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敦煌壁画——北凉

补充知识①:西域晕染法

西域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均以朱红通身晕染,低处深而暗,高处浅而明,鼻梁涂以白粉,以尔隆起和明亮。这种传自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为之一变,出现了一面受光的晕染;到了敦煌又有所改进,并使之与民族传统的晕染相融合,逐步地创造了既表现人物面部色泽,又富有立体感的新的晕染法,至唐而达到极盛。这种新的晕染法,促使壁画的写实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早期壁画人物晕染基本是西域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西域晕染法是在人体肉白色的地色上,用浅朱红色粗笔沿人物头面,身体四肢外形勾画出粗壮的轮廓“线”,沿着粗壮轮廓“线”的内侧用笔晕开,使浅朱红色轮廓“线”与肉白地色相交融合,使两色之间形成一个过渡色(渐变),产生一种立体感。
面部同样用粗“线”沿眼眶上下画一圆圈,粗线一端沿鼻两侧顺势而下,分绕至颧骨下部再折转直下,则与嘴角相接,加强立体效果。
随着绘画的发展,晕染方法在不断变化,最早的北凉人物肌肤晕染特别强调五官、胸、腹、肢各部形体的关系,但是那些粗壮的深色晕染“线”,并不去十分仔细地把它完全晕开,致使每个部位都成为一个个圆环状,头是一个大圆环,眼部是两个小圆环,胸是两个圆环,腹是一个圆环,四肢各是两节长桶圆,手掌足背也成一个圆。
到北魏时人体晕染技法有新的进步。晕染色粗笔不再是简单地把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圆形组构人体,而是顺着人体骨骼肌理落笔去画,如面部额头、腮、颊、下颌、眼眶上下都是各自分开,依肌理结构画出粗壮的深色“线”,仔细晕染开,其他部位也是这样仔细晕染,使之达到肤色柔和,肌体丰满并有立体感效果。
补充知识②:佛本生:佛的前生
中国敦煌壁画——北凉

北凉(397/401年-439年),十六国之一,也是十六国最后一个国家(被北魏所灭)。由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
敦煌莫高窟开凿前期前期为十六国及北朝初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此时期石窟的代表为第249窟、257窟、259窟、267-271窟、275窟、285窟、428窟等。
敦煌莫高窟最初是没有绘制壁画的,石窟开凿较小,直到北凉以后,才开始绘制壁画。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受印度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较大,在绘制各类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形象时,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人物绘画线条朴实古拙,着色用笔雄健壮丽,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色彩方面,以褐、绿、青、白、黑为多,一般多在赭红色的底色上绘石青、石绿、黑等颜色。绘画的内容也多是,佛教题材的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如“九色鹿舍己救人”、“萨捶那舍身饲虎”等。由于这些佛教故事具有很多严肃、悲情的色彩,所以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多采用比较暗淡、深沉的颜色,以烘托故事的主题。构图及用笔较粗犷,与中国中原艺术中的绘画风格差距较大,绘制人物、佛、菩萨、飞天等的形象时,对人体比例的掌握比较准确,壁画中各种花样纹饰多为舶来品,受印度及西域文化影响较大,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佛教传入中国不久有关,这一时期的佛教明显没有本土化,同时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对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带有立体艺术造型的各种佛像雕塑和佛教壁画,让人们耳目一新。

一、268窟

该窟经隋代重修,主室南北壁有隋绘千佛、 飞天等。千佛是佛教壁画中的常见形象,多是绘制大量排列较为规则的小佛像,来表达世界中充满成佛者及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窟中隋代所绘的千佛, 仍以土红色为底色,与北凉原作的色调一致,而无突兀之感。因天长日久,表面隋代千佛壁画部分剥落, 底层又隐约透出北京时期原来绘制的护法神形象。
主室两侧的四个禅室, 内部空间狭小,仅可容一人坐于其中,最初仅以白色粉刷,用于坐禅,隋代重修时绘制千佛与说法图。

内景

窟顶平棋由三个大方井和两个小方井组成。其中一个大方井为三重套叠,外层四角绘飞天、莲花化生童子、摩尼宝。另一个为五重套叠,四角绘飞天,莲花。
两个小方井均为三重套叠,四角绘莲花。方井边饰多已脱落不清,仅留有忍冬纹残迹。

窟顶平棋图案

龛外绘供养菩萨,柱绘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龛下壁面绘男女供养人,着汉装和胡汉混合装。主室南北壁绘有飞天、千佛、药叉等。平顶部分采用浮塑技法,并彩绘莲花、飞天、化生、火焰纹等纹样。壁画以土色为底色,使用西域的凹凸表现技法,风格朴拙浑厚, 手法简炼概括。在公元421年北凉攻占敦煌之时,敦煌曾遭屠城之祸。正龛下部的供养人,似乎借助了佛教特有的升天方式,从莲花中化生到佛的两侧,又继续成为飞天直至在以大莲花为背景的窟顶佛教天国中自由翱翔。
西壁龛内塑佛像一身,交脚而坐,内着僧祗支,身着右袒袈裟,左肩以片衣覆之。佛像头部经后代重修,带有明显的希腊化特征,身体部分为原貌,袈裟紧贴躯体,有薄纱透体之感。

西壁龛内佛

男供养人

女供养人

二、272窟

莫高窟第272窟建于北凉,位于九层楼以北。主室长方形,覆斗顶,西壁中央开龛,龛内塑倚坐佛像一身。主室南北壁画千佛和说法图,西壁龛内外画供养菩萨,姿态各异,扭腰屈腿颇具印度风格。东壁门两侧画千佛。晚唐发生地震时曾使前壁大部崩塌,五代在窟中部建一土墙才将此窟分出前室、后室,并对局部进行重绘。

内景

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

佛背光图案

注意:将上图放大了看,会发现这些自在翱翔于佛背光里的飞天们——颈上、腕上的配饰似乎涂有一层闪闪发光、犹如白色荧光粉的颜料,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象在光线很少的窟内,这一道道、一圈圈的白色光带,该是如何炫目。

这里的启示是:无论在多么暗淡、枯寂的环境里,对于大德高行者(如神佛、古圣贤等),自身就能放射出赫赫光焰,照亮周遭环境,化育无限生机。

另:关于敦煌颜料问题,将来会为大家介绍更多,此处只简单提几句:

据专门拍摄敦煌的研究人员介绍,“有些壁画上涂抹了一些发出闪光的云母片,这是打灯也没法捕捉到的”。

(在以后各窟的连载中,会提到敦煌一些壁画上的主尊人物配饰,所用颜料是珍贵无比的“蛤粉”(也称蛤白,千年的蛤蚌壳磨成的颜料,能使远古的壁画鲜艳如初、莹润如珍珠)

听法菩萨

听法菩萨

“供养菩萨”的称呼,并不是来源于佛教典籍,凡是在故事画、经变画、说法图之外,所画的呈礼佛和供养之状的而又没有具体名号的菩萨均称之为“供养菩萨”。敦煌壁画中的供养菩萨与敦煌壁画同始同终,从北凉到元代的洞窟内这一形象随处可见。其静时的姿态主要有坐、跪、胡跪三种;手中经常持有花或供器,也有双手合十的;还有的供养菩萨画成舞蹈或奏乐的状态,总之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此窟供养菩萨的姿态有持花、徒手或坐或跪于莲台之上,并都作舞蹈状,以表示听佛说法时产生的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其特点是40个小菩萨的舞姿竟无一雷同,从而保留下来了古代的四十个舞蹈动作。由于日久年深,人物身上的晕染、线条都发生了变色反应,使其更显得粗犷豪放。

这些婀娜多姿的供养菩萨引起了普遍的猜测:多数人认为她们是在表演印度的舞蹈;一些人认为她们是在炼气功,被称为敦煌脐密功;还有人认为她们的招式更像武术,所描绘的是一本印度武功密笈。众说纷纭,她们到底代表什么,仍是一个谜。

听法菩萨

此画绘有上下四排20身小菩萨。每位菩萨表情不一,均作坐姿,手臂、手、腰和脚的动作都作舞蹈姿态,体现了听佛说法时欢欣热烈的场面。各身菩萨姿势优美,动态无一类同,绶带的飘动穿插,使相互间气韵贯通,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韵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菩萨的姿态多有拧腰、侧目、弄指、翘脚等动作,被认为具有印度舞蹈风格。

全画设色以单纯的土红为底色,人物则以石绿、石青、白色为主,用褐色勾勒人物结构轮廓,稍加晕染,再用白色点出鼻眼隆起的部位,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这是西域画的「凹凸」之法。色调热烈明快,颇具敦煌早期石窟艺术的特色。

听法菩萨(局部)

说法图

说法图

此窟顶藻井浮塑莲花火焰飞天图案,四坡绘有千佛和飞天等。

千佛以白、青、绿等冷色调绘制,五组交替出现,形成极具装饰性的道道色光,表现了“佛佛相依,光光相接”的意境。

千佛上面一层是环窟飞天:飞天(上图是窟顶北坡)在天花中飞翔,群色白、赭、黑、绿相间,巾带飞舞,形成浓厚的装饰趣味。飞天面椭圆,大眼,小嘴,额上点吉祥痣,与印度民俗很像。面部呈现的黑鼻黑眼圈是晕染变色的结果。飞天双腿伸展、衣裙飞扬,极具动感。

飞天再上面一层,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横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乐器(见下图)。

窟顶

上图:环绕洞窟顶部的天宫伎乐

窟顶四坡绘凹凸性天宫栏墙,内绘圆拱形建筑,每一建筑内立一位乐伎。共绘有天宫乐伎23位,有的似踏歌起舞,有的演奏乐器,乐器包括琵琶、横笛、竖笛、腰鼓、海螺。

窟顶正中是“覆斗顶藻井”:

覆斗顶,又称倒斗顶,此类顶部中心与四个坡面形成的空间,类似于将中国古代盛粮食用的斗倒扣过来,故称覆斗。顶部最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被称为藻井,古人于此处模仿井口,并绘以莲花海藻类水生植物,取以水克火之意。这种洞窟最早出现于莫高窟北凉时期,隋唐洞窟多是这种形式。覆斗顶洞窟内空间宽敞明亮,适于聚众讲经和瞻仰礼拜。因此在石窟修建过程中,从北凉到元代一直被大量采用,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

窟顶中央藻井图案

北凉-272窟窟顶-藻井正中图案【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50

这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藻井图案。藻井为三重方井套叠,方井边框为泥质浮塑,向上凹进。方井中的绿色区域表示莲池,正中央是一朵状如车轮的大莲花。红色边框上,绘有几种纹样,共包括:云气纹、单叶忍冬连续纹、四叶连续忍冬纹,白色地绘双叶波状忍冬纹、双叶交茎套联忍冬纹。藻井外层四角,绘有飞天、摩尼宝。

天宫伎乐及飞天

背景资料:天宫伎乐
天宫伎乐,意为在佛的天宫内演奏乐器或者舞蹈的天人,属于飞天的一种表现形式。
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指的是在洞窟的四壁上方或藻井四周绘制的天宫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早期的每个洞窟几乎都有这个题材。
早期的洞窟是用来禅修观佛,主要对象是释迦牟尼和弥勒,所以关于天宫伎乐的由来的第一种说法为:天宫伎乐出自《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的部分内容,是在弥勒所居兜率天宫从事乐舞活动的天人。南朝时期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此经文中写到: 在兜率天宫有一位大神名字叫劳度跋提,在法会中从座位起立,先向十方一切诸佛行礼,然后发弘誓愿说:“如果我的福德能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那么让我的额头上自然出珠吧。”刚发愿完,他额头上果然出了五百亿宝珠, 也有琉璃、颇黎,珠宝色彩无不齐全,比如紫色和绀色的如意宝珠,里外透亮,此宝珠在空中旋转,化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宝宫的每一栏杆,是由很多如意宝珠所组成,在众栏杆中,自然化生了九亿天子和五百亿天女。每一位天子手中,化生出无量亿万七宝莲花,每一莲花有无量亿光,在这光明中又有各种乐器,该乐器不用操作就能自然出声,当乐器发出声音时,众天女自动提起乐器,竞相跳起歌舞……。这些描绘的内容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的造型与场景颇为吻合。

天宫伎乐

补充解释:摩尼宝

摩尼宝珠,梵语cinta^-maN!i 之意译。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

摩尼宝是由火焰和宝物组成:宝物由五个宝以三、二、一的梯形组成,并以黄、青、红为三,紫、绿为二,青为一的颜色排列。在五宝周围是向上燃烧的火红的火焰,将宝围在中心,下方为莲座。

相传五宝能放射万丈光芒,普照须弥山四大部洲的所有贫苦众生,能解除他们的贫困和痛苦。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

关于此宝珠之出处,据杂宝藏经卷六载,如意宝珠出自摩竭鱼之脑中。另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如意宝珠或由龙王之脑中而出;或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以利益众生。

摩尼宝

三、275窟

此窟是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之一,其建筑形制为长方形殿堂窟,窟正壁(西壁)塑高3.40米的弥勒菩萨像,扬掌交脚坐狮子座上。

第275窟与牺牲精神

莫高窟第275窟建成于北凉,位于九层楼以北,与第272窟相连。甬道接主室,主室纵长方形,盝顶。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塑像体魄强健,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恬静超俗。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壁中部画佛传故事:太子出游四门,看到世间生老病死,决心出家修道等情节,壁下部画供养菩萨及垂幔;北壁中部画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等情节;画面突出主要人物,构图简洁紧凑,壁下部画男供养人;东壁门两侧画观音变及女供养人,门上画说法图;窟顶四坡为宋画飞天和千佛。北宋年间窟中加一墙,将窟分为前、后两室,九十年代初将此墙搬移。

北凉-275窟西壁-殿堂窟

此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

南北两壁上部的阙形龛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阙,常见于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群前两侧,所谓“阙者缺也,中间阙然为道”。阙是一种带有观望与军事作用,与“观”类似的建筑。阙形龛是在两龛之间加上殿顶,来代表天上的宫阙,借以表现佛教天宫的样式。龛中塑菩萨,或交脚,或思惟,他们都应属于“补处菩萨”,即佛的候补,降世之前均在考虑将来如何成佛的问题。

西壁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塑狮子。南北壁上层各开三龛,内塑交脚菩萨,其中四龛为阙形龛,象征兜率天宫。龛下南壁为佛传出四门图,北壁为本生故事联幅画。莫高窟现存故事画最早者即上述各画图。

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

上图赏析:交脚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戴宝冠,冠上浮塑化佛,面相丰圆,神态恬静,一手作与愿印,一手残损,上身半裸,束羊肠裙,交脚坐于狮子座上。后有头光和三角靠背。

此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头戴化佛三珠宝冠,发披两肩,右手置膝作与愿印,左手已残,颈饰贴花镶宝的项圈及璎珞,上身袒裸,胸挂璎珞,肩披大巾,腰束翻边羊肠大裙,衣褶贴泥条隆起,加阴刻衣纹线。菩萨面相浑圆而略长,隆鼻直通额际,眉长圆眼,上唇较厚,下唇作半圆状,肩宽胸平,体态健硕,双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较高大的方形双狮座上,神情庄重凝静,威严肃穆,造型概括稳定,比例均称,色彩明快单纯,手法简朴。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

胁侍菩萨

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局部)

北凉-275窟西壁北侧-交脚菩萨右下侧胁侍菩萨2特写

出游四门

伎乐

飞天

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毗楞竭梨王本生(右下角:惊恐的劳度叉,以手托腮遮脸)

佛经故事:毗楞王身斫千钉

上图画面右下角是:惊恐的劳度叉,以手托腮遮脸,惊恐万状。与从容舍身、安详镇定的国王相比,反衬出其小人猥琐之状。(另一说这是蹲在国王身边伤心流泪的侍者或亲眷)。

毗楞王身斫千钉、宝灯王求法燃千灯、尸毗王割肉救逃鸽、月光王以头施人等本生故事画都是单幅画,而且画面简单,除了画面上方的飞天外一般只有三个人物。这些人物造型粗犷,神态却又生动,其衣冠服饰与菩萨、飞天相近,离现实很远,世俗人物步入了佛国世界。毗楞王、宝灯王、尸毗王等国王皆头戴印度式宝冠,头后衬托着神的灵光圈,肩披波斯长帛巾,上身赤裸,腰裹长裙;月光王以头施人中的大臣大月也着此装;钉千钉、燃千灯,割肉的婆罗门徒亦同,但前两位不戴宝冠;即使蹲在国王身边伤心流泪的侍者或亲眷也是袒露胸膛,头后衬托着神光,如毗楞王边上的一小人。

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临摹】

佛经故事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

虔阇尼婆梨王为人正直,喜好正法,向全国发布命令寻求能讲说正法之人。劳度叉应召愿为其说一偈语,但要求国王必须在自己身上剜一千个洞点燃千灯。大臣属民都劝国王不要这样做,国王却毫无惧色,为听闻法语果然身燃千灯。佛教护法神帝释天被其诚心感动,最后使国王身体恢复如前。

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

佛经故事:尸毗王割肉贸鸽

尸毗王善良,喜欢佛法,想普救众生苦难。帝释天和毗首羯摩变成鹰和鸽子,想考验他的志向。鹰紧追鸽子,鸽子逃到尸毗王的面前以求保护。鹰逼尸毗王说,如果你不把鸽子给我,我也会饿死;尸毗王为了保护两条生命,只好割自己身上的肉给鹰吃以救鸽子。老鹰要求割下来的肉必须与鸽子肉重量相同,并设天平称量。可是,尸毗王快要割尽了自己身上的肉仍不够鸽子的重量,但他为了表示诚意,举身坐上了秤盘。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一时间天地震动,帝释天恢复了原形,以神力使尸毗王身体恢复了原状。

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月光王施头

佛经故事:月光王施头

月光王仁明慈悲,救济贫困,爱民如子。有一毗摩斯那王,很妒忌他,悬赏找能取月光王头的人。外道劳度叉应募,来到月光王面前,向月光王乞头。月光王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应允,并说过去已经布施过999颗头,再施一次就满一千了。于是他将头发系在树枝上,让劳度叉砍头。

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三组一览【临摹】

佛经故事:快目王施眼

富迦罗拔城,有一名叫快目王的国王,眼睛明亮,心地慈祥,喜好施舍,得到众人的赞扬。他属下有一小国国王名叫波罗陀跋弥,天生傲慢,从不服从快目王的命令;快目王派兵讨伐,波罗陀跋弥为了逃避惩罚,派一盲婆罗门去要快目王的眼睛。快目王十分高兴,说用这双眼睛进行布施,可以求得佛无上一切智眼,遂令部下将自己的眼睛剜下布施给婆罗门。

快目王施眼本生,为联幅画的第五幅,

此处壁画损坏较为严重,仅能隐约看见王者端坐,面前有一人刺国王的眼睛(见上图最右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