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新乐”探古
远古,沈阳是一个荒寞寥寂、渺无人迹的地方么?“新乐遗址”的发掘,揭晓了这个历史之谜。原来早在7200年前,先民们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新乐遗址”坐落在沈阳新开河以北的黄土高台地上,在新乐电工厂职工宿舍附近,所以命名为“新乐”遗址。这个遗址从1973年6月首次发现后,1975年、1978年又发掘2次,特别是1980年开展了抢救性的清理工作,终于认清了它的基本面貌。
这个遗址总面积约二十多万平方米,其中约有2.5万平方米为先民们的聚居地。在聚居地中,每隔3-5米便有一处房址,东西成行、排列密集,大房面积近一百平方米、小房址仅十多平方米,皆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样的房屋,出入有阶梯,房中有火膛,从遗存的柱洞观察,是我国木结构殿宇建筑的雏形。
这个遗址中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件件堪称稀世瑰宝,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如大量制的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石刀、石碳、石磏、石䃚、石网坠,还有炭化谷物(经鉴定为黍)、榛子、橡实、山里红等,表明先民们已开始过原始农耕、食用粮谷的生活,却仍须采集野果、进行渔猎以补充食物不足。那些火度较低、夹砂红褐色的手制陶器,不但器形多样,有鼎、鬲、甗、碗、钵、罐、壶之分,器皿上压印着“之”字纹、弦纹等,花纹精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说明,那时人类在熟食的方法上已从单一的烧烤向熬煮转化。大量木雕艺术品、煤精制品和五光十色的玛瑙、玉石制品是最引人生趣的。木雕艺术品大鹏鸟是以高度的图案化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感染力雕琢而成的。它展翅翱翔,栩栩如生。给人以鹏程万里、直冲云霄的动态感;它那两目圆睁的神态,三角形的利喙,丰满的翎毛、羽毛,均只用寥寥几笔旋涡形、交叉形、直线形线条便勾勒出来。这不仅表明作者熟悉生活,观察细致,也标志着原始艺术已具有较高水平。这只大鹏鸟是我国艺术史上最早的一颗明珠。煤精制品有泡形器、耳珰器、球形器等,煤炭地质部门切片测定是以抚顺烛煤制成的,这就把我国文献所记载的最早使用煤的时间从西汉向前推进了5000年。在玛瑙和玉器制品中,有色彩斑斓的石镞、石叶,玉珠等。从前,玉器只在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出现过,这次“新乐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只在浙江河姆渡文化中露过面。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赤铁矿石、石墨等,在赤铁矿石上尚有刮削痕迹,可用它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条,大概是当时用来涂写、划线用的物品吧!
令人深思的是先民们为何偏偏要选择“新乐遗址”这块地来安家落户呢?原来7000多年前有一条脱缰野马似的大河(今日浑河的前身)从抚顺奔向沈阳,路过北陵时拐个大弯,却向塔湾流去。在河流拐弯处,水域宽,水势缓慢,水族丰富,气候也较温和湿润;而水北的向阳高地,水草、树林更为茂密,宜于人们耕作、采集、狩猎,先民们对它自然是“一见钟情”了。
年复一年,先民们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光灿的古代文化,为新石器时代谱写下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