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夏)十

周显王元年、秦献公十七年、鲁共公九年【公元前368年】

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封禅书】

齐田寿伐魏,围观,观降。【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水经.河水注】

齐伐魏,取观津。【大事记.二】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集解】

赵侵齐,取长城。与韩攻周。【史记.赵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成侯、韩哀侯来攻周。【帝王世纪】

约本年,西周威公薨。

二年,宁冢子得,冶口,为载四分。【魏二年宁鼎】

周显王二年、秦献公十八年、鲁共公十年【公元前367年】

西周威公薨,肂,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吕氏春秋.先识览先识】

威公薨,九月不得葬,周乃分而为二。【说苑.权谋】

周威公身杀,周分为二。【韩非子.说疑】

公子宰,周太子也,公子根有宠,遂以东州反,分而为两国。【韩非子.难三】

公子朝,周太子也,弟公子根甚有宠于君。君死,遂以东周叛,分为两国。【韩非子.内储说下】

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史记.周本纪】

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赵成侯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史记.赵世家】

赵与韩分周为二,于是东、西各为列国。显王虽在东周,特建空名。【大事记】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战国策.东周策】

郑城邢丘。【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济水注】

梁惠成王命太子向为蓝田君。【古本竹书纪年】

秦子向命为蓝君。【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渭水注】

约本年,鬼谷子游历天下,收孙宾、庞涓为徒。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鬼谷子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利。【太平广记】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口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戏罅。圣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鬼谷子.抵戏】

周显王三年、秦献公十九年、鲁共公十一年【公元前366年】

魏与韩会于宅阳。【史记.魏世家】、【史记.韩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魏城武都,为秦所败。【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阴。【史记.魏世家集解】、【史记.六国年表】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於戎翟,至献公之後常雄诸侯。【史记.六国年表序】

梁王赘其群臣而议其过,任座进谏曰:“主君国广以大,民坚而众,国中无贤人辩士, 奈何?”王曰:“寡人国小以狭,民弱臣少,寡人独治之,安所用贤人辩士乎?”任座曰:“不然,昔者齐无故起兵攻鲁,鲁君患之,召其相曰:'为之奈何?’相对曰:'夫柳下惠少好学,长而嘉智,主君试召使于齐。’鲁君曰:'吾千乘之主也,身自使于齐,齐不听。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也,使之又何益乎?’相对曰:'臣闻之,乞火不得不望其炮矣。今使柳下惠于齐,纵不解于齐兵,终不愈益攻于鲁矣。’鲁君乃曰:'然乎?’相即使人召柳下惠来。入门,袪衣不趋。鲁君避席而立,曰:'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观喜见子。今国事急,百姓恐惧,愿借子大夫使齐。’柳下惠曰:'诺。’乃东见齐侯。

齐侯曰:'鲁君将惧乎?’柳下惠曰:'臣君不惧。’齐侯忿然怒曰:'吾望而鲁城,芒若类失亡国,百姓发屋伐木以救城郭,吾视若鲁君类吾国。子曰不惧,何也?’柳下惠曰:'臣之君所以不惧者,以其先人出周,封于鲁,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不然,百姓非不急也。’齐侯乃解兵三百里。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至解齐,释鲁之难,奈何无贤士圣人乎?”【说苑.奉使】

吕仓,魏王之臣也,而善于秦、荆。微讽秦、荆令之攻魏,因请行和以自重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赵与齐战阿下。【史记.赵世家集解】

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 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司马喜,中山君之臣也,而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韩非子.内储说下】

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公孙弘阴知之。中山君出,司马憙御,公孙弘参乘。弘曰:“为人臣,招大国之威以为己求相,于君何如?”君曰:“吾食其肉,不以分人。”司马憙顿首于轼曰:“臣自知死至矣!”君曰:“何也?”“臣抵罪。”君曰:“行,吾知之矣。”居顷之,赵使来,为司马憙求相。中山君大疑公孙弘,公孙弘走出。【战国策.中山策】

司马喜膑于宋,卒相中山。【新序.杂事三】

河水赤于龙门三日。【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河水注】

凌甫公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秦奉献公爵于上卿,封陇西地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故址。【赖、罗、傅联宗大族谱】

乘公,讳凌甫,号益,程政次子,周考王甲辰生。周烈王闻,初为狠守。公晚年,显王时佐秦有功,受封益伯侯,复兴罗国。都于南郡之枝江,今楚南荆州府枝江县旧有罗国城,即公所迁之处也。传曰:“周末徙枝江。”指公之南迁事。公复国后,追寻源流,取祝融火正徵字之韵,切匡正陇西之音,从郡叶音日“陇西郡”,以国为氏,自此而起也。周显王庚辰殁,寿九十七。葬枝江城北,坐北向南。事载枝江县志。原配孙氏,次配袁氏,三配姬氏,四配董氏。生子二:图南、圆南。【罗氏宗谱】

周显王四年、秦献公二十年、鲁共公十二年【公元前365年】

魏伐宋,取仪台。【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宋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太平御览.739】

戴驩,宋太宰,夜使人曰:“吾闻数夜有乘辒车至李史门者,谨为我伺之。”使人报曰:“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史语者,有间,李史受笥。”【韩非子.内储说上】

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对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也?”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无敢告人吾所问于女。”因召市吏而诮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魏公子景贾率师伐郑,韩明战于阳,魏师败逋泽北。【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济水注】

赵攻卫,取甄。【史记.赵世家】

约本年,赵取魏邺。

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暮而后至,闭门,因逾郭而入。车遂刖其足。赵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免之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说文王五年,周显王四年。燕将以二万人侵辽西,上大夫卫文言败之五道河。燕将移屯连云岛。造船筏,将渡海来袭。【鲜于氏奇氏谱牒】

约本年,齐人匡章、中山人乐池生。公仪休不禄。

唯十年,陈侯午朝群邦诸侯于齐,诸侯献以吉金,用作平寿适器敦,以烝以尝,保有齐邦,永世毋忘。【十年陈侯午敦】

周显王五年、秦献公二十一年、鲁共公十三年【公元前364年】

秦章蟜与晋战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史记.秦本纪】、【史记.周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史记.赵世家】

四月,甲寅,魏徙都大梁。【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集解】、【水经·渠水注】

灵台,在(开封)府城南二十里,战国魏侯罃所筑,一名梁惠王台。【河南通志】

灵台,在大名县北十里,《名胜志》:魏惠王所筑。【畿辅通志】

段干木墓,在县西北二十里。《风俗传》云:“浚仪有段干木祠,能兴云致雨。”干木死西土,魏王迁都之日,子孙改葬于此。【太平寰宇记】

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158】

杨朱见梁王(魏惠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手掌何以?”杨朱曰:“臣有之,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游渊,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列子.杨朱】、【说苑.政理】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韩非子.显学】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钜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守有城之邑,不如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其城拔者,死人之力也,客不尽夷城,客无从入,此谓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城尽夷,客若有从入,则客必罢,中人必佚矣。以佚力与罢力战,此谓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皆曰:“围城之患,患无不尽死而邑。”此三者,非患不足,将之过也。守城之道,盛力也。故曰客,治簿檄,三军之多,分以客之候车之数。

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而慎使三军无相过。壮男过壮女之军,则男贵女,而奸民有从谋,而国亡;喜与,其恐有蚤闻,勇民不战。壮男壮女过老弱之军,则老使壮悲,弱使强怜;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怯民不战。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商君书.兵守】

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越世家索隐】

庞涓学兵法三年有余,自以为能。忽一日,为汲水,偶然行至山下,听见路人传说魏国厚币招贤,访求将相,庞涓心动,欲辞先生下山,往魏国应聘。又恐先生不放,心下踌躇,欲言不言。先生见貌察情,早知其意,笑谓庞涓曰:“汝时运已至,何不下山,求取富贵?”庞涓闻先生之言,正中其怀,跪而请曰:“弟子正有此意,未审此行可得意否?”先生曰:“汝往摘山花一枝,吾为汝占之。”庞涓下山,寻取山花。此时正是六月炎天,百花开过,没有山花。庞涓左盘右转,寻了多时,止觅得草花一茎,连根拔起,欲待呈与师父。忽想道:“此花质弱身微,不为大器。”弃掷于地,又去寻觅了一回。可怪绝无他花,只得转身将先前所取草花,藏于袖中,回复先生曰:“山中没有花。”先生曰:“既没有花,汝袖中何物?”涓不能隐,只得取出呈上。

其花离土,又先经日色,已半葵矣。先生曰:“汝知此花之名乎?乃马兜铃也。一开十二朵,为汝荣盛之年数。采于鬼谷,见日而萎;鬼傍著委,汝之出身,必于魏国。”庞涓暗暗称奇。先生又曰:“但汝不合见欺,他日必以欺人之事,还被人欺,不可不戒!吾有八字,汝当记取:'遇羊而荣,遇马而瘁。’”庞涓再拜曰:“吾师大教,敢不书绅!”临行,孙宾送之下山,庞涓曰:“某与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吾兄,同立功业。”孙宾曰:“吾弟此言果实否?”涓曰:“弟若谬言,当死于万箭之下!”宾曰:“多谢厚情,何须重誓!”两下流泪而别。

庞涓别了孙宾,一径入魏国,以兵法干相国公叔痤,痤荐于惠王。庞涓入朝之时,正值庖人进蒸羊于惠王之前,惠王方举管,涓私喜曰:“吾师言'遇羊而荣’,斯不谬矣。”惠王见庞涓一表人物,放箸而起,迎而礼之。庞涓再拜,惠王扶住,问其所学。涓对曰:“臣学于鬼谷先生之门,用兵之道,颇得其精。”因指画敷陈,倾倒胸中,惟恐不尽。惠王问曰:“吾国东有齐,西有秦,南有楚,北有韩、赵、燕,皆势均力敌。而赵人夺我中山,此仇未报,先生何以策之?”庞涓曰:“大王不用微臣则已,如用微臣为将,管教战必胜,攻必取,可以兼并天下,何忧六国哉?”惠王曰:“先生大言,得无难践乎!”涓对曰:“臣自揣所长,实可操六国于掌中,若委任不效,甘当伏罪。”惠王大悦,拜为元帅,兼军师之职。【东周列国志.87】

明年,文言又败之。射杀其将,余众遁还。【鲜于氏奇氏谱牒】

(0)

相关推荐

  • 孟子游说诸侯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历程

    主要作品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 ...

  • 蕞之战,五国联军再次败于秦军,分兵战略收获奇效,但也埋下隐患

    公元前241年,面对秦朝的扩张压力,六国之中除了齐国,其他五国再度结盟,形成合纵之势,这也是最后合纵伐秦,赵将庞煖曾一度率军进攻至蕞城,离咸阳仅一步之遥,但是最终,五国联军最终还是失败了,而此战之后, ...

  • 菜学速递:《史记》秦史献疑拾误

    菜学速递:<史记>秦史献疑拾误 1.<秦本纪>出公自杀,当为他杀.因其死时,虚龄也不过五岁. 2.<秦本纪>"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漏数的 ...

  • 战国纪(夏)十四

    周显王十六年.秦孝公九年.鲁共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53年] 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史记.魏世家]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 ...

  • 战国纪(夏)十五

    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鲁康公三年[公元前350年] 齐筑防以为长城.[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汶水注] 齐威王游于瑶台,成侯卿来奏事,从车罗绮甚众,王望之谓左右曰:" ...

  • 战国纪(春)十

    周考哲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6年] 日月蚀.[史记.六国年表] 单居离问於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 ...

  • 战国纪(春)十二

    周考哲王十三年.鲁元公三年[公元前428年] 秦怀公元年,生简公.[史记.六国年表] 彗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怀公从晋来.[史记.秦始皇本纪] 考王十三年,晋无云而雷.[文献通考.307] 冬, ...

  • 战国纪(春)十五

    周威烈王九年.鲁元公十四年[公元前417年] 秦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史记.六国年表索隐] 秦初以君甥妻河.[大事记.一] 魏复城少梁.[史记.六国年表]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战国纪(春)十六

    周威烈王十三年.鲁元公十八年[公元前413年] 田庄子相齐宣公.伐晋,毁黄城,围阳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齐田白伐晋.毁黄城,围阳狐.[通鉴外纪.十].[大事记.一] 齐.晋相 ...

  • 战国纪(夏)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有雷电击周之九鼎,鼎俱摇动.三晋之君,闻此私议曰:"九鼎乃三代传国之重器,今忽震动,周运其将终矣.吾等立国已久,未正名号,乘此王室衰微之际,各 ...

  • 战国纪(夏)二

    周安王三年.鲁穆公十一年[公元前399年] 楚归榆关于郑,三晋之师北归.[史记.六国年表] 大城此阝竝之岁,夏夷之月,癸亥之日.[葛陵楚简] 句邘公郑途穀大城此阝竝之岁.[葛陵楚简] 虢山崩,壅河.[ ...

  • 战国纪(夏)三

    周安王七年.鲁穆公十五年[公元前395年] 秦惠公伐诸繇.[史记.六国年表] 魏封公子缓.[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