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从小骂到大是怎样的体验?初一男生:“我今年12岁,我的妈妈骂了我11年”

很多焦虑的家长都有一种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恐惧心理:一个小问题没解决好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变成一个无法弥补的后果。
这种逻辑的典型例子是:如果不……那么就……,然后就会……,进而……,那么人生就没有希望了。
孩子没有进好的幼儿园一定就进不了好的小学、中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吗?很显然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滑坡谬误”。
但一些家长往往愿意相信这个逻辑,于是惶恐不安,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对孩子紧盯不放,一点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担心它会造成最终那个可怕的后果,必须立刻马上把它消灭干净。一旦孩子迟疑磨蹭,便不断地催促他快点去完成……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我就是“催促+纠错”模式的受害者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曾自述自己童年的经历,我很纳闷,家长们是怎么把教育模式调成全国统一的呢?
早上闹钟一响,孩子还没从睡梦中清醒,妈妈就说“快点起床了,你又要迟到了”;(催促)
穿个衣服嫌扣扣子方法不对;(纠错)
一边要求孩子吃完她准备好的所有早餐,一边嫌弃孩子速度慢,抱怨说要是早起十分钟就都解决了;(纠错+催促)
终于背起书包要出门,妈妈又要孩子检查一下有什么没带的,万一检查出来真有遗忘的,赶紧去拿,妈妈批评说:“丢三落四,不提醒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为了避免被唠叨,有时候就算有遗漏,也不愿意去拿了。(纠错)
晚上,妈妈一进门就问:“作业做完了吗?”不管作业有多少,只要没有做完,那一定是你在家玩游戏没有好好做作业,然后嫌你字写得不好看,发现你的错误又增加了;(纠错)
万一很幸运,作业做完了,妈妈又说那为什么不预习一下?不复习一下?不自己再看看书?有时间为什么不练练琴?
“总之,妈妈最常说的话就是'快点快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挑我的错。”
人间真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家长们总会进入一个误区,我帮孩子把错误都挑出来,改正掉,他就一定会越来越优秀了,所以不断地重复“催促+纠错”模式和“纠错+讲道理”模式。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初一男生:我今年12岁了,但是,我的妈妈她骂了我11年。

他说从自己有记忆开始,无论什么事,妈妈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他。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同学抢我的玩具,我妈妈会批评我不大度;
上小学时和同学发生争执,我妈妈一定会不问事情的原由,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就是你错了;
我考得好的时候,妈妈会冷漠地说一声:嗯;
我考得不好的时候,她又会拿我们班各科成绩第一名来和我比”
这位初一男生的自述勾起我脑海中遥远的往事,我也有一对这样的父母,而他们的初衷永远都是“为你好”。
实际上可能是家长自己有被认同的需求,生怕别人批评他不会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一定要大度谦让,与人为善。孩子与人发生冲突了,一定要先骂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显示他不护短,家教严厉。
我爸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考得好,不要翘尾巴。”
要是不幸没考好,他会说:“被我说中了吧,骄傲肯定就要退步,你看看人家XXX。”
陈铭说得对,“家长总是出于希望孩子往更好的方向转变的初衷,找缺点,然后反复去提。殊不知,他会摧毁那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总是怎么改也都是漏洞。
确实,在父母的时时警示之下,我战战兢兢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也养成了时刻质疑自己的习惯,我不敢懈怠,持续努力,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不敢松一口气,会在心里觉得那不过是侥幸。

这在心理学上叫“冒充者综合征”

临床心理学家保琳和苏珊娜曾经研究了150名女性来访者,她们中有受人尊敬的教授、博士学位获得者、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等。
在普众认知中,她们无一例外都是优秀的,但她们却不认可自己具备外界所认为的“成功”——
有人认为是招生委员会犯了错误,自己才被录取;
有人认为考试成绩好,只是运气;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被高估了,自己并不胜任现在的工作。
她们经常被万一被别人发现我名不副实,是个骗子的恐惧所折磨,在外界的高度认可和对自我的贬低之间,她们徘徊、焦虑、痛苦。担心一旦别人了解了真实的她,便不会再给予认同,为了避免被人发现自己“不配”,她们逼迫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迎合权威,掩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
“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研究表明,七成以上人群受“冒充者综合征”困扰,“病因”均来自他们的父母和家庭。
这位初一男生说自己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谨慎,因为他生怕自己的某个言行举止又会引来妈妈的不满和批评。
所以,他鼓起勇气向母亲喊话:妈妈,你可以多表扬我一点吗?
他将会得到怎样的反馈呢?妈妈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呢?

妈妈:你太不用心啦!不该批评你吗?你说你要不要改正?

妈妈说其实她对儿子曾经说过很多鼓励的话,可惜他都忘掉了。
“你在五年级时,你去北京参加一个英语竞赛,你自己一个人离开家,妈妈有没有说宝贝你很棒?”
两句赞扬,淹没在了批评的汪洋大海里,可妈妈认为这都是因为孩子不用心。
“因为你平时在生活当中,马马虎虎,就像刚才说的,妈妈表扬过你很多次,但你都不记得,是因为你太不用心了。
“比方说在上次期中考试时,化简求算题的第二题,原题是24乘以2,而你抄到答题卡上时,就抄成了24乘以二分之一,你说妈妈该不该批评你呢?你说做事马虎,丢三落四,你以后要不要改正呢?
孩子的诉求本来是希望妈妈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结果妈妈一开口又回到了日常交流语境。不得不说佩服这位妈妈,遥远的事情还能精确到题目的题面。
“妈妈觉得,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严格管理他的人,而且对妈妈来讲,严厉其实也是一种爱,妈妈也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妈妈在和你一起成长,所以你自己也要去改下自己的不良习惯,去做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其实妈妈说的道理都对,但孩子已经满脸不耐烦,隔着屏幕我也感觉到一种窒息感。
太唠叨,让他形成一种只要妈妈说教,就自动进入“屏蔽模式”的自我保护状态,内心明显地抵触,此时再对的道理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她才愿意听?

《少年派》中,“中国式虎妈”王胜男无疑是爱孩子的,但说出的话却像“刀子”般句句扎心。她错把批评、指责、挖苦、打击、唠叨,当成了亲子沟通的方式,所以她掏心掏肺却吃力不讨好,在女儿眼里,她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女魔头”。
最扎心的一幕是,妙妙为了参加直播年会逃课,王胜男毫不留情地把她抓回了家,妙妙扬言要放弃高考做直播,母女间的战争前所未有的惨烈。
林妙妙肯定做得不对,高考对于人生的意义之重大,作为18岁的高三学生不应该不懂,但由于王胜男长久的不当沟通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她的苦口婆心非但没能把妙妙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反而一次次将她推得更远。
这次妙妙一气之下跑到了楼顶,把王胜男吓得直接晕了过去。
经此风波后王胜男彻底“服软”了,毕竟活着最重要!而妙妙本性并不顽劣,看到妈妈为了自己躺进了医院,她内疚不已,同时“跳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她无颜面对邻居和亲友,将自己封闭在屋内。
林爸爸为了开解妙妙,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可谓是教科书式的经典——
他先说自己看了妙妙的直播,问她想不想听自己的观后感。由于父女俩日常的亲子沟通较顺畅,又聊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妙妙自然不抵触。
接着他对妙妙做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不足:不隽永。
这其实是妙妙已经意识到的问题,于是饶有兴致地与爸爸探讨起来。
成功和妙妙达成链接后,林大为鼓励她“跟古人圣贤交往,即便不考大学,做网络直播也会与众不同”。
之后,林爸爸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不但让女儿对他刮目相看,更令她体会到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爸爸的教育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都说沟通是七分情绪,三分内容,林大为便是充分利用了“共情”的力量,达成了与孩子情感上的链接。
最后,他意味深长地给女儿建议:“如果你读了书,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的观点,就不会人云亦云了。如果你不辍读书,到了爸爸这年纪,那时候的你,会韵中有慧,文笔留香。
林妙妙就像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打了鸡血似的开始备战高考。
正如阿黛尔·法伯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提到的:
"如果家长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林大为和王胜男,你想成为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