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甘”,是味觉记忆,也是潮汕人的人生哲学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白露过后,昼夜温差会逐步加大。
因此白露前后要预防呼吸道疾病,注重生津润肺。
橄榄中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癌肿从血液中提取的亚油酸的数量,起到一定抗癌消肿作用,还能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可用于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橄榄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蟹毒。”
潮汕常用橄榄加猪肺、粉肠、骨头煲汤,味道甘酸,开胃润喉,润肺止咳。潮汕有道药膳叫青龙白虎汤,别看这名字生猛,其实就是橄榄炖萝卜,对止咳有奇效。
橄榄,潮汕多地都有种植,以潮州潮安、汕头潮阳、揭阳普宁等地为主产区,有三捻、纳种、香种、甜种、青皮等多个品种。
民间素有“桃三李四橄榄七”的说法,也就是说,橄榄树至少需要栽培七年才能挂果。每年五月前后,橄榄开花,七月果实饱满,色泽青翠,待中秋一到,开始变黄成熟。
对于潮汕人来说,橄榄集药材、食材、零食、下饭菜等各种用途于一体,炖汤只是其中一种常见吃法。
橄榄有一股倔脾气。刚入口它苦涩无比,让你的口腔瞬间收紧;你需要气定神闲,诚心诚意地接纳这颗橄榄,这时它才会放下身段,开始回甘。这就像化学反应,苦涩变成清甜,逐渐充盈你的口腔,连喉咙都是轻轻的甘甜味。
越是细嚼慢咽,橄榄就越有味觉的深度。它先折磨你的舌头,再轻轻地安抚,令人上头。
这,就是令潮汕人无法自拔的“苦甘味”,也是他们的味觉记忆。更多的青橄榄,被他们以魔幻般的手艺,变成形态各异的吃食,以让这独特的苦甘味,跨越整整一年四季。
全国各地,
应该只有潮汕人,
能把橄榄吃出最美的花样——
一来是说,霜降节气前后,便是橄榄大量收成的时候;
二来是强调,传统收获橄榄要靠摘取,而不是现代人喜欢的“拿竹竿叩”。
有年头的橄榄树,经常能长到二十几米,农人要用绳梯爬上去。潮汕沿海经常狂风大作,偏偏摘橄榄时最怕风,因为风吹树摇、人有危险,同时橄榄会掉落。
砸到地面的橄榄极易损伤,既不能久藏,做成药材、杂咸也不漂亮,等于暴殄天物。
潮汕还有句俗谚:“乘风叩橄榄”。听起来像是乘风破浪,其实它在嘲笑别人大敲竹杠、趁火打劫。
因为摘橄榄怕风,农人都挑没风的日子上树,只有宵小鼠辈才会趁风起时乱叩橄榄,如同趁火打劫;大风一刮,橄榄落满地,贪便宜的人也会趁机捡走,形容大敲竹杠。
正如老辈人常说的,吃橄榄就是“吃人生”——要先苦后甜,不要只顾着甜,而把苦留在后面。勤恳朴实的潮汕人坚信:只要肯吃苦,终究会苦尽甘来。
“时年八节”
是每个“胶已人”生活的节奏、情怀的归属。
你知,或不知;
它都会定期提示你、教你、为你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