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譔:博学多才,一时学士
摛词已识言浮物,学艺兼知义入神。汉末从来不是只有战乱,人们还有自己的生活,依然演绎着世间百态。当然关注教育的内容就更少了,本篇来聊聊李譔zhuàn,字钦仲。
李譔是益州本土人士,他来自梓潼zǐ tóng郡,也就是后来李平被流放的地方。与李譔同郡的有杜微、尹默、李福等人,这几位也都在季汉阵营中效力。有趣的是杜微、尹默、李譔三人同传,记载也都是寥寥几笔,李福倒是没有立传。
杜微、尹默、李譔三人各有师承,杜微师从任安,尹默与李譔之父李仁师从司马徽、宋忠,任安、董扶、周舒都是杨厚的弟子,这一串人全都是当世名士。毕竟在当时求学的途径并不多,家学渊源的可以安心在家读书,下一个选择是进入官学,再者就是负笈游学或者说去名士们建立的私学。
“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三国志·刘焉传》
其实李福之父李权本来是益州豪强,只是被刘焉拿来立威了,可能这也影响了李福的成长轨迹。回到李譔身上,他的父亲李仁跑到荆州去找司马徽、宋忠求学,这也为儿子省去了负笈游学的时间,李仁也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李譔。
不仅如此,与李仁一同在司马徽、宋忠门下求学的尹默也没有藏私,李譔在尹默那学习了各种经典,其实这些典籍要传递的是各代名士的解读。李譔可能不止随着李仁、尹默两人学习,他对于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等领域都有涉猎,这不仅需要李譔自身有兴趣,还需要有负责教学的师傅。
“撰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三国志·李譔传》
博学多才的李譔一入仕担任的是益州书佐、尚书令史,等到延熙元年(238年),刘禅立太子后,李譔也被任用为太子庶子。李譔凭着自身的学识深得太子刘璿xuán喜爱,哪怕李譔迁任散中大夫、右中郎将,他依然侍奉在太子近前。
“以典学从事巴西谯周为太子家令,梓潼李譔为仆,皆名儒也。”——《华阳国志》
问题是李譔性格跳脱,没事喜欢嘲弄别人,显然这会给他带来一些对手,也会阻碍他的仕途。当然,如果他有一个像诸葛瑾这样的家长,兴许还能跟孙权交流一下心得。
“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衟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三国志·费祎传》
李譔没怎么被被重用,但这无碍于他的成就,著有《易》、《尚书》、《左氏传》、《太玄指归》等书籍,效仿的是马融、贾逵,而不是融合了古文经学、今文经学的郑玄。李譔的想法还与王肃不谋而合,虽然这两人身在不同阵营,但王肃也是兼采众长。
益州名士,满腹经纶。
杨修诗词:杨修:诗词里的我是什么形象?
杨修诗词:杨修:关于我的18首诗词你了解多少?
会稽周氏:周昕:会稽周氏与孙氏的恩怨纠葛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