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写而成,里面的道理通俗易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丁元英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还吃咸菜馒头,方便面火腿肠。
其实不难发现80后工人作家豆豆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尤其男女主角的生活方面,并不铺张浪费,记得《背叛》里面宋一坤即使赚钱快如马,依然不爱过纸醉金迷的生活,是因为过惯了了停不下来,来自农村的他永远记得想象吃白面馒头的快乐。
也许我生长的年代,情况已经好很多了,但是读书的时候,都是锅盔和咸菜,一周5块钱的生活费,根本没有零食,吃饭也仅仅能吃三顿到五顿,记得和姐姐一起去学校食堂泡方便面,双胞胎那种“佳佳爱”牌子的方便面,因为是两层,我们姐弟一人一层,用食堂的面汤泡泡面,几乎还没有泡软就吃光了,那时候梦想很简单,以后天天吃康师傅,在卧个蛋。
我们现在生活好了,网购很方便,手机电脑平板三件套,每天都上网,然而那时候是上不起网的,每每想起现在的快乐日子,以前的日子最让人怀念。
不经过贫穷和一无所有的洗礼,一个人很难明白感恩和珍惜,也不会有人惜疼钱和物,但是我母亲,那个人很善良,一分钱当两分的话,可是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就撒手人寰了,后面村子里说太把钱当钱,把自己不当人。
后面我们也反思自己,母亲过得太苦了,但是她的苦让我们这个家度过了多少风雨,我不敢想象,即使现在的家大业大,都是父母年轻的时候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节约出来的。
日子是什么,柴米油盐,要是放开手去整,去花,日子根本就没法过,母亲常说我们姊妹不惜疼钱,狗吃羊肠子,一顿胡整。
崇尚节俭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家风,家里面吃的水果皮,从不允许我们扔掉,80岁的爷爷,踉跄着脚步,拿到后面院子给羊吃,爷爷老说一句话,上一个庚子年,人没有吃的,把树皮、麦草、观音土都啃秃噜皮了。所以浪费就是失去福气,一辈子不会有好结果的。
社会是发展的,物质精神都成倍增长,但是我们要学丁元英,既要扒拉铜板,也要扒拉灵魂,会赚钱,会花钱,会省钱,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分不花,说到底钱也是稀缺资源,是要用到钢刃上的,年轻的时候不花钱,老了到处都是钱。
以前网上有个梗,说年轻的时候用身体赚钱,老了用钱买命,钱到了医院根本就不是钱,哗哗的跟流水一样,别人只会告诉你账户没钱了,不然就保守治疗,然后把病人带回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就放弃的,都砸锅卖铁的也要看,大小是个人,一条命呀,风风雨雨几十年,说没有就没有了,还不是一个情字维系着。人情世故,人不是核心,核心是情。
《天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很多皇帝登位之处,都会让当官在故宫门前饿几天,每天吃能见底的小米稀饭,让大小官员体会农民之苦,整顿吏治。
勤俭节约不仅是家庭层面的问题,更重要是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记得《天下粮仓》户部尚书中饱私囊,把沙子加在米中,等到天下大旱,锅里等着下米,结果仓了无粮,让人民水深火热之中,他儿子亲自把父亲送进人民的审判位,而自己廉洁为国家守粮30余年。
不害怕富人变穷,害怕穷人变富。
富人变穷还会富,穷人变富就再也变不回来了,刘冰的悲剧就是富贵身份背后一颗贫穷的心,(精神贫瘠)丁元英最害怕扶贫扶出事故来,那就是想变过来容易,变回去难。
家庭教育很重要,就连易经中都讲一定要未雨绸缪,冬天积累物质过冬,然后要度过很长时间的无粮无菜的时节。
今年特殊,每年菜米油盐都不贵,今年什么都要买,自己赚钱都捉襟见肘,生活水平一点点提高,降下去没有人愿意。
我看到的现实人都在拼命去赚钱,害怕老了赚不到钱,而且钱根本就赚不来。
所以节俭之风需要继承和发展,虚伪和虚荣不能过日子,日子比树叶稠,人间至味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
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这几年换智能手机明显不如前几年,因为什么,就是节俭,钱重新稀缺起来了,而且智能手机除了玩,很少有人当是生产工具,而且手机更新换代太快,根本感受不到明显迭代的作用。
消费逐渐理性,很多人都在网上买,或者直接拼兮兮,我觉得挺好的,下降了支持,还满足了日常需求,何乐而不为。
一定要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无论是食品、消费品还是其他,我们的习惯力量太大了,有一种戒不低的温柔就是消费惯性,试一试每月少交流量费和电费,我们根本就适应不了。
建立一个好习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形成奢靡之风只要跟风就行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
我们的习惯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未来,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件事,实实在在是一回事,人就是不断修正自己观念,才让我们看清楚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