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拒绝皇帝,回家读书种田的明朝大儒

他是影响深远的明朝大儒;他曾四次面拒皇帝,回到老家后专心种田做学问;他创办的康斋书院,曾吸引胡居仁(后任白鹿洞书院山长)、陈献章(创立“白沙心学”)、娄谅(其弟子为颇负盛名的大儒王阳明)以及无数儒生名士纷纷前往求学。他就是明代中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

寻访吴与弼:和似春风静后功

崇仁与丰城山水相连,道路相通。崇仁虽是小县,但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曾涌现出众多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其中,有抚州第一位进士、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有元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吴澄,有元代诗文“四杰”之首虞集,有明代著名理学家、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有清廉淡泊的明末名宦吴道南……

出于对崇仁历史文化的好奇,很早就有前往崇仁踏寻人文古迹的想法。今年5月,恰巧有幸认识了崇仁社科联的李主席海华先生,便跟他说了这个想法。海华主席很爽快地答应陪同,并热情地规划安排线路。九月中旬的一天,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崇仁之旅,去寻访明代理学名家吴与弼的生前身后遗迹。

空山绝响

崇仁县城距丰城市区不足百公里。从丰城出发,沿丰抚路至杜市境内,经由秀市集镇,走新街——姜坪方向,过了丰城地界,便是崇仁县的914县道。车行约80分钟,在县道旁边陈坊村附近一个加油站与海华主席会合,在此等候的还有抚州市文史馆员黄勇辉老师,及崇仁吴文化研究会的几位朋友。按照海华主席的安排,先在这里集中,瞻仰元代大儒草庐吴澄先生墓。

因为没有做足功课,虽然仰慕已久,对草庐先生却不甚了解。资料显示,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字伯清,号草庐,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河南焦作人,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五经纂言》、《吴文正公全集》等著作传世。

吴澄墓塚位于河上镇陈坊村乌龟岗东侧的一片荒地。沿着曲折的乡道,又走了一段草高齐腰的山路,来到一片开阔地,吴澄墓便豁然眼前。墓围是新砌的,上面疯长着几棵不知名的野树。墓碑也是新立的,中间竖刻着“元临川郡公谥文正吴公讳澄草庐先生墓”,前款是生卒时间,尾款是“崇邑后学吴氏后裔与咸口裔孙己亥年(2019)冬月重立”。墓碑立在一个用水泥浇铸的香炉后,香炉里杂草不多,可以看到香烛留下的残片。站在墓前环顾四周,高大的松树和油茶树挡住了视线,把墓前开阔的空地恰围成了盆地,在“秋老虎”的余威里,透出一种难耐的闷燥。

按照既定安排,在海华主席、勇辉老师及几位吴姓朋友的带领下,又驱车前六家桥乡曹坊村,去拜谒吴与弼先生墓。

从地理上看,吴澄墓和吴与弼墓都位于崇仁河边,两者直线距离约30余华里。吴澄墓处于上游处西侧约两华里,吴与弼墓则处于下游处东侧不足百米。崇仁河从这里流出崇仁,进入临川,与宜黄水、临川凤岗河等诸水汇合,汇入抚河,然后一路东折北进,注入鄱阳湖,完成了沿河地区与全省乃至全国的完美对接。吴与弼先生生前身后无限风光、无限思念与惆怅,亦随着奔腾不息的河水,流淌了六百年。

这里确乎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背倚罗源冈,面朝崇仁河,近处是绿浪翻滚的稻田和依河而建的村庄,目光穷尽处便是绵延旖旎罗山山脉。在山路尽头停下车,往前走了一段杂草丛生的荒地,前面立着两方被水泥封铸的“望碑”。望碑高约两米,一方镌刻着“聘君康斋吴先生墓”,另一方镌刻着“大明理学名儒康斋吴先生墓”,都是明代嘉靖三年(1524)所立。两碑相距20余米,位于墓塚正前方。

从望碑走向墓塚,略有一些坡度,虽然不算陡峭,却让人有一种朝圣之感。墓塚呈圆形,四周被山石水泥围砌,沿壁高约1.5米,中间隆起。正向有一块旧碑,近前一看,正中楷书竖写“明吴康斋公墓”,前款上的时间是“皇清光绪七年辛巳涂月”,下款为“系下裔孙仝立”。光绪七年为辛巳年,即公元1881年;涂月即腊月,估计大约是在冬至时候重立的墓碑。墓旁立着一块文保单位的石碑,时间为2001年9月,落款为抚州市文化局。

明成化十八年(1482)冬,吴与弼门生、广东新会人陈献章,受两广总督朱英、广东左布政使彭韶等人举荐,赴朝应诏,特地在丰城下船,辗转来到崇仁祭拜先师。在墓前读完祭文后,陈献章意犹未尽,写下一首七律《过康斋吴与弼先生墓》:

桐园三尺聘君坟,犹有门人为扫云。

此日英灵应识我,斯文风气莫如君。

吟残老杜诗千首,看破伊川易几分。

未了平生端的事,九原风露倍酸辛。

旧时犹有门人祭扫,今时却是杂草丛生,墓前寥落。据崇仁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建华先生介绍,为了保护吴与弼墓,每年的清明前后,他们都要组织宗亲修整坟墓及周边杂草灌木。他们甚至请来挖机,挖平山坡,挖掉灌木,为的就是保护好这一方风水宝地,方便人们前来瞻仰缅怀这位大儒。

离开吴与弼墓,一面想象着先生当年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一面亦步亦趋,来到河上镇店前村。这个村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荆溪店上,不知“荆溪”是否就是村前这条静静的小河。按照乡俗,族老们在门前点燃鞭炮,从楼上请出谱箱,然后亲自打开谱箱,把族谱一卷一卷取出来。看到族老们如此虔诚,我也连忙去净了手,对着族谱双手合什,嘴里默念了几遍“叨扰叨扰”,这才翻开族谱,小心翼翼地翻开尘封的历史。

前世今生

吴与弼的先祖,来自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吴宣。吴宣(874-936),自幼随父亲吴简定居于西蜀阆中巫锡山。其夫人孟氏,乃是时任剑南节度副使孟知祥之女,后来孟知祥称帝(后蜀国),封吴宣为“附马宣城公”。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即位,进一步加封吴宣为蜀王,吴宣坚辞不受,从西蜀万里迢迢迁居于江西抚州临川的石井。

以吴宣为第一世,到第12世吴行徙居崇仁种湖。第14世吴育曾在元代时担任提领之职,从种湖徙居莲塘小陂(今河上镇东来村)。提领是个从七品官衔,大约相当于翰林院修纂,官职虽轻,吴育在书画、文词、地理、医药方面的造诣却颇深。吴育三子吴泾(1321-1394,字思清,号逸愚),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还跟父亲研习了一些医药知识,这为他在元末农民起义时逃难谋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吴泾的儿子吴溥(1363-1426),字德润,号古崖,中举人后,因病未参加会试,以教书为生。建文二年(1400),吴溥中进士二甲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转升修撰。不久,入国子监任司业,后死于任所。吴溥元配周氏,生子与弼;继娶郑氏,生子三人:与畴、与年、与性。吴溥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丰城人孙曰让(官至礼部郎中)和徐仕英(富二代)。兄弟四人中,老二与畴和老三与年留下的名声不大。老四与性以乡贡出身,出任直隶桐城县儒学训导,后升任广东提学佥宪,其夫人毛氏也是丰城人。后来,吴与弼的长女也嫁给了丰城厚郭人胡全。从吴家为子女择配问题上,看得出与丰城渊源颇深。当然这是闲话,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四兄弟中的老大、本文的主人公吴与弼。

明代洪武辛未年(1391)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吴与弼出生于崇仁县莲塘小陂村。出生前一天晚上,他的祖父吴泾梦到祖坟上突然长出一根青藤,一直盘旋直插云霄。醒来后,吴泾觉得奇怪,就去求隔壁的一位老人为他解梦。老人略一沉吟说,这叫“攀辕藤”。吴泾问梦到攀辕藤有什么兆头,老人笑而不语。当天午饭过后,他的长孙吴与弼便出生了。吴泾联想到昨晚那个梦,便给刚出生的孙子取名“梦祥”(与弼是谱名)。这则典故被收录在道光元年版《崇仁县志·杂志》里,吴与弼的弟子娄谅在《康斋先生行状》里也引用了这个典故。

吴与弼天资聪明,八九岁时行事已异于常人。《崇仁县志·杂志》里还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说吴与弼小时候,家里一只漂亮公鸡不见了,吴与弼知道是被狐狸偷吃,就写了一首诗,跑到土地庙找土地公公理论:“吾家住在碧林峦,养得雄鸡当凤看。忽被野狐偷得去,要令良犬逐归难。甜株树下毛犹湿,苦竹林中血未干。拟向青天诉情事,题诗先寄社公坛。”第二天午后,本来晴空万里,突然乌云蔽日,转瞬间雷声大作,一道闪电射向屋后的山里。吴与弼跑过去一看,被雷电击中的地方,有一只死狐,旁边还有一地鸡毛,正是家里那只雄鸡的羽毛。

到吴与弼加冠时,觉得“梦祥”这个名字有点土气,便改名梦舍,取字子付,号康斋。永乐己丑年(1409)春节过后,19岁的吴与弼第一次出远门,到京城去陪侍任国子司业的父亲吴溥。在父亲引荐下,有幸认识了明代“三杨”之一的时任太子冼马杨溥,并拜其为师。经杨溥推荐,吴与弼对朱熹所编《伊洛渊源录》如饥似渴,大开眼界,认为得到了“道统一脉之传”之精髓,自此放弃科考,立场研究道统之学,“焚当时举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贤而后已”。在京华烟云之地,吴与弼谢绝与人交往,把自己关在一处小楼,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闽学”两个学派的语录,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杨溥大为欣慰,对吴与弼充满期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这位弟子广为宣传,吴与弼自此名扬京师。

两年后的1411年,由于用功过度,吴与弼落下疾病,父亲让他回家休养、完婚。在船上,遭到狂风,船只差点颠覆,同船的人吓得面无血色,只有吴与弼正襟危坐,跟个没事人一样。风平浪静后,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害怕,他呵呵一笑说,我恪守正道,有什么好怕的?回到家乡,吴与弼身体力行,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的礼仪规范。父亲去世之后,家里失去经济来源,全家人的生活日渐拮据。吴与弼和普通农民一样,亲自下田耕作,坚持自食其力。但对于做学问,吴与弼却如饥似渴,不管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也不管酷暑还是寒冬,总是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嘴里念念有词。在乡亲们眼里,吴与弼俨然成了不折不扣的“迂腐子”。

正是这样一位“迂腐子”,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劳动与读书相结合”的学者。吴与弼大胆挑战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儒轻商思想,提出“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推动工农商贾儒学化,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学士放下身段亦读亦商,形成了当时特有的儒商阶层。吴与弼在家乡创办康斋书院,胡居仁、陈献章、娄谅、胡九韶、车泰、罗伦、谢复、周文、杨杰、饶烈等当时名士纷纷前往求学。吴与弼和学生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授教,在劳动中悟“道”,形成别具一格的“崇仁学派”,被《明儒学案》列为第一学案。吴与弼倡导的“居敬穷理,存养省察”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华“和”文化的深刻内涵,影响深远。吴与弼品德高洁,襟怀坦白,而且学识渊博,诲人不倦,被后人敬称为“康斋先生”。

坚辞不仕

吴与弼的学问和思想很快受到当朝大员的重视,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多人认为,以吴与弼的学识人品,应该进入仕途,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正统十一年(1446),山西佥事何自学上疏朝廷举荐吴与弼,希望征召重用。之后,监察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等也一再举荐,吴与弼都谢绝不出。

景泰七年(1456),御史陈述又上疏荐举吴与弼。荐疏连上,景泰皇帝朱祁钰相信吴与弼的确有非凡的水平,下诏江西巡抚韩雍亲自前往礼请,务必要把吴与弼请来。谁知吴与弼退还礼金,还是不肯出山,弄得这位抚台大人好没面子,也让朱祁钰颇为失落。

天顺元年(1457),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大家觉得吴与弼再没有理由推辞了。这年十月,权倾朝野的忠国公石亨和丰国公李贤联名上疏,盛赞吴与弼先生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堪为读书人的楷模,朝廷应该礼聘至京,加官晋爵。朱祁镇对吴与弼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派了一位叫曹隆的行人充任钦差,带着圣旨和丰厚的聘礼,星夜赶路,于当年的十二月到达小陂,他的使命就是把吴与弼接到京城去。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把诸葛亮请出山。吴与弼盛情难却,便打算给朱祁镇和石亨、李贤面子,先到京城去,然后再找理由辞官,彻底让朝廷死心。主意已定,过完农历新年后,吴与弼给弟子一一交待完要做的功课,这才不紧不慢地打点行装,跟着曹钦差踏上进京之路。这是1458年的农历三月,吴与弼已经68岁。一路游玩一路盘桓,沿途还不时约见一些新朋旧友,五月十六日到达京城。

大咖驾到,朱祁镇大喜,当即赐封吴与弼为左春坊左谕德,让他悉心辅佐太子。谁知吴与弼不仅不谢主隆恩,反而说自己本事又小年纪又大,请朱祁镇放他回家。朱祁镇哪里肯放?一面派人送给他金银玉帛、羊酒柴米,一面把他召至文华殿,好言劝说了一番,大意是说:你能够应诏前来,朕很高兴,给你加官、给你赏赐,都是你该得到的,你可不能不给朕面子。在场的官员也纷纷帮腔劝说,为英宗皇帝站台。吴与弼从容地说:你们都高看我了,我的学问很浅陋,身体又不好,实在是有负圣上期望,哪里敢在这里沽名钓誉、尸位素餐?朱祁镇还没听完,就黑着脸抬脚走了。

吴与弼耐着性子住了两天,朱祁镇也不闻不问。这可憋坏了吴与弼,到五月十八日,他再次上疏请辞。英宗也不见他,只让太监传旨说:朕晓得你不想当官,也不想做这些烦琐的政务,不过是让你在东宫里充当闲职,也不耽误你做学问,你就不要再辞了。吴与弼一时也无计可施,每天都郁郁寡欢。为了打破僵局,让吴与弼有事可做,李贤向朱祁镇提出,请吴与弼入阁,给大家讲讲《中庸》。朱祁镇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就同意了。吴与弼讲完课,回到住处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第三次上书恳辞。朱祁镇很不高兴,让太监传旨说:再三再四的请辞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还是勉为其难安心待着吧。

俗话说“事不过三”,三辞而不获准,吴与弼还是不死心。五月三十日,他身体有点不舒服,觉得是个好借口,就让儿子吴瑍代他到吏部去请假。英宗听说吴与弼生病,心想他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有点心软,打算答应他的辞职请求。吴与弼打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机会来了,于七月二日第四次提出辞呈,朱祁镇终于爽快地答应下来,让太监传旨:既然先生身体有病,无法胜任工作,就批准你辞职。吴与弼听后喜出望外。

回到住处,吴与弼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思考如何给这位新登基的皇帝留下点什么,以报答知遇之恩。经过慎重思考,向朱祁镇进“封事”十策: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这是在朱祁镇同意他辞职后的第七天。

朱祁镇龙颜大悦,特地把吴与弼召至文华殿,动情地说,朕是很想把先生留在身边,让先生施展平生之所学,助朕实现开明盛世之治,可先生执意要走,朕可是真舍不得!朱祁镇还亲自赏给吴与弼金银珠宝,并安排一位叫王惟善的行人护送他回老家。临行前,朱祁镇又让太监传话给王惟善:天气越来越冷,吴与弼老先生年纪大了,一路上要好生照顾,莫让他太辛苦。朱祁镇还下旨地方,要求按月支付钱粮,以解决吴与弼的后顾之忧。吴与弼在朝廷前后不到三个月,却受此厚待,也足见朱祁镇对这位“无双国士”的态度。

回到老家后,吴与弼觉得年纪真的大了,可能留下的时间不多,便一边抓紧著书立说,一边开始筹划已久的参访之旅。1461年冬,吴与弼舟车劳顿前往湖北,拜谒启蒙恩师杨溥之墓,以报知遇之恩。次年春,又翻山越岭赶赴福建,拜谒“闽学宗师”朱熹遗迹,以慰平生之想。到1469年初冬,一代理学大儒吴与弼先生的生命终于走到了近头,十月十七日卯時(早上5点到7点),吴与弼溘然长逝,享年79岁。

吴与弼先生去世后,被请入仙游山的乡贤祠(昭清祠)。嘉靖三年,时任江西巡抚陈洪谟向明宪宗奏请改昭清祠为崇儒祠,崇仁知县王铎亲自督工,规模形制更加宏阔,奉吴与弼画像于此,春秋祭祀,以肯定吴与弼之贡献,阐发后学者之幽思。清乾隆年间,崇儒祠改建于县城北门外,香火更盛于前。

离开崇仁,回想着沿途的所见所闻,吴与弼先生的生平过往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鲜活而生动。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仍不改其乐,这种不以一时的物质贫乏为忧,反以读书涵养为终身之乐的精神,是无数儒者追求的“孔颜所乐何处”,是中国儒家传统里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在吴与弼身上,体现为七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奋励,耕读日课,涵养自身,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真正的儒者,不外如是。

参考资料:光绪七年版《江西通志》、道光元年版点注本《崇仁县志》、荆溪店上1989年版《吴氏十二修族谱》等

感谢李海华主席、黄勇辉老师、吴建华先生及崇仁吴文化研究会提供支持协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