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曾攻进北京,为何紫禁城总能幸免于难?

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晚清时期,北京城曾经两度遭遇浩劫:一次是咸丰时期(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避难,北京城几乎被洗劫一空,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另一次是光绪时期(189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避难,北京城再度遭到洗劫。由此,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疑问,北京城两次都被攻占,国人的生命财产和数不清的皇家宝藏、园林都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为何北京紫禁城(后来又称故宫,明清时代的皇宫)每次都能幸免于难,直到现在大部分都能完好无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先说第一次,公元1860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英、法等列强已不满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所取得的成果,以更换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和列强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为名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当英法联军进攻至天津时,英方曾派代表巴夏礼等39人和清政府谈判。由于联军兵锋直指北京,所以清政府被迫同意了英法等国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有一件事尚且存在争议——巴夏礼等人面见皇帝时的礼节问题。清政府认为巴夏礼等人面见皇帝时必须跪拜,可惜遭到了拒绝——他们声称自己不是中国臣民,无需跪拜。就在双方各不相让之际,清政府索性将巴夏礼等人扣留作为人质,谈判宣告破裂。

英法联军得到消息后,迅速向北京方向进军,不久攻占了北京圆明园等地,并将其中的奇珍异宝抢掠一空,后来还索性将其焚毁,以示对清政府的“惩罚”。另一方面,英法联军又以将要焚毁紫禁城为威胁,迫使清政府派出恭亲王奕䜣等人议和,后来清政府又被迫无条件接受了列强提出的一切条件,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一次紫禁城能幸免于难,一来得益于英、法两国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中国获得更多权益,并不想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二来清政府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所有条件,让双方矛盾得到了缓和。

第二次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当时的背景是戊戌变法(1898年)刚刚失败,让本来支持变法的列强们大失所望。另外,北京附近地区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他们以“扶清灭洋”为由,大肆搜捕洋人,攻击列强们在京所建大使馆。于是,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军队大概五万人以保护洋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由从天津登陆,一路杀向北京,期间虽然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顽强抵抗,但他们的战斗力终究好比是“以卵击石”——根本没办法挡住列强们的坚船利炮。不久,八国联军就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亡西安。

这一次,其实紫禁城和颐和园均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里头珍藏多年的奇珍异宝纷纷被洗劫一空,好在八国联军并没有把事情“做绝”,毕竟将清朝政府的象征——紫禁城全部焚毁以后,必然会导致清政府和中国人民更加激烈的抵抗,而且当时八国联军各自的政府(实际上是十一个国家)各有所图,意见并不一致。直至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谈判时,各国政府才答应停止武力行动——可能他们认为在军事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或许可以从谈判桌上获取吧。经过李鸿章等人旷日持久的谈判,最后以和十一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而告终,北京紫禁城又一次得以幸免于难。

辛亥革命以后,清帝退位,后来虽然(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又被逐出紫禁城,但1925年民国政府迅速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从而让昔日的明清皇宫——紫禁城得以保留,这也成了紫禁城后来又被称为“故宫”的由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