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作法:声结法
绝句作法:声结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声结法
声结法,系景结法的一种特例。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自然、动物或物件的声音来收束全篇,以寄托蕴含诗人的情感,使诗的韵味更加悠长,使人产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苏颋《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末二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秋声”即北风,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是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后东还江陵时而作,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前两句写白帝城之高、江陵路遥、舟行迅速;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使人体会到诗人的畅快和兴奋。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末句写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时时”、“恰恰”叠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羁旅诗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此诗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关系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是写愁的代表作。
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诗人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从“城下”写到“涧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末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花落是动态,鸟啼是声响,在“一路”“无人”的情形下,这动态和声响实际上更衬托出幽静的氛围。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此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前三句以“灯”为主线,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末句以“逆风吹浪打船声”作结,哗然打开感情闸门,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最强烈的感情效果。从而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此诗通过对比融入感情,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此诗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中全诗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见新巧,一感一听,生了一喜,颇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