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拔地而起,鹏辉一马当先
(报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证券 朱栋 皮秀 王霖 王子越)
国内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症结在投资回报率和 政策约束力两方面。2020 年以来,在疫情和碳中和转型促动下,国内储 能市场迎来政策强风,按国务院 2030 碳达峰最新规划目标,国内新型储 能装机规模将从 2020 年底的 3.28GW 增加到 2025 年的 30GW 以上,对 应未来 5 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 55%。近年来国内负荷端的“双峰”特征以 及发电侧“波动电源”风光出力的加大,致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难度不断加 大。当前全国近 22 亿千瓦的装机总量,在冬季无光/少风/枯水/缺气的时 段,装机出力可能下降到不足 14 亿千瓦甚至更低,而要匹配近 12 亿千瓦 或更高的尖峰负荷,对应到各省区的电力保供压力将会更大。我们测算到 2025 年国内最大用电负荷或接近 17 亿千瓦,若以中电联预测的 2025 年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28.5 亿千瓦,对标 2021 年 1 月的晚高峰情况,或将出 现近 1 亿千瓦的负荷缺口,届时 4 千万千瓦的调峰任务将主要由电化学储 能承担,这也与最新规划目标相契合。当下国内市场电价体系仍未建成, 售端电价多执行行政定价模式,新建储能所增加的成本尚不能有效传递到 价格端。2021 年,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 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山东省组织储能示范项目申报,总容 量超过 500MW/1GWh,中央和地方多个政策指引将配建储能与新能源并网挂钩,预计十四五期间近 3 千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的相当比重将由发电侧承担。
鹏辉能源一马当先
公司在储能领域有何优势?相较动力电池,储能市场的格局演绎或有很大不同,to C 端业务拓展更多依靠渠道和品牌推广, to B 端面向企业,项目投资方众多,业主更看重安全和成本。从公司的能力点来看,其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主打性价 比策略。近年来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贯彻大客户战略,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在上游原材料端,公司参股设立四川盈 达锂电,主营磷酸铁锂前驱体,规划未来两年磷酸铁产能 10 万吨,目前一期 2 万吨产能正在建设中。 近几年公司逐步完善了在储能领域的产品线、项目大客户积累、资格认证等能力建设,正进入从 1—>N 的快速拓展期。在产 品端,公司重点开发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所研发的储能电池,循环性能优异(长寿命型循环达 15 年/7000 次),安全性高, 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已获得国内外客户的批量订单,并取得试产认可。在客户端,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开发优质战略大客户, 便携式储能携手 Ecoflow 正浩,产品销往亚美欧等全球市场;通信储能与铁塔、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大客户深度合作,跻 身国内 5G 基站后备电源的头部企业之一;在大型储能领域,公司携手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规划超 10GWh 的产能布局, 与华电重工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国内外电力行业范围内的低压配电设备、储能系统及电池设备业务展开合作。
为加码新能源领域的储能业务发展,公司于 2019 年携手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江苏天辉锂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3 亿元,公司持股 51%。天合光能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企业,2020年组件出货量近 16GW,全球市占份额超 10%,天辉锂电公司将依托鹏辉能源 电池技术的积累沉淀、天合光能的全球用户资源以及两家企业在生产制造上的经验,通过模块化、可扩展、高效率的一体化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侧解决方案、电网侧解决方案、用户侧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微电网储能解决 方案。合资公司规划了累计超过 10GWh 的总体产能布局,目前已建设磷酸铁锂电芯生产线一期项目、PACK 生产线一期项目, 另有储能集装箱系统组装线等产能项目,同时配套集成了 BMS、PCS、EMS 系统等。
总结
着眼未来百年,全球能源体系的变革将更加波澜壮阔,锂电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迎来数量级式的增长,对于基本盘稳健、战略重心明确、行动力敏捷的“小白马”型企业,有望借机起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公司有着 20 年的稳健经营历程,百亿营收的先期发展目标,明确重点发力储能业务,正逢储能海潮初涌,正是搏浪者激流勇进之时。
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在产品和市场端的更多加码,公司未来几年的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 2022年起原材料价格的开始回落有望对电池企业利润率形成支撑,在经营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开拓进展。
☆ Carbontech2021碳基储能论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DT新材料
承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二黑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媒体:DT新材料、Carbontech、DT新能源、Carbon energy、能源学人、仪器信息网、中国新能源网、粉体圈、石墨时讯、沥青基碳材料、储能世界、科学材料站
合作期刊: Carbon energy、ES Energy & Environment
论坛主席
张久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工程研究院院士
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阮殿波:宁波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报告形式
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申请报告,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