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子|千年已过,心事依旧
邓星子|千年已过,心事依旧
当寒冬给大地织就了一层萧瑟,当山丘林木归于一片沉寂,围炉的文朋诗友和县摄协第六摄影小组一行却置这隆冬于不顾,不看老天阴沉的脸色,不顾随时都有可能降下的雨雪,开始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
独山于我,有不解之缘。但此次再向独山行,却是因为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一则是被随缘斋主一篇美文——《独山探文脉》所触发;二则是“曹锦军围炉”对黄梅文化的大力推介,让我等佩服;三是,有朋友批评说:“你不像是黄梅的女儿,倒像是黄梅的媳妇或客人 ”。批评得非常中肯,既然中肯,就得改正。而冬至前三日,正巧得空,刚刚从外地赶回黄梅,是确证自己“黄梅女儿”身份的大好时机了。既然如此这般天时地利人和,那就听凭天意,“偷得浮生半日闲”罗。
冬日的野外,再也没有春天的旖旎以及诗行中的田园风光,有的却是庄稼收割后守着大地的枯根败叶,偶尔几头老黄牛,点缀着村庄四周的田垄,显示出隐藏的生机,并蕴育来年无尽希望。路两旁一些略微秃顶的枝条,有些已然告老还乡,有些还在苦苦支撑万枯之中的一点绿,抵御着寒冬的侵袭,让人真切感受到坚守的可贵与生命的顽强。
冬日的大源湖,虽然失却了夏日的妩媚妖娆,却显得那么淡定大气,宁静祥和。冷风一阵阵吹来,我却全然不觉,似乎眼前还是酷暑时的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似乎此刻还是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的昨日。是啊,盛夏时分,我曾站立源湖的另一头,以荷作伞,莲蓬当饭,莲的心事下酒。而如今在源湖的这一头,终于听到莲子成、荷叶落、心事有谁知的感慨。
脑海是粉蕊点点绿叶片片的繁华,还有那碧波红花泛轻舟的潇洒;眼前是萧瑟铺就的冬景,还有那老藤残荷伴昏鸦。静立在港畔的一叶叶小舟和客轮,提醒着往日的盛景;偶尔飞过的水鸟,时而在湖面展翅,时而在空中翱翔,向我们昭示着无限活力。尤其是三三两两的垂钓者,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置身于事外,似乎忽略了这天寒地冻,忘记了纷繁琐事的缠绕,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模样。这不正是冬日源湖的一种写照:岁月尽管流逝,人生兀自沧桑,苍茫的源湖却一直不忘初心:你不来,我在;你来了,我还在。
登上东观亭,倚立亭缘,眼前是茫茫苍苍、一眼望不到边的源湖,身后是一座座看似独立实却相连的群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山与水相得益彰,不是仙境,胜似仙境。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据随缘斋主《独山探文脉》一文得知,“独山镇东西二庙,普天下南北两京”,这幅经典不朽的对联,收录在光绪二年版的《黄梅县志》,出自黄梅前辈名人汪静风之手。我在想:到底是汪老先生让这鄂东南的偏远乡镇、东西二庙闻名于世,还是这方水土造就了一批批灵气十足的一方人?这山,这水,还有那村村寨寨,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用何物可以斗量?
不久前湖北省作协一位领导在作协年会上再次讲到:“黄冈文化、黄梅文化若不繁盛,天理难容”。虽然我不止在一场会议上听到过这句话,但每一次都深深地震撼不已,这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似一道惊雷唤醒沉睡中的人,也似涓涓溪水浸染敏锐的心灵。
独立东观头,我扪心自问:在“惟楚有才,于斯为最”的土地上,你失敬于辉煌历史了吗?在世道人心、功过是非之前,当歌者歌之,当立者立之,你失德于勤勉善良的百姓了吗?在群星闪耀的历史天空,你失职于续写文脉的使命了吗?面对这一方钟灵毓秀的水土,你失聪于壮观的山川河流了吗?岁月如歌,大浪淘沙,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做些什么?
一边走访参观,一边反省责问,一下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采风快要拉上帷幕之时,伴着稚童小典典的尖叫,天空有雪籽星星点点;夜色也未经申请,直接了当地降临,我们一行人只好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虽是隆冬,心里却温暖如春,情不自禁哼起了温婉的歌曲。众友随声附和,齐声高唱: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每一年为你花开一次,多少人赞美过莲的矜持,谁能看懂莲的心事?
附采风古诗二首:
独山之独
独立寒冬东观亭,
遥望来春呼晚晴。
近观湖畔垂钓者,
徒有临渊羡渔情。
湖乡山色
白日驰骋山水间,
星夜逍遥墨砚前。
深冬放歌源湖上,
枯藤残荷水连天。
附采风新诗一首:
莲之颂
至今未写出的诗意,你是;
至今未踏上的长路,你是;
这是初次,也是慎重的唯一。
就像这孤单却精彩的人生——
漫长,热烈,如朝霞般狂野,
也如落日般雄浑。
你是故事梗概,也是主题元素,
素描或者工笔,
只是描绘
与你有关的河山与湖
莲花劫
尘缘巧
世事坎坷实难料
回首往昔风潇潇
红颜虽易老
当时花月却年少
喜鹊叫
十里麦子把信报
青鸟传书殷勤至
岁月似流水
此刻春风正当道
莲花劫
不忍听
驿外折柳送君手
一抹芳草掩古道
明年红豆又重发
依稀记得江南俏
作者:邓星子 湖北黄梅人,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诗歌、小说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首发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