而不是创作者
有人问一个很奇妙的问题。
日本的漫画家,比如岸本齐史,鸟山明那些,作为画师来说,不都是创作者吗?为什么中村丰这样的动画师,却只能算是一个“打工的”,而并不能算是创作者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展开细谈有很多角度可以说,我从我比较在意的层面来谈。
这里我首先想说资本上的原因,资本上来说,画师的确如同“打工者”,而不是创作层面的领导者。我们提到动画师,大都想到的宫崎骏、押井守、新海诚这样的导演,实际上,他们这样的全程负责把原创内容做成动画,而不是改编一些作品的动画,或者说,把动画做成电影的动画师,更像是创作内容的创作者,但资本上来说,除非像宫崎骏这样自己开工作室自己完全做主的动画师,我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创作者”外,在制作一些改编动画,连载动画的动画师等绝大多数的画师,都算是“在帮企划方打工”,并且相对比较少被别人提到。而在他们下层的,从事更加基础的中割、二原工作的画师,似乎只是在完成一些重复的劳动一般,更不容易被视作“创作者”的一员,而是打工者。尽管事实上他们做的事情可能是类似的,但至少我觉得,大众的眼光来看,不可能觉得新海诚和一个改编动画的中割画师是在做一样的事情。不过这个问题展开也比较复杂,并不是打工不打工的区别,事实上,导演的收入和底层画师的收入差距甚大,但是导演担当的职责和工作难度也的确远超底层的画师,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画导演是不是也比起底层画师作为“创作者”来说,更有说服力呢?
其次,日本的动画制作,是一个集体工作。你肯定会说,制作漫画,不也是集体工作吗?但漫画的制作门槛远低于动画。漫画助手也许就是帮忙涂黑或者做一些零散的工作,没有漫画助手漫画家亲自来做也是成名之前的必经之路,但漫画家一人就能完成漫画制作,动画靠一人,周期实在是无法周转,最终成为无法商业化的事实。因此,动画的功劳是参与制作的所有人的,同样,参与者也并不会成为创作者,而是一个类似打工的漫画助手这样的职责。
哪怕是很有名的原画师,除非你可以掌握动画制作的每一块,成为导演,不然就该发挥自己最拿手的部分,例如画技最强,可以作为演出或者作监活跃,而不是导演。也许在大家眼里,只有导演才称得上“创作者”,但从某些角度来说,所有人都是创作者,而且就日本动画的这种创作模式来说,是各尽其责,而不是一统全部。
接下来的一点,就是日本动画的高度风格的一致性也会是一个原因。
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日本的动画,全程都保持一个高度一致的画风。一个角色被设计出来之后,所有画师都需要严格按照人设来绘制,这会让画师的任务就变成了“复刻角色”而不被拥有权力去擅自添加,改动角色而让角色富有自己的个性。而美国迪士尼的手绘时代的动画,就不是这样,设计出的角色由不同的画师去完成,最后能从画中看到不同画师的个性在其中,他们的画动画,是不是感觉更有“创作”的味道在其中?
而日本动画。像是《某学科超电磁炮》这样,中间时隔这么多年的动画,每一集都给不同的画师去完成,制作班底有更换,但只要人设师不换,隔开多少年无论你挑哪一集甚至哪个镜头看,你都可以一秒钟认出炮姐就是炮姐,这种惊人的一致性,堵死了日本动画风格个性化的路,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评价,而是两面性的,好处很明显,就是带来了整部作品一致的观感。这是好是坏,仁者见仁,但我想说的是,这样让绘画仿佛在完成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因此看起来也不像在创作内容,而是在重复劳动一般。
再者就是日本动画商业化的定式,让作品的走势也走向了一个定式,而不是个性化的发展。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这是日本商业动画的模式,因此即便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很多人也会去往这个方向做,而不是各做各的。
我这里打个假设,假如说动画制作发展成“网络平台模式”,每一个画师都变成一个独立的UP主,做自己的动画,那么,动画的形式,内容会比现在丰富太多,而不是遍地的龙傲天动画。但内容可能会短小很多,比如,每个月更新一段15分钟的作品,或者每周更新一段几分钟的内容,而无法维持周更25分钟的内容的模式,你愿意接受这样,把动画变成独立创作的模式吗?我认为如果这样,动画师就是都在做自己的内容,而不再是打工者的印象,但显然,如今的日本动画商业模式中,动画师是出不了模式的牢笼的,只能乖乖创作已经被安排好的工作,当个打工者,而不是创作者,这未必是一种悲哀,但如果有尝试的机会或者变局的机会,我觉得,也许可以看到未来日本动画的全新的展现形式。
有一点是肯定是,那就是,这样的模式,会真正激发画师们作为创作者的本职,激发他们的创意,作品之间的内容区别、形式区别都会变大,质量的差距也会拉大,并且,应该会告别千篇一律的情况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