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期:小讲堂《四大美人:杨贵妃、王昭君》律韵点评/沧海云翥】

4《红颜殇之杨玉环》作者:不除庭草留生意
华清笙乐霓裳舞,一骑红尘几度终。
把酒回眸花亦醉,扶风娇喘步正匆。
红尘荏苒忙擒主,玉损萧疏遁入空。
欲说红颜曾祸水,谁知皇帝引弯弓。
点评:庭草的作业平起仄收式。
首联第二句“红”字挤韵。
第二联“风”字挤韵。
第三联“红”字撞韵,并且重复使用了。
第四联“红”字挤韵了,第三次重复使用了。
平仄格式方面第四联出句失粘,“欲说”说字应仄。
首联,第一句“华清池”一语即揭晓了主人公杨贵妃以及她的能歌善舞。
第二句,本应在首句上做伸展,但作者没有,而是以总结式的句子来完成这句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造成有收尾的迹象,并且,下文出现的内容就显得突兀了,以后,作者切记这些细节,事情刚开始,你来个总结干嘛呢?
颔联,对仗尚工。
也将杨贵妃那种“回眸一笑百媚生”那种形态描述得淋漓尽致。这联人物形象表达不错。
颈联,对仗一般。忙==遁。形容词对动词,对仗不工。
这联,词意表达不清,笼统、没有明确所指事件,也就是说没抓住人物在史书上记载的特点与事物来着手,所以,有画蛇添足之感。
“萧疏”不曾耳染目睹,似自造词汇,费解。
“遁入空”会联想到遁入佛门之感,一般指修佛崇道之人,这点与人物无关。
合联:出句没问题,“红颜祸水”是古封建时代,女子身份卑微的象征。
但第二句:表达有扭曲历史,唐王非常宠爱杨玉环,她是群臣被逼白绫上吊而亡,玉环死后,唐王做了很多悼念她的活动与词作。
所以与“弯刀”没什么关联,有凑韵之感。
纵观全文,交待杨贵妃的形象不错,只是没有重点突出人物事件,以后,人物描写多查阅有关史书记载,这样,作品才有声有色。努力!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
老师您好,老师我查了下“说”是今平古仄,“萧疏”是稀疏,荒凉的意思,我是想表达她死时的景色,老师还有这个杨玉环是出过家的,最后死在马嵬驿,但是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我是这样想的,不也是佛堂吗所以我用了遁入空这个,最后我是想说皇帝硬上弓的意思,杨玉环不是他儿子
的妃子,先出家,再当父亲的妃子。不是硬抢来的吗?我是想说后人都说她是红颜祸水,但是谁人知道当初她是被皇帝硬抢来的,因为皇帝的宠爱才被诬陷说是祸国秧民,是想表达她是个政治的牺牲品。老师是不是我表达的方式不对?
:不除庭草留生意解释如上。
1:纠正“遁入空”之辞。的确是,杨贵妃曾带发出家。
2:“萧疏”用词保持原态度,词汇生造。
3:“谁知皇帝引弯弓”,这种霸王硬上弓表达不清晰,易生误导,她原是王妃,抢占而来。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附笔。
8《杨贵妃》作者:踏雪寻梅
天生丽质美容颜,羞与百花谁比攀。
洗浴承欢陪主侧,笙歌弄舞侍君间。
一人得宠生光彩,诸户封侯耀御环。
孰料渔阳安史乱,马嵬坡下绝尘寰。
点评:踏雪寻梅的作业采用平起平收式,平仄押韵无误。
首联,从人物的外貌着手作为起句,这联内容也突出了杨贵妃“羞花”的特性,不错。
“羞与”百花,一个“与”字使主语颠倒了,应该是花羞而非杨贵妃羞。
当然,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杨贵妃太美令到花儿羞愧。
颔联,对仗工整。
出联借拟华清池的典故,对联借用人物的能歌善舞,也暗讽了宫中帝王与君臣夜夜笙歌的腐败现象。
颈联,对仗尚工。
这联更是递进了古代王朝权益的重要性,有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感”,所以,自古至今权益是王道。
合联,本来这联收得漂亮,交待了杨贵妃的悲惨结局,也符合实情。但是,这联
连接上句的意思,转变太快,上句正沾沾自喜享受着荣华富贵,突然就出现在逃亡中命葬马嵬坡,前面没有铺垫伏笔,故显收尾突兀,以后请注意这些细节。
纵观全文,立意不错,用词平铺直叙,炼词造句有待提升。
有一种我想随性修改的冲动,
比如首联:
“天生丽质俏娇颜,羞煞百花谁比攀。”
总体不错,请再接再厉!辛苦了!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
9《寄昔妃 》作者 :即墨青衣
纤歌乍罢咽仙归,翠饰常鸣泣马巍。
玉面晨馨花靥逝,霓裳夜寂舞不挥。
明皇至死寻仙岛,昔影孤灯忆采薇。
故殿汤泉凝鬓钿,春宵皆尽梦先妃。 
点评:青衣其实是不太熟悉韵律,但非常好学与勇敢,先赞一个。
青衣采用的是平起平收式。韵律和谐。
首联,青衣异出常人,竟然是从杨贵妃死后作题材。
出联:“纤歌”词组少见,笙歌比较妥贴。
对联,词意表达不清,翠饰常鸣是因为风动之故吗?人死了而翠饰仍在发出声响,但没作仔细阐述,另,贵妃命丧“马嵬坡”而你的“马巍”应该不符原地名。
颔联,对仗尚工。
出联,“玉面”“花靥”词意重叠,玉面也指美人素洁面孔,“花靥逝”这句在首联已经交待,又出现在这显得啰嗦。
另,整句也表达不清,不知所指。
对联,爱妃已故,长长寂夜再也见不着她身着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了。
“霓裳夜寂舞不挥”,用个“挥”字这样的动词来形容曼妙舞姿,有点大煞风景。呵呵…。
颈联:明皇==昔影,至死==孤灯,对仗不工。
“明皇”名词==“昔影”时间名词。“至死”承接复句==“孤灯”名词。
这联作者表达的意思是唐王至死都在想念爱妃,从侧面说明杨贵妃深得唐王宠爱。
采薇,用了典故。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但这个典故似乎与贵妃关联不大。
合联,以唐王痴向曾经贵妃艳绝一时的华清池作为收笔,不错。
以时序而言,如果,将合联的立意与颈联对换,效果更好。
纵观全文,首联、颔联逊色,颈联、合联比稍好!
青衣入群较晚,掌握的不多,但我看到你的努力了!再接再厉!辛苦了!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
19·《昭君出塞》作者: 凤凰涅槃
翠黛红颜锦绣妆,娥眉绝色出家乡。
马入边关辞故国,人离素帐别爹娘。
胡风卷雪衣纱舞,汉草拦沙叶片扬。
异域和音低调奏,田园想念暗心藏。
点评:凤凰的作业采用仄起平收式。格律上,第二联失粘,这句“马入”应平,“边关”应仄,“故”字应平。这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所以,从这联开始,导致下面的平仄格式全部都错了。
采韵下平七阳韵,颔联帐字挤韵。其他没问题。
首联,出句“翠黛红颜锦绣妆”,翠黛又红颜词意重复啰嗦。
对句,“娥眉”又加重与“翠黛”“红颜“等词意上的重叠。这两句感觉过于的刻画与拼凑了。
颔联,边关(名词偏正结构)==素帐(颜色加名词),对仗不工。
这联的内容不合逻辑,颠倒了时间上的顺序,应该是人离素帐别亲娘才到马入边关是吧?
颈联,对仗尚工。
这联,出句不错,表达了莽莽边塞飞沙走石、衣袂飘飘的特点。
汉草拦沙有点夸张,叶片代指树,挡沙的应该是树木比较符合实情是吧,这句,反而让草抢去了树的功劳。
合联,出句还行,表达昭君在异国他乡与世无争的一面。
对句,“田园”暗指故里的意思,将自己思乡的情绪暗暗收藏。
纵观全文,作者只是简单的描写了昭君出塞的表面现象,并没深入的去对她事迹作描述,也没表达作者对昭君的情感与观点。所以,文章缺少写作目的。
希望作者经后注意以上细节,期待你的进步。辛苦了!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
24·《游华清宫遐想》作者:信天游
西安骊北多名胜,不到汤泉枉此行。
舞剧编排盛唐事,书墙再现往昔情。
海棠沐浴杨妃笑,绣岭缠绵皇上迎。
佳丽三千庭院待,安史乱后不相营。
注:汤泉宫、绣岭宫分别是华清池的曾用名和别名。
舞剧:专指歌舞剧《长恨歌》,它是以唐华清宫遗址为背景、以盛唐文化为主题、据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长恨歌》改编创排的大型山水情景舞剧。
书墙:宜春阁南面,有一座书墙,墙上刻着毛泽东手书的《长恨歌》(局部),此处“书墙”意指《长恨歌》。
佳丽三千庭院待,安史乱后不相营。安史之乱后杨贵妃被赐死,虽然宫中还有三千佳丽,但唐皇因思念扬贵妃却无心去经营、搭理,这进一步深化了唐皇对扬贵妃的宠爱和思念。
点评:信天游的作业,平起仄收式,平仄格式尾句失对,“安史乱后”史字应平,入韵无误。
望题生义,这是一首现代手笔入题的作品,以杨贵妃西安遗址进行侧面描写,表达贵妃曾经的风华绝代。
首联,直奔主题与作者游览华清宫的目的,自然、简洁,不拖泥带水。虽然本人崇尚古风,但你的起笔总体而言不错。
颔联,编排==再现,盛唐事==往昔情。词性不同,所以对仗不工。这联表达作者在华清宫的所见所闻。
颈联,海棠==绣岭,属宽对,绣?秀?应该是“秀岭”吧?
海棠是杨贵妃的小名,据传,唐玄宗曾用“海棠睡未足”来形容杨贵妃酒醉未醒,朦胧倦妆之态。于是,在这句中人名就重复使用了。
这联作者进入对贵妃当年风花雪月的冥想状态,表达普通,没抓住重点。
合联,回归历史总结,此联立意不错。
纵观全文,起承平铺直叙,转联一般,合联不错。请作者今后注意以上细节,辛苦了!
点评:群主老师:沧海云翥。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