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很重要!!!多图理解建盏美学
欣赏建盏,不同人有不同视角。
有人觉得建盏本身就很美,
如黄庭坚词云
纤纤捧,研膏溅乳,
金缕鹧鸪斑
有人觉得建盏在使用的时候很美,
如欧阳修诗云
停匙侧盏试水路,
拭目向空看乳花。
其实两种说法都对。
建盏器物之美的巧妙就在于
每一处线条,
都将装饰性与实用性高度统一
不增不减,恰如其分
而它的釉色之美,亦离不开线条
建盏虽然是注重釉装饰多于胎装饰的茶器。
但器型依然是建盏品质、美感的重要体现。
建盏器型看似简单,实则洗练,呈含蓄之美,优雅之姿,兼饮茶之用。
线条构成平面,平面构成空间,空间制造留白。
宋代建盏的每个器型都有独特的「曲线」,让人一眼辨别的同时,也感受到每种器型不同的美感。
▼宋代建盏四大器形(按口沿分)
1、束口——稳重典雅
束口之名来自于盏沿近处一圈浅收的凹槽。
这条束口线和深腹、上薄下厚的造型方式都是为了方便点茶之用,为建窑独创,也是建窑的代表器型。
▼标准束口盏(A式束口盏)剖面图
整体看来,建窑束口盏阔口窄足,收放有致,虚实相辅,颇具韵味。
而建窑束口盏鲜明的个性,也让日本直接将它的器型称为「天目型」,纷纷模仿。
现代人也非常钟爱束口这一器型,仿宋盏的工艺师都一定会做。不过光是束口线的难度就很大,表面上只是一条线,其实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如果拉坯的时候没掌握好,束口线和口沿、盏壁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美感就打折扣。
▼现代新仿束口盏(A式束口盏),作者孙建兴
▼现代新仿束口盏(B式束口盏,又称香炉格),作者陆金喜
2、撇口——舒展匀停
撇口盏的线条像一位穿着大摆裙在转圈的美人。
比束口还阔的开口,有助于散热,又不失婉转优雅。
▼现代新仿撇口盏,作者黄美金
3、敞口——直率阔朗
敞口与撇口看起来较为相似,区别是敞口线条笔直,撇口口沿外撇。
敞口盏因倒扣时形似斗笠,故称斗笠盏。
直来直往的腰线和较浅的腹部,让人想到武侠剧中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豪侠。宋代很多窑口都喜爱烧制这种器型,说明很受民众欢迎。
建窑施半釉、偶带垂釉的率性风格与斗笠的线条搭配,更显飒爽之气。
▼现代新仿敞口盏,作者卓立旗
4、敛口——浑圆小巧
敛口盏在宋代多为10cm口径以下的小器型,
这个大小到今天恰好适合如今的饮茶习惯,因此拥趸亦甚众。
▼现代新仿敛口盏,作者陈大鹏
建盏最为出众的是窑内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釉。
欣赏建盏的釉色,必然需要注意的除了质感、颜色之外,也要看结构。而斑纹的结构就是由线条组成。
建盏最经典的三种名贵釉色,是兔毫、油滴、曜变。
兔毫是线,油滴是点,曜变是点、线、面的综合呈现。
兔毫是细长的线,油滴是实心的圆,曜变是空心的圆加上一些彩色的兔毫线条,让内外盏壁都成为画面的一部分。
▼兔毫、油滴、曜变对比
▼现代新烧兔毫盏细节,作者叶礼旺
▼宋代油滴标本细节
▼藤田美术馆藏曜变盏细节
而每种图案都是在自然条件下随机生成,都有千万种构成方式,所以无论是兔毫、油滴还是曜变,单是同一类,都有无数种结构。
而这些结构,在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时又截然不同。如果是人工画的斑纹,放大后是平滑的,就不会有天然烧成的斑纹那么多细节。
曾有友人说,让我看这只建盏我能看一下午,拿着放大镜看每一块都不一样。
▼放大60倍后的兔毫与油滴标本
建盏器型的线条之美,是工艺师精益求精的结果。
而建盏釉色的线条是人工无法精确控制的。
兔毫是直是弯,油滴是大是小,是圆是扁,都是窑火锻炼后方能知晓。
在随机的条件下,产生有规律的图案,在无序中诞生有序,是建盏釉色吸引力的一大来源,也是建盏「耐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