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我踩的坑,亏了 10 万

小编: 梁萧 发布: 2021 年 10 月 10 日

在后台看到一条读者留言。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踩过的一个坑。

不妨讲讲。

几年前,我投过一家餐厅。

这家餐厅的老板是位 40 多岁的大哥,有开餐馆的经验。

当时他要开几家分店,但手头缺钱,于是就想着拉更多人入伙。

他设计了一种模式。

每一家分店的启动资金大概是 100 万出头,包括前期的店租押金,装修成本,人工成本等等。

老板将启动资金分成十份,每一份大概是 10 万。

散户们可以出资认购。

而老板作为餐厅的管理方,不出钱,可以凭技术和管理入股,直接拿走其中一份。

到时赚了钱,大家就按份数分钱。

我当时想得很简单 ——

餐饮本身是现金流生意,有成熟的老板运作,不一定能赚大钱,但不至于亏损。

于是就认购了一份,也就是 10 万。

结果。

开了大半年后,这位大哥直接在微信上告知:

抱歉,餐厅亏损严重,现在开不下去了。

得关张了。

作为投资人的我们,一分钱都收不回了。

几位投资人有点懵,这这这。。。

毫无征兆啊。

我们没法接受这个事,就和老板说 ——

关店可以,但我们需要汇总清点一下账本,查看下各种单据。

我们想搞清楚,这钱都亏到哪去了。

老板说 ok,可以查。

这时幺蛾子就来了。

因为投资人来自各个地方,彼此之间都很陌生,很难约一个共同的时间去清查账本。

要不是你忙,就是我忙,很难凑一块。

于是查账的时间,一再往后拖。

老板见我们一盘散沙,也乐得拖延。

当然,后来我们也有招了。有两位投资人主动站出来,说愿意作为代表去查账。

一查账 ——

发现这问题就大了!

原来,老板用远高于市场价的钱,采购酒水饮料;

也在高价采购菜品等。

还不止。

店长(也就是老板的亲信)拆借了不少店铺的钱,每次两三千,次数频繁。这些钱都不翼而飞了。

投资人们很生气,就找老板要说法。

这时老板就开始支支吾吾:做个餐馆,很多花销都是应当的。

问得多了,老板就不太回信息和电话了。

拖了一个多月后,投资人决定,找律师要起诉。

前前后后也找了律师,投资人也另出了律师费用,人均出了一千多块钱吧。

到了这一步,其实离关店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了。

然后律师给我们反馈 ——

打赢官司的问题不大,但是经济价值不大。

赢了也未必能收回多少钱。

但我们还是走了法律。整个官司走下来,流程冗长。

到了判决的阶段,我们收到消息 —— 这老板已经个人财务破产,被限高了。

掏不出来半分钱。

还有别的债主排在我们前头,等待执行。

图片

最终这事,也不了了之。

当然,最后我的损失只是 10 万,也算不上太惨痛。这事也过去两三年啦。

聊以安慰的是。

亏损也能换来一些认知吧。

1) 比如这个事之后,我就不喜欢掺合一些小生意了。

许多小生意,不在我的能力圈内。

我也不了解人家做得好不好。

另外,很多小生意,赚的只是个人辛苦钱;

多一个股东的话,挣的钱还不够分的呢。

2) 没那么知根知底的话 —— 投小生意,还不如直接买股票呢。

股市也有风险。但上市公司至少账目清晰。

以及,选优质公司的股票去买,再怎么亏,通常也不会亏到渣都不剩。

流动性也好,可随时变现。

(当然了,上市公司也有财务造假,以及退市的情况)

3) 当一个资产出现了风险后,再去维权已经晚了。

工作要做在事前。

无论做啥投资,拿出钱之前,先做好客观评估:

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个会亏损多少?你能否接受这个亏损?

如果接受不了,就老老实实地别冒风险了。

尤其是当一个项目,涉及到很多投资人时,你会发现:

出了问题,往往大家也很难齐心一致地去追债。

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比事后的追债能力 —— 重要的多。

(想想恒大的事)

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说 ——

投资中,90% 的风控得做在事前。

这是真理。

来源:越女事务所 微信号:ynducai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haishibei.com/post/6864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