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有约】| 付登华作品: 和母亲一起养老之七
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今年3月10日摔伤左腿,5月22日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辞世,享年91岁。《常青藤健康》5月25日报告袁老讣闻后说:“50%老年人在摔跤后6个月内死亡。”
与袁老相比,母亲是幸运的,她摔伤早就超过6个月,算是另一个50%里的老年人了。并且,她比传统的“高寿”(天年的80%)96岁还大呢。
母亲出院的医嘱要求我们做到:“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避免跌倒、摔伤”。几个月来,母亲“少吃多餐”饮食正常,精神面貌不再萎靡不振,没有成为《常青藤健康》关注的“营养不良和必须营养素吸收不良”的老年患者;每天早晚坚持给她测血压:脉搏稳定,一直是每分钟80次左右,唯有血压有时偏高需服用降压药;除十多年来一直为我管家的女工外,弟弟们出力另外请了一名护工陪护母亲,保证她不再跌倒摔伤……
康养忌静躺,只要无风雨,护工每天至少推母亲出门散步两小时。我己经推不动她了,只能陪着她出去找个地方坐坐。
无论是在公园或是在旌湖边的步道上,人们知道我身旁的老人是我的母亲时,都会夸张地说“哟,你都老了还有妈,真的好辛福!”特别是有些老年人,看到我头发白、眉毛长,还拄了根拐杖,就好奇地向护工打听我们母子的年龄,然后对我说:“寿延有遗传,你一定高寿!”“活百岁莫问题。”
人们的祝福虽然令人开心,但我心里时刻期盼的却是母亲不要像孩子那么任性,希望我们能够有质量地过好余生。和母亲一起养老,我能够做的是陪母亲过有质量的生活,然而谈易行难,一切都需要十分努力。
首先是母亲的听力问题。10多年前,我带母亲去配助听器,医生检测后告诉我:“老人家不适合戴助听器,她还有听力,你们说话离她近点,大声些就行了。”这便是前面我说她“顺风耳”的由来。去年,我在网上给她买了一付助听器,她戴了两小时就叫我退货,说:“吵死了。”于是,至今说话都得对着她的耳朵喊,不知情的人还误以为在吵架。
令我作难的是:天天相陪,说话必多,声音小了她听不见;偶尔分贝过高她说我凶她,随后要像哄小孩子似的抚慰她,人们常说“老还小”一点都不假!
护工告诉我,母亲在旌湖边遇到“天籁福”小区的同龄人谢婆婆,轮椅上的俩老拉手摆起龙门阵来,引得围了一圈的“观众”哈哈大笑。因为她们各说各的,都不晓得对方说的啥。
国庆放假,小女儿一家回来看我们。女婿站到母亲面前问:“婆婆,你看我是哪个?”母亲回应:“我的脚杆像木棒棒一样。”这种答非所问的情景屡见不鲜。我只能告诉所有与母亲对话的人:说话大声些,离她耳朵近些。
满口无牙也是影响母亲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前面说过,母亲坐阵家务期间曾经安过一付假牙,什么材质,价位多少我们都不知道。几年后假牙变形戴着不舒服了,我的大女儿接她到成都为她重新定制了一付,矫正期间她坚决不戴了,硬说那是“徒弟做的东西没有做好,戴起不舒服,孙女花了冤枉钱”。
确实,孙女花冤枉钱买付假牙做了“纪念品”,婆婆误解“矫正”的含意又固执已见成了瘪嘴老太君,除了笑起来平添几许老人器质,留给我的则是天天要为她的饮食做功课,既要考虑营养成份符合她康养需求,又要满足她怕辣厌酸口味,还要让她没有牙也能享口福。于是,为了“老太君”饮食多样化,逛超市选食品己经成了我的必修课。
我的医生朋友告诉我:“老年摔伤患者通常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活动水平。”“老年人即使治疗了,恢复状况也大不如前。”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母亲摔伤前在海南不仅能自己推着轮椅行走,还可以拄着拐杖在小区漫步,现在只能拄起拐杖绕着饭桌走一圈了。饭厅到客厅五级梯坎,她拒绝保护以为能像以往那样上下,结果颤颤巍巍的差点摔倒。母亲顽强,但她不明白自己的身体除了伤痛还发生着老年退行性变化,天天都在问:“我啥时候能自己走呀?”我只能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请护工给她贴膏药,揉祛痛搽剂,疼痛厉害时遵医嘱让她服一片镇痛药“塞来昔布”。
母亲疗伤后话更多了,属于越老话越多一类老年人。母亲的颅脑CT检查结果是“脑萎缩、脑白质疏松。”容易引起健忘、语言障碍等疾病甚至老年痴呆。同时,高龄无伴少友,孤独中容易患抑郁症。我们不仅不能干涉母亲“乱侃”,还得支持她尽情倾诉,与人交流。有时候我会故意纠正她,甚至和她抬杠。于是,在家里、湖边或者在公园里都能听到母亲不停地说话。通常是这种情景:正讲上海南京路立马扯到了井岗山;说了半截孙女买假牙又扯到孙儿给自己买轮椅……护工推着她,走一路她自言自语说一路。
母亲思想飞跃,喜欢发表议论。举几个例子:湖对面几栋酱黄色高楼,她说:“到哪去找那么多稀泥巴抹在墙上!”南公园见人家练瑜珈,她说:“怪得很!跳舞还磕头作揖的。”珠江路桥头看到跳交谊舞,她说:“新式舞,俩口子跳。”小区里不少人家关门闭户,她说:“修那么多房子做啥?空起没人住。”
"
母亲高龄了仍旧记得别人的好,不忘感恩。她常讲这个是谁买的,那个是谁送的,如数家珍,儿孙们都在她心里头。护工推她出门溜湾回来,她总要叫:“赶快坐下来歇一下,累到你了!我要能走就好了。”护工给她吃点心,她会说:“我们打伙吃。”我的文友们知道母亲喜欢热闹,常到家里聚会,和她聊天,给她跳舞,中秋节还到家里包饺子,她高兴极了,“谢谢你们”不离口,隔久了她会问我:“你那些朋友呢?”
不少朋友对我讲过,照顾高龄老人会遇到诸多无奈,不少人老来多疑、任性、依赖……决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轻松畅快。的确如此,准备践行传统美德对父母尽孝道,我们一定要有迎接诸多无奈的思想准备。不待扬鞭自奋蹄,我将努力不让儿女们无奈。
母亲居家康养,我以文养老,我和母亲一起养老,争取如《黄帝内经》所云:“尽天年,度百岁乃去。”
2021.10.14重阳节
母爱是无言的诗,我们都会老去,感谢付登华老师的大作,感谢这份撼动人心的慈孝,希望全天下每个老母亲都安康、幸福!
本栏目编辑:沈曼妮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平台总监: 阿娜尔古丽
主 编:韩阳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赞 (0)