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最佳汤感是否会影响一级销售?

呈现出一款茶的最佳汤感,反倒可能影响销售?

听起来蛮荒谬哈!但这是近期跟一位上游加工商探讨合作可能时对方提出的问题,我们的讨论也很严肃。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一级销售”指上游生产商进行的首次批发、分销,通常走量较大,之后还会有二、三级分销。

具体情况是这样:在我描述如何应用开汤领品会让经销商领略新茶款的最佳汤感以促进销售时,对方提出了这样一种担心——“如果当场呈现的最佳汤感优于日常汤感太多,且这种级别的汤感只有你和你的门生才能够呈现,那呈现最佳汤感的目的可能适得其反……”然后他还补充了一句,“可能这在消费端会好些……”我也不知他凭什么给出这种推断。

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当时有点儿懵。我试着分析下他的逻辑:

首先承蒙瞧得起,认为“最佳汤感”会远优于“日常汤感”,——姑且先这么认为吧……

此前经销商习惯了以“日常口感”作为参考,对于“最佳汤感”尚无经验,故无法据此订货,至少是不能作为唯一依据。

另一方面,会把泡好茶视为你个人高超技艺的主导,而忽视了茶自身的品质基础。

总而言之一句话:“最佳汤感”虽好,但不具有普遍性,其参考价值大家也不一定认可甚至有质疑

这是一种直觉逻辑,有其一定道理,但其立足点是既有经验,这也是其局限性。毕竟做生意,保守一点或许更可靠,完全可以理解。但也只是猜测,并非呈现最佳汤感后的真实效果。

毕竟对方没有感受过,那我也别做什么指天指地的保证,只是给出符合另一套逻辑的效果预判。

的确,日本餐厅采购新鲜鲔鱼时也不必都让小野二郎先给做个鲔鱼寿司尝尝。他们会在凌晨的市场上用两指在生鱼的试口处一抹,然后舌头舔舔手指也就能给出判断了。

上海三阳南货店的候师傅用三根竹签就能判别金华火腿的品级,也不需要做出一道火腿腌笃鲜吃一下。

进饭馆里走一圈,我也就知道这家店值不值得消费了。

其实浸淫于某个领域久了都会习得些类似的“前端经验”,简洁而有效。但毕竟是“前端”的经验,初初的判断,不究竟,不终极。

你很难想象那一指头鲔鱼的味道就是他的终极价值。它必须在当天变成刺身或生鱼片寿司出现在小野二郎的砧板上,再端上餐台,吃进客人的嘴里,在一片赞叹声中最终确认——这块鱼肉品质一流~~

候师傅那三根竹签也不是金华火腿的终极价值。它必须换化成一锅高汤、一道腌笃鲜,置于宴席正中,在相互点头中得以确认终极价值,——为何是点头?——因为都占着嘴呢。

我在饭店大堂走那么一圈是在闻饭菜的味道,就算凭我多年积累的“前端经验”判断这家的菜值得消费也是要坐下来吃的,并最终验证我的“前端经验”是否准确。

另外,当年王世襄修复了唐琴“大圣遗音”,也不是自己上手拨拉两下就认为可以了,而是请了隔壁的管平湖来亲自试琴(现在外太空还飘荡着管平湖弹奏的《高山流水》呢)。想必少不了亲自下厨为管烧几道好菜,保不齐就有那道拿手的“王氏葱烧海参”。——管平湖指下才呈现出了“大圣遗音”的终极价值。

同理,在西方买卖古董级乐器时,必定有一个精彩环节是聘请大师级演奏家试奏。

记得有一部纪录片是交易一把古董级的小提琴,——别说琴了,连琴盒都是古董。但买家对此都只是匆匆一看,然后他把琴交于了一位亚裔小提琴家之手,演奏了一首巴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曲罢,他似乎还沉浸在那美妙的乐曲中。片刻才回过神来,说了句:“真美啊……”

这才是对这把琴终极价值的体验与肯定。这里需要大家意识到一点:

终极价值是要彰显上限的我不保证所有人能呈现它的上限,但我让你领略到它所能呈现的上限高度

王羲之作品所用的笔墨纸砚就是其上限高度,只是你呈现不出而已,但它们却会因王羲之的呈现拉高了身价,更准确说是刷新了身价。

说回我们的茶。在上游一级销售阶段,“呈现最佳汤感”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环节,经销商也一定会在现场亲自冲泡,并通过自己的既有经验判断茶品,——“最佳汤感”只是多提供了一个辅助参考。所以更可能的是激发了客户对茶品汤感潜质的兴趣,提升了订货量,而不是被吓跑(对自己的经销商有点信心,他们不至于那么没见过世面)。

最后说一点,如果认为“呈现最佳汤感”是技术型主导,这也没错,——书法、烹饪、演奏,哪个又不是技术型主导,为何到了茶这里就可以信手一泡呢?只能说人们尚未意识到开汤的技术性。但这也给经销商们提了个醒:

在销售茶叶(食材)之外,未来还可以考虑添加呈现最佳汤感(味道)作为另一个高端的商业版块

好了,说到这儿,一句话总结:

无论在上游还是下游,担心在销售环节呈现最佳汤感会带来负面效果的顾虑都是多余的

尝试,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开汤美学:宣泄与抒情
走出去!——开汤业务拓展方案
申瑞老师
(开汤品鉴教学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