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苏北千年古镇板浦,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历史上,不仅出过不少名人。而且还有大量的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当日历翻到八月。祥和的古镇,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非常热闹,喜气洋洋的月份。这个古镇,自古民风淳朴,古镇上的人,一直传承了和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每到八月桂花飘香的时节,亲戚中,已享受退休的大姨哥张根福,他家的居住地,离李汝珍故居,只隔一条街而已。桂花花开时节,大姨哥便迫不及待地穿过东大街,从李汝珍故居里的桂花树,采摘一些桂花,带回家后,洗净晾干,再制作成桂花糖。好以此,用来包桂花饼和桂花汤圆。大姨哥,好口福。与古镇共明月,最点型的食品,应该是中大街老字号曹家作坊,制作的中秋桂花月饼,这个时候,供不应求,食者如潮,趋之若鹜,争相购买。但,说什么,也不能忽略了栗子。这个时节,栗子也像桂花一样风行。栗子彻底地打动了妻子的心。我家的巷口头,直对面,新民路就有一店铺,取名叫“秋栗香”。妻子是这家店铺的常客。他家的“糖炒栗子”很出名。妻子每次去,都要排上好一阵子队,才能一饱口福。桂花香和栗子香,相得益彰。古镇人就浸润在这些丝丝缕缕的、氤氲的香气中。“栗子”与“立子”谐音,寓意“早立子”,即早生儿子的祝愿。栗子是吉祥物。古镇人家,举办婚娶喜事时,总是不忘,要在新婚桌上、帐子中、被子中,或者新妇怀中放枣和栗子的习俗,以求吉利。与此同时,除了桂花、栗子,还有一种菊花香。也悠然飘来,连绵不断,沁人心扉。菊花香,何处来?古镇人家,喜种植菊花,传着花趣!菊花灿烂开放,古镇人家的院子里,一片灿然金黄,这是古镇人家,一道婉约的景致。
早年间,我有幸读过许多关于描写菊花的诗句。比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采菊东篱下”、“秋菊有佳色”、“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皆可看出,古人十分偏爱菊花。李时珍说:菊,春天生长,夏天繁茂,秋天开花,冬天结实,备受四时之气,饱经风露,叶枯而不落,花槁而不凋,味兼甘苦,性禀平和。古人说:菊花,隐逸者也。古往今来,不少种菊花的文人,便以隐逸标榜了。例如,隐居在河东嘴的文化名人,《板浦春秋》的作者姚祥麟姚老师,就是这样的隐士。他在自家的庭院里,心无旁骛,专心种菊。用菊花高洁来表明心迹,不媚世俗,独具风骨。菊花迷人,让人满心惬意,秋风掠过,一缕浓郁的香气,随风飘散,流动在古镇的街巷。我布衣布鞋,走在古镇,闻着令人沉醉菊花香,心里有淡淡的喜悦。我感慨,亲临其境,才知其美也·····才体会到秋菊的妙味。古镇的深街背巷,偶有小贩,高声叫卖菊花,其吆喝声是:“卖菊花呀!卖菊花呀!”吆喝声,忽远忽近,声声入耳,韵味十足。菊花的作用颇多。可赏、可戴、可食、可酿酒、可制作菊花锅。最有意思的是,古镇寻常人家,在家开宴,惯用菊花,做菊花火锅。经过一番操作,大功告成后,家人围坐,谈天说地,家长里短,人情世故······菊花火锅,清心明目,亲切悠长。
喝杯菊花茶如何?也未不可。依我看,菊花还是泡茶最佳。
喝菊花茶,算是一件最美的事。若是,有友人来访,可直接带友人去北门口,刘文庆刘老板开的“简宁音乐吧”,喝杯菊花茶。菊花茶,君子茶。一边喝菊花茶,一边听听音乐,放松放松自己,何不乐哉?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侥幸发表几篇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