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为何不提前炸断泸定桥?刘文辉早就想过这事

长征路上,红四团飞夺泸定桥是一场关乎红一方面军能否摆脱重兵追击,避免重蹈王石达开兵败身亡历史覆辙的生死之战。

这个战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人们也存有不少疑问。如,红军为什么可以做到一昼夜在大渡河边的崎岖山路急行军240华里?守桥的川军为何这么愚蠢而不炸桥断路?刘湘、刘文辉等军阀对红军入川持有什么态度,是协同蒋氏嫡系军剿灭红军,还是有意放水、把红军礼送出去,以婉拒嫡系军鸠占鹊巢?

这一桩桩历史悬疑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泸定桥位于四川泸定县境内,建于清康熙年间,过去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它悬于大渡河两岸的山崖陡峭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从军事地形学上看,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把一个大概率的不可能事件,奇迹般地变成了真实的存在。他们的英雄事迹就像主席在七律诗中所赞叹的那样,红军是铁打的英雄好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那么,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制胜因素是什么?

【林、聂联合签署的飞夺泸定桥作战命令,抬头所称的“王、杨”,系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即黄开湘)、杨成武】

一是钢铁般的意志

这种意志力,支撑着他们无惧一切艰难险阻。为了保障主力顺利渡河脱险,毛、朱、周等首长认为,红军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夺占安顺场上游的泸定桥。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有120公里的崎岖山路。当天下达作战命令时,天公也出来作对,下着大雨,路滑山险,行军艰难。接到命令后,红四团在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直接指挥下,连夜冒雨出发,在油灯微弱的灯光下,以急行军的速度,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奔泸定桥而去。昼夜急行军240华里,这种作战任务也只有红军在艰苦斗争环境磨练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力才能完成,换作任何一支蒋军部队都绝无可能,也是根本不敢接受的。

1935年5月28日,红四团收到在29日拿下泸定桥的作战命令,一晚上脚踩草鞋、肩扛武器走了120公里,这的确是中外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也只有红军能够谱写这个奇迹。

二是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神鬼难测。遵义会议后,主席重返红军指挥决定岗位,红军重获生机。蒋氏得知主席执掌红军指挥权后,也是叹气不止、极为沮丧。他深知主席用兵惯于出奇制胜,让人防不胜防。红军一昼夜飞夺上游240华里的泸定桥,在军事术语上属于一支奇兵险招,这个作战任务在正常思维的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按照蒋氏军事智囊团和前线指挥官的乐观估计,红军从安顺场行军到泸定桥,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朱毛下达一昼夜拿下泸定桥的作战命令,是绝对出乎敌人意料的,属于典型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这正是千里奔袭、出奇制胜的关键所在。

所以,当红四团战士出现在泸定桥对岸时,守桥的川军刘文辉部做梦也想不到这一点。他们惊讶红军突从天降,犹如神助,他们在气势上也就输给了对岸的红军。正是朱毛的出其不意,让蒋氏增援泸定桥的部队在恶劣天气下迟迟缓缓不到位,给红军创造了机会。

泸定桥头的纪念碑,聂荣臻撰写的碑文

而泸定桥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红军却能“飞夺”,川军有没有“有意放水”呢?

泸定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险地。而红军勇士凭着奋勇攀爬冲杀就攻下了这一关隘,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游客站在桥上,常常会觉得守桥的川军实在太愚蠢了,为何不事先做好应急炸桥断路的准备?川军如此愚蠢,是不是也隐藏着一个“大智慧”,像广东的陈济棠那样有意放水,将从此借道的红军礼送出境,以阻止蒋氏嫡系军顺势入川,鸠占鹊巢呢?

蒋氏的追剿大军尾随红军进入四川之后,刘湘、刘文辉等军阀如坐针毡,两头防范。一方面,防着蒋氏的嫡系军反客为主、夺其地盘;另一方面,也防着红军在四川建立新的根据地,挤占他们的地盘。对他们最有利的情况,就是把红军礼送出川。他们的对策,是“围三缺一”,通俗地说,是有条件的“放水”。

当然,表面上的仗也是要打的。但针对蒋氏把红军聚歼在大渡河狭小地区的计划,刘湘、刘文辉等军阀与蒋氏貌合神离,各自算计。蒋氏把嫡系军摆在川军的后面进行督战,实则是赶狼驱虎之计,一石二鸟。等川军拼光了,他们的地盘也就被蒋氏的嫡系军顺道接收了。为今之计,只有有意放水、借道红军,才能更好明哲保身,少损兵马、少丢地盘。

红军在安顺场渡口受阻,泸定桥的价值立马突出出来,并被交战双方视作自己能否制胜的命门所在。这种价值也在暗示刘湘、刘文辉,自己可以虚晃一枪,把生死之路借给红军,以便把红军和嫡系军都礼送出去。这种侥幸心理,实则是蒋氏与其地方军阀进行倾轧的结果。

所以,刘文辉部对他们守桥兵力不足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不炸桥断路?这有多种说法,比如因为泸定桥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炸桥会激起民愤;比如炸桥之后会让川军自己的部队失去退路;还比如铁索太坚固,不好炸,等等。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刘文辉不想炸,只想让红军快快地离开。正如陈济棠一样,心照不宣地打一打,最终礼送红军出境。

而刘文辉的这种意图,是不可能跟手下的守桥部队明示的。他没有下达炸桥的命令,守桥部队当然是不会也不敢炸的。他没有特别在泸定桥增兵防守,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军阀部队的军官都是老兵油子,岂能不知上峰的真实意图?因此当红军昼夜行军到达泸定桥头,并且无畏一切牺牲开始攻桥的时候,胜负已经明明白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