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未必是戏,家长却要学会演:按下给孩子“剧透”的欲望
每个人都在表演。
这个表演,即便不能算作演戏,也是在按照你被设定的社会角色,来行动。
比如,别人说你是自信的、外向的,在他们面前,你会不自觉地表演自己的外向和自信,隐藏起内心的无助和不安。
如果你想“换角色”,往往需要进入另一种环境——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
这样的故事真实发生过——
一名球员,在原先的球队中,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比如不自信,缺乏热情,缺乏勇气。
即便他内心热情似火、激情涌动,但改变自己,也相当困难。一旦改变,会迎来无数诧异的目光:“呀?你今天咋这样了?”
他最终选择出国,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球队。在陌生的环境中,他努力改变自己,激情四射,热情如火,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扮演”的成分,比如在公司你是老板,是领导,颐指气使;回到家中,不得不谨小慎微,服从老婆的领导,卑躬屈膝。
家长也是如此。即便你不自信,也要努力装得自信,自信的父母,对孩子会产生强大的正面作用。
有心理学家指出,就算你对生活感到灰心失望,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这并不是说,家长就只能虚伪地表演;脆弱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己,但同时,要给孩子以勇气和力量,让他知道,个体是脆弱的、孤单的,但家庭和集体充满力量。
有一位男子在卧室接到一个电话,他最好的朋友,因病不幸去世了。
他哭了起来,妻子听到声音,走进来,拥抱他,安慰他。
儿子也听到了动静,来到卧室门口,不知所措地看着爸妈。
爸爸原本不想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但又一想,谁都有悲情时刻,不必隐瞒,于是抱住儿子,哭着说自己的好友去世了。
儿子轻轻拍打父亲的后背,安慰他。
那一瞬,儿子在成长。
无论扮演,还是真情流露,都没有一定之规。扮演,不是让你变得虚伪,反倒更接近于真实。
并不是说,你非要跟周星驰一样,拿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每天装模作样地研读,而是要克服一种心理弊端:喜欢“剧透”。
每个人都有“剧透”的欲望,戳破别人的窥探欲,是一种让人上瘾的行为。
家长和幼崽之间,关系纯真,家长会更急切地想把自己掌握的内容,传给孩子。
如果家长和幼崽之间可以连一根网线,迅速上传、下载,我想很多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连线手术。
但是,在科技没达到这种高度之前,喜欢剧透,迅速告诉孩子答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换句话说,家长越喜欢剧透,越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孩子就越有可能走弯路。
表面上,走捷径、被“剧透”的孩子,更能记住答案,但记忆时间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孩子绕的弯路越多、学习时越吃力,长期的记忆度越好。
在心理学上,这叫“合意难度”。意思是说,适当增加孩子学习的难度,但又不至于难度过大,对学习更有利。
这就很考验家长以及老师的“定力”。难度的增加,会带来以下肉眼可见的事实:
孩子当前的表现,会比较差;
孩子有挫败感,垂头丧气……
淡定。你要习惯接受这种喜人的气象,就好像我以前说过的——初为人父(母),首先要努力对婴儿的哭声产生免疫力,否则很难成为“懂育儿科学”的父母。
唯一不太好的是——这样做,感觉有点“虐待”孩子呢。忍忍吧,受点挫折,不是坏事。
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出提示,更不要直接给答案。
研究表明,在练习期间,实验对象获得的提示越多,早期表现就越好;但在一段时间之后的测试中,表现就越差。
不带提示、有难度的练习,会带来“当时成绩”的下降,孩子们差错较多,做起题来感觉“不顺手”,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对这些内容的巩固程度,会相对较高。
所谓家长的“表演”,就是要在孩子面前,控制住“剧透”欲,不要孩子一面露困惑就浑身难受,急切地想告诉他答案。
你可以暂停3秒钟,对孩子说:“你先想想,有没有可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高金国,网名高了高。小学毕业证得主,出了26本书。以“有趣”为第一要务,专注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